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跨年號 ▋淬鍊與昇華 ▋導演林君陽 - 少年、漫畫與茶,淬取「受過傷」的歷史之味

▲《茶金》、《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導演林君陽。 渴望林君陽多說一點自己,話語卻悄悄地往時代背景流去—他說第一次獨自看的電影是《新精武門》,隨後便聊起 80 年代朱延平與周星馳的電影工業;他解釋自己的影像之路,源自於 90 年代對電視廣告的萌動;問他拍過的電影戲劇,世間題材泛泛,恰巧這麼多名字都帶「愛」?他卻淡然表示:「這只是『後海角時期』市場導向的巧合。」 ▸▸▸ 訪談線上聽: https://reurl.cc/8qq0R4 如同他說自己生命經驗匱缺,用他的原話是:「作為一個純粹對影像有興趣的人而言,我的出身、我的經驗與經歷,都沒有特別的波瀾。」聽他語氣篤定,並非自謙之詞,彷彿自己僅是孤例,需要將時代拉進話語佐證,經驗才不影薄,才能成為時代的證詞。 2018 年,林君陽憑著《我們與惡的距離》抱走金鐘獎「戲劇類最佳導演獎」; 2021 年上映的《茶金》迴響熱烈,並被譽為臺灣「時代劇的天花板」。對一個自言「生命經驗缺乏」的人,這些關乎社會、關乎時代的故事,未免也說得太好了──而林君陽給出的答案並不奇巧,原因無它,僅是「累積」。 ▲《快速球》讓林君陽看見才能這件事情。七三太朗原作、川三番地漫畫的高中棒球漫畫,曾 獲得1992年、第16回講談社漫画賞。 (圖片由東立授權,©快速球/風光る/講談社) 《快速球》讓我看到,所謂才能,有時候就是靠著單純的熱愛,跟不斷地練習。 成長於 80 年代的彰化市區,巷口附近的銀宮戲院人潮紛至沓來,林君陽的童年迎上了臺灣電影的一波高峰,朱延平的《新烏龍院》、《狗蛋大兵》等商業喜劇蔚為風潮,在不散場的戲院,往往一張票,兩部片,就是一個下午:「當時室內沒有禁菸,小朋友個子小,抬頭望向後方投來的螢幕光束,照出了雲煙繚繞,這是我對電影的最初印象。」他說。 除了電影,尚有漫畫伴隨著導演的成長印記。他說他看過的漫畫可多了,從《鬥球兒彈平》到《北斗神拳》,當然少不了少年漫畫的定番之作《七龍珠》;少年完食,便接少女,一套又一套,幾乎將小小的租書店翻了個遍。 談啟發或影響,可能都是後話,但在《快速球》這部棒球漫畫裡頭,林君陽彷彿看見曾經的自己──這是一部關於熱血的運動漫畫,主角野中裕,一位 160 公分的小不點,條件不佳,卻是模仿天才,因緣際會成為正式球員,一路克服逆境打進甲子園。 「野中裕這個人懷抱巨大的熱情,朝夕不懈地揮棒與投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