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為何使生物滅絕?在野生動物瀕危的時代,反思我們對寵物「愛」的形貌

                             圖片來源/unsplash.com-photos-Ian Parker @evanescentlight

我們對其他生物的了解程度愈高我們就會愈重視他們也會更重視我們自己。』--- 哈佛大學生物學家 愛德華·威爾森

內文精選 x 作者的話

我的狗看著我,牠躺在離我工作位置不遠的地方觀察著我。那個早晨,我們周圍靜悄悄的;陽光灑在窗戶上,孩子們在學校。這是我們的習慣:我一邊打字,一邊看著 狗;牠抬起頭,回敬我的目光。牠的表情顯然在告訴我,牠想知道我在想什麼—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日復一日,常常在一小時內,瑪姬和我都會重複這個工作空間的儀式好幾次。
.
我看著牠,牠也回看,牠歪著頭,豎著耳朵,這些時刻雖然短暫,卻很重要。因為它們令人放心,我們一次次重溫對彼此的好奇心,從而得到安慰。我們就像密友交換故事一樣,分享著彼此的不理解。這當中有些發自內心深處、繚繞不去且可能非常必要的什麼(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至於對牠來說是什麼,我只能用猜的),有如細縷般 將我們連結起來。

                           圖片來源/unsplash.com-photos-Jamie Street.Available for hire

瑪姬是家裡飼養的狗,也是我最新的寵物。多年來,我與許多寵物一起生活過,有烏龜、鵝、蜥蜴、魚、蝶螂、倉鼠、金絲雀與一隻灰松鼠。這名單很長,但每次都讓我相信,我們這些獨立物種之間存在著某種謎樣的聯繫。在我十幾歲時,家裡收養了一隻孤兒浣熊,放學後,牠會陪我去附近的池塘,我們一同爬上水邊的楊柳樹,看著河狸在下頭游泳。
.
大學期間,我曾有一段時間愛好馴鷹,我主要以讀書的方式自學,多年來一直訓練著一隻飛行技巧高超的紅隼,就像《蒼鷹》(The Goshawk)的作者懷特 (T. H.White)一樣,由於個人對「回歸野性狀態」的渴望,笨拙地自學馴鷹。
                              圖片來源/unsplash.com-photos-Sylvain Mauroux @alpifree

另外,我也曾經從其他馴鷹人處接手一隻名叫瑪麗的草原隼。馴鷹有悠久的歷史,它給人的感覺也是這樣,與這些鳥兒分享飛行的快感,揮拳將老鷹送入空中,見證牠們劃破天空。這樣的傳統可以回溯到四千年前—時間甚至比第一批埃及人還早,當時猛瑪象還在這片土地上遊蕩。
.
人類飼養寵物的歷史更加久遠,它的真正起源,就如許多事物的起源一樣晦暗不明。大約是三、四萬年前的某一天,狼加入了人類的陣營。我們的祖先碰巧在東南亞某處發現一隻躺在茂密灌叢裡的幼鳥,把牠撿回家養。

                           圖片來源/unsplash.com-photos-Mikhail Vasilyev@miklevasilyev

試想今日的情況,大多數寵物早在幾世紀以前就已不再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但是人類飼養寵物的風氣卻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盛行:在美國,寵物的數量已超過人口數,牠們的用處無法解釋這個不平衡的數字。毫無疑問,飼養寵物的誕生(最早將動物作為伴侶來飼養的衝動),絕對不只是幫助我們進步的聰明招募策略,必然還有其他傾向在作用。
.
很有可能,我們只是先被寵物所迷住了。四十年前,普立茲獎得主哈佛大學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對這種迷戀提出解釋。他寫道:「親生命性,是人類天生關注生命現象與類生命現象的傾向。」威爾森認為,我們很自然地對動物與其他生物產生了興趣,很可能是演化將我們設計成這樣。以狩獵採集維生的人類祖先藉由仔細觀察動植物,學會他們狩獵、覓食與生存所需的秘技。
                            圖片來源/unsplash.com-photos-Aaron Burden.Available for hire

數千年來,自然選擇將這種傾向內化到我們的基因裡,成為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威爾森認為這個觀點很深刻,也覺得它充滿希望,這位年過九旬的傑出生物學家,仍然是世界上對野生生物保育最熱切的聲音。

威爾森曾在偏遠叢林從事田野調查多年,這讓他驚恐地目睹了全球動植物加速滅絕的現象。人類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這個星球,原本緊密交織的地球生命變得愈形鬆散,物種的消失威脅著我們所有人(包括野生生物與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系統。
                              圖片來源/unsplash.com-photos-Ray Henness.Available for hire

威爾森推斷,親生命性是能夠拯救我們的關鍵,承認並鼓勵我們對其他生命與生俱來的愛,可能有助於遏止我們施加於生態系統上的魯莽行為。

他曾寫道:「換言之,在這種罕見的情況下,本能與理性是一致的。我得出的結論是樂觀的:我們對其他生物的了解程度愈高,我們就會愈重視他們,也會更重視我們自己。」
                                         圖片來源/unsplash.com-photos-Jf Brou@jfbrou

▎作者 彼得·克里斯蒂 (Peter Christie)_作者介紹

彼得.克里斯蒂Peter Christie 屢獲殊榮的科學記者、寵物飼主和作家,致力於報導自然報育議題,曾獲加拿大全國社會科學新聞獎、2015年沙德基金會的自然保育新聞基金會資助。2008年擔任美國新聞與自然資源研究所的研究員。

他為加拿大與國際環境的保護團體(包括世界自然基金會、加拿大自然公園與荒野協會、加拿大皇家學會、北方鳥類倡議,加拿大氣候論壇)撰寫文章、提供諮詢服務。

他擁有金斯敦皇后大學的理學碩士學位和渥太華卡爾頓大學的新聞學碩士學位,也是加拿大科普作家協會的會員。 
                  
譯者簡介 林潔盈 

台灣大學動物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博物館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有《熊出沒:全世界的熊都在幹麼?》、《長壽的悖論:如何活得長壽健康又不老?》、《重返藍色星球:發現海洋新世界》等。

👉🏻在野生動物瀕危的時代,檢視我們對寵物的愛 🚣🏼‍♀️ 書封與資料來源_貓頭鷹出版社 🌌 內文圖片來源_unsplash.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3 冬季號 ▋人物專訪 ▋喚度知覺 · 有感的形塑 ▋ 動物行為治療師 戴更基 - 翻轉認知,以同理、尊重作為飼養之道

▋2024 夏季號 ▋No.28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8/1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春季號 ▋咖啡連載 ▋珈琲寶山店主 蔡育庭 - 在水泥叢林裡孕育一座珈琲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