▋2025 跨年號 ▋人物專訪 ▋NO.30 回望・憶路・初行 ▋創業家 謝文昌──拆解幸福方程式,再會數據鵲橋上的選擇與愛
▲ 創業家 謝文昌 文.Charlotte C. 攝影. 張湘羚(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30 P.10) 30年前作家陳玉慧以身直面世間有情男子,集真實經驗寫就膾炙人口的小說《徵婚啟示》,30年後愛情的探索方式早已翻天遽變,據數據分析公司Statista推估,2023年臺灣網路交友市場規模達2,200萬美元,堪稱利潤豐厚的潛在市場。多元平台各據山頭的當下,科技如何重塑愛情?相隔四年再會,這是我們與謝文昌(Dennis)展開對話前懷揣的好奇。 提問者與受訪人在靜靜曬滿了太陽的房間齊聚,聊起與那稱呼為一切的原點。2015年正值《日日好日》雜誌創生年,此時也是謝文昌(Dennis)結束BenQ和Google十年職場生涯,策立交友平台MeetTheOne的創業之年。組建團隊到整合心理學測驗,他試圖讓愛情保有人本溫度,還能走的理性長遠。70道用戶配對前必填的測驗題,內容涵蓋愛情依戀風格、衝突應對模式與婚姻價值觀等,藉此幫助平台演算法精準篩選,試圖搭引「多觀」相合的對象走上鵲橋,成功遇見彼此。 創業項目繁多,何以聚焦「交友平台」?「這與人生經驗有關,即使走過一次婚姻分合,至今遇見靈魂伴侶的悸動仍繫在心上。」Dennis坦言自己始終在思考如何將這種珍貴的情感經驗帶給更多人。科技飛躍,皮囊易變,價值觀的契合短期仍難以辨別,「擇偶就像走進森林挑木料,不可能每次日落前就碰到最好的,『冒險』途中的情境無法還原,但測驗可以。」他以親身經歷發話,即使相處個把月,人的眼力仍容易錯判,光陰如金,人生可沒那麼多場浪漫日落供君挑挑揀揀。「走進2024,我們決定把觸角再延伸,把系統內外的用戶全邀進實體聯誼。」 跳動的數據變成真人了,循援心理學的概念不變,Dennis與團隊轉以卡牌為引,一眾圍繞內在價值觀向外開展的深度探問浮出牌面,「我內心對於人生,有什麼部分很沒信心?」「過去的一年,我有什麼快樂的回憶?」,不再行於興趣嗜好的老派交鋒,多的是卡牌引導參與者看見彼此內心的脆弱與真實。話題熱絡了,心也靠近了,但交友跨渡婚姻前還有好多關要過,Dennis引購物比喻,「很多人用找愛情的方法找幸福,卻分不清兩者所需條件的差別,伴侶清單如何隨自我成長進行階段性調整?如何快速判斷來人符合需求?我想找的,就是這些規律。」清單遺散,如同盲購,丟進購物籃的皆為隨緣採買,所謂一眼瞬間,最怕現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