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家專訪】送給需要療傷的你/芸森溫暖系插畫 閱讀繪本「尋找內在小孩」
「願善良的船,在無風的時候也能遠航,會有那麼一天,真實的人將明白,他們不需要美麗。」詩人任明信在《願》裡把理想刻進詩詞裡,插畫創作者芸森則把生命經歷集結成畫、立體成冊,或是雕塑成形,柔和的色彩引領自我和觀者面對堅硬的外殼底下,還未長成的內在小孩,芸森的繪畫如同生命療癒彷彿注定一輩子進行,他說「我唯一能為別人做的,大概就是將已經內化過後的力量,給予分享、安慰和溫柔地接住吧。」
拋掉腦袋畫圖
採訪當天初見芸森,流露的氣息與畫裡柔韌如輕的光芒如出一轍,娓娓細說著從4歲執起畫筆、家人與感情的深刻影響,畢業於數位藝術系後,開始從事平面工作的搖擺不定,其中也自創品牌Miss.JUYA,像一葉扁舟搖擺著仍然徐徐來到今天,從小就舒展開的天賦令她深信「插畫是抒發自己的想法或情感的方式。」然而要作回真實的自己,得靠年歲積累。
Miss.JUYA以繪畫概念設計飾品,芸森每每出攤,也期待未來的主人能因為配戴飾品而散發光彩,這樣的理念一路經營至去年三月相當有聲有色。然而當藝術走進市場,勢必得隨著潮流時刻更動設計,長期「為畫而畫、為作而作」的空洞感消耗了創作能量。
芸森坦言在品牌結束前半年,仍得強迫自我戴上「光彩」的面具,卻逐漸萌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的念頭,無法輕鬆面對外界,更在插畫的世界裡越發退縮。結束品牌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作品遭到抄襲,卻驚覺外界對此毫無感受,更有感市場對飾品品牌忠誠度也較低。
創作生涯走進低谷,卻又在此破繭重生。今年7月她在臉書粉絲團上公告改名「芸森」,刻骨銘心寫下「不需要過多虛華的包裝,而是展露真實」做回真正的自己,近期也師事蔡美保老師,練習畫風定位,體會到「不要用腦袋去畫圖,而是用直覺、觸覺來做畫。」就好像展開一場藝術治療,跟著靈感揮動畫筆在插畫裡取悅自己、尋求快樂。
勇敢追尋理想生活
今年5月芸森成為全職插畫處作者,陸續參與了藝術書展草率季,以及將於12月初開展的台北插畫藝術節。結束上班族正軌的內心掙扎催生出繪本《Amma的航行日記》,作品中的「獨角海怪」是金錢焦慮、同儕質疑以及無法肯定自我的具像化身,片段畫作透過一針一線彷彿也把迷惘的心情縫補完善,她希望觀者隨著閱讀「可以更勇敢追尋理想的生活,不管生活型態有多微小都沒關係。」未來Amma也可能還有續集持續陪伴讀者航行。
從小芸森便時常閱讀母親為她準備的各式立體書,每每翻閱就像一道道魔法迸發,也成為日後製作《ECHO回聲》的養分。回聲表達看見兒時受創,卻尚未隨著外表長大的內在小孩的過程,想聽見回聲需要透過一次次的練習「從『看見』、『客觀事實』、『靠近』到最後的『接納』。」透過自我與潛意識的對話,承認悲傷、允許情緒,最終能向外吐露心情而回歸平靜,作為繪本同時也發揮陪伴與療癒的作用。
短短5頁立體書耗時的手工製作,就好似耐心找回內在小孩的歷程。包含書封與書背上精心補燙金,翻開內頁每一單頁4張紙,透過手工切割得完成20張,閱讀至末頁藏著一封給讀者的信,也留下芸森的聯絡資料與讀者建起筆友關係,「讓擁有這本書的人,在不知道可以與誰訴說的時候,可以將它當成書中的Echo傾訴。」讓閱讀旅程持續行走。
夢想熟成的模樣:溫柔接住受傷的你
插畫是芸森自我照見與對話的過程,跟隨畫作總能與她的內在小孩相逢,想起童年記憶「被要求守規矩、懂得察言觀,演變成長大後過於在乎他人眼光。」甚至限縮從小無限的創作夢想,服膺外界期待終究無法活出真實的自我,芸森曾經在創作裡低頭,也因為創作再度找回自由。
她謙虛說著無法拯救他人的心靈,但是在創作裡內化過後的力量,也許能「給予分享、安慰和溫柔地接住吧!」問起插畫夢終究是想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在此之前,她仍會專注當下、孜孜矻矻的創作,面對每一件傷感出發的作品,芸森總會說「不哭不哭,等我將你完成了之後,我們就都不傷心了。」這樣的祝福會像漣漪一般持續向外擴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