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5的文章

▋2025 跨年號 ▋人物專訪 ▋NO.30 回望・憶路・初行 ▋創業家 謝文昌──拆解幸福方程式,再會數據鵲橋上的選擇與愛

圖片
▲ 創業家  謝文昌 文.Charlotte C. 攝影. 張湘羚(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30  P.10) 30年前作家陳玉慧以身直面世間有情男子,集真實經驗寫就膾炙人口的小說《徵婚啟示》,30年後愛情的探索方式早已翻天遽變,據數據分析公司Statista推估,2023年臺灣網路交友市場規模達2,200萬美元,堪稱利潤豐厚的潛在市場。多元平台各據山頭的當下,科技如何重塑愛情?相隔四年再會,這是我們與謝文昌(Dennis)展開對話前懷揣的好奇。 提問者與受訪人在靜靜曬滿了太陽的房間齊聚,聊起與那稱呼為一切的原點。2015年正值《日日好日》雜誌創生年,此時也是謝文昌(Dennis)結束BenQ和Google十年職場生涯,策立交友平台MeetTheOne的創業之年。組建團隊到整合心理學測驗,他試圖讓愛情保有人本溫度,還能走的理性長遠。70道用戶配對前必填的測驗題,內容涵蓋愛情依戀風格、衝突應對模式與婚姻價值觀等,藉此幫助平台演算法精準篩選,試圖搭引「多觀」相合的對象走上鵲橋,成功遇見彼此。 創業項目繁多,何以聚焦「交友平台」?「這與人生經驗有關,即使走過一次婚姻分合,至今遇見靈魂伴侶的悸動仍繫在心上。」Dennis坦言自己始終在思考如何將這種珍貴的情感經驗帶給更多人。科技飛躍,皮囊易變,價值觀的契合短期仍難以辨別,「擇偶就像走進森林挑木料,不可能每次日落前就碰到最好的,『冒險』途中的情境無法還原,但測驗可以。」他以親身經歷發話,即使相處個把月,人的眼力仍容易錯判,光陰如金,人生可沒那麼多場浪漫日落供君挑挑揀揀。「走進2024,我們決定把觸角再延伸,把系統內外的用戶全邀進實體聯誼。」 跳動的數據變成真人了,循援心理學的概念不變,Dennis與團隊轉以卡牌為引,一眾圍繞內在價值觀向外開展的深度探問浮出牌面,「我內心對於人生,有什麼部分很沒信心?」「過去的一年,我有什麼快樂的回憶?」,不再行於興趣嗜好的老派交鋒,多的是卡牌引導參與者看見彼此內心的脆弱與真實。話題熱絡了,心也靠近了,但交友跨渡婚姻前還有好多關要過,Dennis引購物比喻,「很多人用找愛情的方法找幸福,卻分不清兩者所需條件的差別,伴侶清單如何隨自我成長進行階段性調整?如何快速判斷來人符合需求?我想找的,就是這些規律。」清單遺散,如同盲購,丟進購物籃的皆為隨緣採買,所謂一眼瞬間,最怕現實是...

▋2025 跨年號 ▋人物專訪 ▋NO.30 回望・彩筆・初心 ▋旅行作家 藍白拖──自由的異變體,從旅者走進百工計畫的人生體驗家

圖片
  ▲旅行作家 藍白拖 文.林駿騰 圖. 藍白拖/OwlStay 夾腳拖的家(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30  P.17) 「高峰只對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來說,才有真正意義!」——藍白拖 「作家、人夫、父親」是現在藍白拖(曾哲瑜)同時擁有的三個身分,熱愛獨旅的他,從前作為純然的文字工作者—旅行作家,是大眾認識藍白拖的第一種方式。近年他正嘗試讓三個角色相互補給,開展全新的工作與生活型態,再度活躍於讀者眼前。「希望能達到吧!」說來容易,轉身數算光陰的階梯,七年韶華悄然踏行而過。 2017年《日日好日》初遇作家藍白拖,當時以「旅行」為題進行探問,正值藍白拖實行「獨旅」時期。2020年編輯室以女性角色的轉變為軸再遇藍白拖妻子大A。時序躍至今年,藍白拖和大A家庭的進程早已大步向前,小孩也成長到偶能和父親同行打工的年紀。 ▲「旅行作家」常是早期讀者給藍白拖的標籤,近年他的寫作風格更轉向與「生活」緊密結合。 細探年份數字下的心境,當時的藍白拖正嘗試在旅行和家庭之間謀得共通性,小孩年幼時,他每年帶著家庭出國一個月;孩子上學後,每年改為兩個星期,全家如此在旅行與生活間來回往復,也維持著藍白拖對旅行夢的挹注。走進疫情時代,以「尋求自我」為核心的旅行開始受限,藍白拖思考傳統對於旅行定義的挪移,這種意義究竟是出於一種純粹的好奇心與探求,又或更為滿足自我渴望,出於認識世界的一種求知動能。為此,思考方向移轉,藍白拖想到「工作」或也是種走進不同人生經驗、習取知識的型態。「百工計畫」於焉誕生,計畫裡百種不同的工作體驗等在追尋之路的近處,同時也成為他如今「旅行」的一種特殊方式。新計畫開啟前,當然得尋求太座認可,幸運的是,藍白拖的想法很快取得大A支持,「對老婆來說,比起成天旅行花錢,當然是有薪資的工作好。」話語透出對妻子的在意,這個愛旅行的大男孩,終究找到了家庭與他最愛的事互為支持的平衡之道。 ▲藍白拖人生中遇過最有好奇心的旅伴。 工作、旅行與家庭,從平衡到融為一體 執行「百工計畫」前,「工作」和「旅行」似乎是兩種不同的人生道路,那時的藍白拖著迷於一人冒險,回頭看那是一種不管不顧的任性,家庭和小孩竟是旅行中首待解決的議題,聊於此,印象深刻的幾場旅行風景在對話中於焉開展,最為重要的一次是到日本四國旅行,藍白拖帶著太太以及年紀尚淺的老大,以徒步和大眾交通工具的方式移動。也是那時,...

▋2025 跨年號 ▋人物專訪 ▋NO.30 回望・彩筆・初心 ▋插畫家 張嘉玲──靈感轉譯師,用筆繪幻夢成真

圖片
▲插畫家 張嘉玲 文.柳希莫依 攝影.石育安 圖.張嘉玲(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30  P.24) 將「幻想」脫胎為「實踐」,其實只需要做一場好夢,「我夢到自己在一間吵鬧的餐廳,拿起麥克風和大家說『明年我要辦個展!』下一幕出現很多老朋友紛紛朝我走來和我說恭喜,夢短短的就結束了,醒來後,我立刻訂了展覽場地。」插畫家張嘉玲的夢境在十月的某個夜裡浮現,聽來沒頭沒尾,是因為「夢」只是現實的過場,夢境的前一場戲,足足花了十年來鋪墊,而夢境的下一場,正是劇本裡最難落筆,但觀眾最引頸企盼的「高潮戲碼」。 開端—啟程是為了回應初心 Freelancer和上班族擁有相同的生活壓力,卻沒有公司給的底薪,「接案前期,我逢案就接,2019年的新北耶誕城,我擔任視覺統籌,舞臺演出進行時,投影在舞臺後方的畫面內容由我產出。」當時嘉玲自由接案剛滿週年,腦內的藝術能量如長江滾滾,但尚未摸清生活與工作的節奏,因此徒有創作泉源,卻找不到渠道使活水匯聚成河,「新北的案子正好讓我一次傾瀉所有想法,三週內完成十幾張主題迥異的插畫,像是交響樂團、民歌表演、台語組曲、客家山歌,還有印象深刻的陳明章跟李炳輝,我非常喜歡自己替泰雅族小朋友的表演,所設計的其中一張過場畫面。」臺上小朋友清唱「歡樂歌」,身後襯著穿著泰雅族族服的母親替女兒文面的大型插畫,臺下千頭攢動卻萬籟俱寂,孩童的歌聲彷彿不是因為音響而嘹亮,是透過插畫先拋向天邊,再從觀眾後方,如浪潮般陣陣襲來。「有接到令人亢奮的案子,當然也有接到連自己都不想放上履歷的商案,這種時候就會想到我的第一個創作,一本小小的宜蘭地方誌。」那是將近十年前嘉玲就讀廣告系的畢業製作,全手繪自己家鄉的傳統市場風貌,第一部作品的價值不在獲得滿堂彩,而是事過境遷仍然會想起它,這種回望的感受就是初心。 ▲2019年新北耶誕城泰雅族歡樂歌表演現場。嘉玲描述本次合作無法與表演者事前溝通服裝設計,僅能透過表演名單,自行做功課找合適的過場畫面素材。 發展—成長是看見停損點 「我喜歡創作前期自問自答的發想階段,一面為了自己拋出的問題所苦,一面享受能回答自己問題的成就感。」這種心情三溫暖的樂趣,是成長的證據,「問對問題很重要,有時我會被自己的問題嚇到,這表示過去的經驗,鍛鍊我看事情有更勝以往的獨特切角,創意就從這顆腦而發。」訪談前不久,嘉玲剛在社群上完成「日更挑戰」,每天端出一幅插畫,連...

活動好日/打造森林裡的烏托邦──茶山繚療

圖片
  ▲新北文化茶旅品牌「茶山繚療」即將於 3月 15 日登場。 (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茶山繚療」以五大美學廊帶的綠色山林為主軸,自111年推出以坪林區茶山文化為主題的綠色療癒品牌。今年度以採集計畫到藝文永續意識的外擴延伸,強調守護土地修復自然的生機,並和在地店家茶青串聯,讓人潮自然流動於山城巷弄及自然環境中,探索內在嚮往的茶山文旅,採集屬於你個人的茶山記憶。 ▲徜徉山林,親近土地,適合親子共同參與。 (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3 月15日至16日的週末,在春日峭寒的山溪環抱,邀您走入雲霧「繚繞」綠色山林中的坪林茶業博物館,洗滌忙碌庸擾的心靈染塵,佐以療癒鬆心的音樂表演,品嚐茶山茶酒吧帶來的心靈微醺,聽幾席茶言,把熱茶言歡,為您注入「溫潤清心」的能量。連續2日質感品牌世紀大雲集,歡迎所有愛護大自然的您,帶著休養大地生機及永續守護坪林的心,自備餐具及環保袋,親臨感受藝術創作、生活美學、設計感濃郁的文創療癒市集。除了攪拌你的味蕾,更要撩撥你的視線、空靈你的雙耳,讓你深吸大地氣息、鬆弛身體的疲憊,引你逐步深入流連忘返的茶山盛宴。 ▲一日茶道 Teaory 攜手園藝治療師和陶雕塑藝術家,在茶山開一間「茶山裡有座春天美術館」。 (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為呈現年度主題「TEATOPIA──茶山烏托邦」,將邀請金鐘獎、金音獎得主──韓國知名提琴家李東熙與沛元的聲波療癒室跨界合作,另外還有嶼浵.Isle of tone 等團體的療癒性演出;更有讓你重拾童心狂野體驗的「手作茶山遊戲場」;再順道帶著揉入茶山的野採飯糰「打包金瓜寮」,依照電子地圖路線,從坪林循古道晃悠石碇、新店,沿途採集山中大景,搜括一背包的負離子,再次浸潤森林療癒,只為了讓你再次想起坪林「茶山」,嘴角就揚起笑意。 資料來源/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TEAnEAT MARKET 《茶山繚療》市集資訊 ▋ ═ 日期 ═ 2025.03.15-2025.03.16 ═ 時間 ═ 11:00-17:00 ═ 地點 ═ 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新北市坪林區水德里水聳淒坑19-1號) ※詳情請洽 茶山繚療 TEATOPIA

▋2025 跨年號 ▋食譜特輯 ▋掌心裡的祝福,酵傳三代的傳統好氣味--鮮奶麵龜

圖片
▲ 插畫.張嘉玲 文.富之家糕餅舖  插畫 .張嘉玲 授權.富之家糕餅舖 製作麵龜是一種以麵團為基底的傳統糕餅,主要在祭祀儀式中作為供品。其製作過程需要耐心與細心。 原料準備 中筋麵粉:600克 低筋麵粉:300克 鮮奶:375毫升(可增加麵團香氣及柔軟度) 植物油:20毫升 海藻糖:37.5克 特砂:56克 鹽:少許 泡打粉:4克 酵母:5克(即使是傳統糕餅,也需適量酵母幫助發酵) 香草粉:2克 老麵:少許 製作步驟 酵母活化:將酵母與少量的水和砂糖混合靜置5分鐘,直到起泡,這表示酵母已經活化。 麵團攪拌:將麵粉放入攪拌盆中,加入海藻糖、特砂、泡打粉、香草粉、酵母、鹽、植物油、老麵,鮮奶倒入後輕輕攪拌,繼續揉至麵團光滑有彈性。 造型:將麵團分成1個115g 在包入紅豆餡35g。將每一塊麵團滾成圓橢圓形,或依照傳統麵龜的外形進行捏製,象徵長壽、吉祥。 發酵過程:造型完成後,將麵龜擺放在發酵箱中,麵團發酵至原來的1.5倍大。用刷子塗上紅色食用色素,放入烤箱烤乾。 蒸煮:水滾後,將蒸籠放入快速爐中,用大火蒸12分鐘。蒸煮完畢後,再放入烤箱把水份烤乾,避免驟冷而表面塌陷。 注意事項 溫水使用:水溫過高會影響酵母活性,約35°C的溫水是理想選擇。 發酵控制:過度發酵會讓麵團過軟無法成型,適當的發酵時間和溫度控制非常重要。 發酵完成:放入蒸籠時避免碰撞,消泡坍塌 外形:紅豆沙餡料或是用天然色素點綴,增加外觀和口感的變化。 製作完成的麵龜外皮光滑柔軟,內部鬆軟,帶有濃郁的鮮奶香氣,能在傳統意涵上賦予象徵性的祝福之餘,口感也別具特色。 ▲富之家鮮奶麵龜。 (圖片來源: 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 ) -- 本文著作財產權為日日好日x雜誌所有,未經日日好日授權,請勿任意重製編輯 惟歡迎訪者本人和團隊盡情分享  轉載也請務必註明轉自日日好日x雜誌 ▌No.30 回望 ▌  -- 與日日好日有更多互動 通路總覽→  https://linktr.ee/edisgd.mag 手刀索取本季限量雜誌→  https://shorturl.at/RGa21 日日好日Podcast 頻道〈日日GOODDAY TALK〉 →  https://ppt.cc/fnYVVx 日日好日X雜誌 FB→  https://www.facebook.com/edisg...

美食好日/進化式手工傳統糕點──富之家Blessing CakeHouse

圖片
▲富之家第三代主理人 明毅(左)與父親。 (圖片來源: 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 ) 不只能拜拜做供品,更是止飢美味的早餐、點心,鮮奶壽桃、鮮奶麵龜、土窯桂圓蛋糕…,從供桌到餐桌,祈福解饞,人神攏圓滿! 景美三代手工餅家 富之家的起源,從爺爺還是17歲的少年開始,當時為1940年代初,他在自家姐姐的麵包店工作,以此開創了家族事業的起點。受過日本高等教育的爺爺,注重細節及效率,也追求產品的完美和高品質,年紀輕輕就投入家裡的事業,長大成人後接手經營。1968年,富之家傳到了第二代,由爸爸接下家裡的事業。從小就在家裡工作,跟著爺爺學習烘焙技術和經營知識,爸爸對西點麵包有熱情也有天分,在爺爺的指導及潛移默化下,傳承了一身好手藝,更保有講究原物料與嚴謹製程的精神。 富之家後來轉型販售傳統漢餅糕點,舉凡祭祀用的壽桃、麵龜和刈包……,在爸爸的手裡有了新的面貌,他從西點麵包的養成手藝汲取靈感和經驗,以鮮乳取代水,賦予手撕饅頭、壽桃和刈包獨特的層次與口感。不用市售的奶粉或保久乳,始終堅持優質鮮乳並支持本地小農,縱使成本偏高,長年下來卻培養出一群忠實主顧,連向來不太吃傳統祭祀供品的客人,都因為他的改良重新改觀。長年以來,爸爸與姊姊及師傅在工廠製作,媽媽則在景美市場擺攤販售,主要供應附近景美集應廟的香客們,後來,即使不需要拜拜買供品,客人也會買來當早餐或點心,添加了鮮乳的壽桃和麵龜變得柔軟可口,好吃到不想說”拜拜”! ▲富之家鮮奶壽桃。 傳統糕點再進化 從小在景美長大,第三代明毅從小就穿梭在自家工廠和市場間,還曾在爺爺的麵包店跟著麵包師傅一起揉麵團,長大後卻成了在工地繪圖監工的設計師。直到2023年,明毅返家正式接掌家業,背後的推手來自女友,向來挑嘴的她,第一次嘗到店裡的糕點就驚嘆好吃,在她的介紹下,一群懂吃的客人一試成主顧! 延續家族傳統,明毅也跟著現代趨勢持續調整創新。過年用的發糕,除了原本的養身黑糖口味,另開發出人見人愛的紅麴發糕,不以傳統染色原理製作,改採天然紅麴添加顏色和口感,更具營養價值。呼應時下減糖健康風潮,與父親一起嘗試降低糖分比例,許多商品進一步改以海藻糖替代,讓不愛吃甜食的朋友享受美味又沒有多餘負擔。 店裡的土窯桂圓蛋糕也是招牌,使用台灣最著名的台南東山龍眼乾作為原料,以土窯古法烘焙,與機械烘乾的加工品迥然不同。每到農曆8月15日,店裡都會一口氣收購150-200斤,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