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夏季號 ▋好日連載 ▋NO.32 ・島語者・好日連載 ▋走向國際的天空之門—飛越時代的松山機場

 

日本時代臺北飛行場內的臺北飛行場事務所及日本航空輸送會社事務所。(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文.文史達人 Zoma Lyu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中研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維基百科(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32_P.28-29)

從軍用到民航——臺北天空的變遷


搭乘飛機前往異國旅行,已是現代人的日常休閒,但在日本時代的臺灣是難以輕鬆達成的夢想。臺灣第一位飛行員謝文達在臺北練兵場進行飛行表演,帶給臺人對於航空的想像。航空技術逐漸成熟的昭和初年,總督府嘗試建設連接日本與臺灣航線,舉辦「內臺間郵便試驗飛行」與規劃臺灣的飛行場。


1932年,於台北州松山庄興建臺北飛行場,於1936年落成。日本航空輸送株式會社的DC-2型客機「富士號」首次降落臺北飛行場,象徵臺灣第一座民航機場正式啟用。內臺航班有臺北-那霸-福岡航線,出發後於那霸加油,約半天即可抵達。票價為110圓,相當於普通人一個月以上的薪資。即使價格高昂,航班累積到戰爭前每年可達1300次、載客8000人,載運量相當可觀。


隨著日本帝國的擴張,也增加南洋航線「臺北–河內–西貢–曼谷」、華南航線「臺北-廣州」與德國漢莎航空合作的歐洲航線「柏林–巴格達–曼谷–河內–臺北–東京」,亦有本島內的航班。至二戰前夕,臺北飛行場已有連接日本、中國、東南亞乃至歐洲的多條航線,臺灣在航空地位上與世界更緊密接軌。


1948美軍空照圖,兩條筆直的跑道成為戰時明顯的空襲目標(照片來源: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戰爭時期的軍用機場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臺灣開始大量興建飛行場以支援軍事用途。臺北飛行場也開始有軍機起飛執行任務。1937年的8月14日,鹿屋航空隊的18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起飛,前往中國杭州筧橋進行轟炸任務。這款型號的戰機防禦力較差,中華民國空軍察覺來襲的日軍機隊沒有掩護戰機,雙方激戰後日軍有兩架遭擊落、兩架受損迫降。此戰役的日期,就是後來的空軍節的由來。


事隔一年,蘇聯志願航空隊的轟炸機自中國南昌起飛,長途奔襲臺北飛行場。日軍未料到竟然會有針對臺灣的空襲、猝不及防下跑道上的12架日機被炸得面目全非,鄰近地區也出現平民傷亡。這是臺灣有史以來首次遭受外國空襲,機場上空迴盪的爆炸聲,徹底擊碎島內原本相對平靜的生活。


1960年代臺北松山機場的救濟物資載運紀錄照,可以看到國軍與美軍的飛機並存,反映出冷戰的時空。(照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冷戰的前線堡壘——臺北航空站


終戰之後,滿目瘡痍的機場迎來新的主人。1945年10月,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將「臺北飛行場」更名為「臺北航空站」。機場依然維持重要的航運地位,不論是美軍、外國記者團、中華民國官員與撤退來臺的軍官,踏足臺灣的第一步都是機場的跑道。


1950年代冷戰的背景下,臺北航空站成了反共前線的堡壘。韓戰爆發後,美國開始大規模援助臺灣,機場頓時熱鬧非凡:美軍運輸機頻繁起降,運來軍援物資也接送美軍顧問團拜會政府。1951年,美軍少將蔡斯走下飛機,便前往圓山拜會蔣介石。作為美國軍事顧問團的團長,蔡斯帶來的軍事協防建議,開啟了隨後數十年的美援歲月。


臺北松山機場的民航空運公司(CAT)客機,遠方可以看到紅磚古厝,相當獨特的風景(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民航的蓬勃與轉型——松山機場站


隨著臺灣經濟起飛,民用航空需求也蓬勃發展。戰後由美籍飛行員陳納德創立的民航航運公司(CAT),是臺灣首家民航公司。1959年中華航空公司成立,加強國際航班的營運。航空業的新技術縮短了飛行時間,價格也逐漸下降,使得航空需求日益提升。


到了1970年代,臺北市快速發展使得機場周邊的土地不足,難以興建跑道來應付日漸增長的航班。當時規劃十大建設時,決定在臺北西南方的桃園興建一座全新的國際機場。1979年,桃園國際機場正式啟用,臺北航空站更名為松山機場,國際航線隨之全面遷移至桃園。


現在的松山機場雖不如過去繁忙,但回首過去數十年起降過的航班,跑道上乘載了臺灣史上每個重要的時刻,是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歷史地標,也帶領臺灣實現了飛行的夢想。


臺北松山機場現貌。(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本文著作財產權為日日好日x雜誌所有,未經日日好日授權,請勿任意重製編輯
惟歡迎訪者本人和團隊盡情分享, 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日日好日x雜誌 ▌No.32 島語者▌ 
.
與日日好日有更多互動
日日好日Podcast 頻道〈日日GOODDAY TALK〉 → https://ppt.cc/fnYVVx
日日好日X雜誌 FB→ https://www.facebook.com/edisgd.mag/

日日好日X雜誌 IG→ https://www.instagram.com/edisgd.mag/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跨年號 ▋No.30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01/17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秋季號 ▋No.29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10/18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日日愛閱讀/到不了的地方,先用閱讀邁開思維的步伐吧!── 2025台北國際書展閱讀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