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蛋種有專屬料理/紅心蛋最適合歐姆蛋 在家還原臺味、日風、法式蛋料理職人美味
圖片來源_ Pinterest 蛋本身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素,不僅能成為料理主角,也能成為襯托主食的配角,透過全臺第一間並且開業超過70年的協興蛋業張智豪老闆,分享不同蛋種適合做的蛋料理,他指出「紅心蛋適合料 理歐姆蛋或蛋包飯,它的味道濃郁蛋又不會過重;烏骨雞蛋或土雞蛋比較適合做半熟蛋或溏心蛋,因為它的蛋濃郁程度很重,所以吃起來會有流沙起司的感覺,如果是一般的蛋,比較適合拿去炒或是加多一點佐料,因為比較不重視蛋原本的香氣,是要吃口感或是鑊氣 。」 臺式餐桌的靈魂料理 菜脯蛋 然而不同蛋料理的呈現手法,皆可追溯其所屬的文化背景。好比不分閩南和客家的家常料理菜脯蛋,根據美食記者陳靜宜撰寫的書籍《臺味: 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中寫到,臺菜餐廳甚至有專屬負責料理菜脯蛋的編制,講究的料理手法讓菜脯蛋走出各自家門得以登上大雅之堂。 不分閩南和客家的家常料理菜脯蛋。圖片來源_ Pinterest 書中也指出菜脯蛋的美味在於「蛋得外酥內嫩,菜脯分布均勻且香脆還要保有蔥花清香,外型要圓且厚。菜脯不外露,表面平整光滑,吃起來不油不膩才算合格。」雖然家中菜脯蛋配料比例隨性,煎煮時也不會過多在意手法,因而總有專屬各家的菜脯蛋模樣。 用紅姑娘蘿蔔日曬而成的蘿蔔乾(菜脯) 。圖片來源_ 行政院農委會 作者陳靜宜也補充菜脯的命名來由,因為蘿蔔的閩南說法為「菜頭」,而「脯」是乾的、脫水的,菜脯是以往為了延長食用期限而發展出的食物,脆口而鹹香的滋味得以融入菜脯蛋、粽子、碗粿或是客家草仔粿裡,隱身於生活中的各式料理。 時常搶走一碗拉麵風采 日式溏心蛋 另一道源自日本的溏心蛋(半熟煮玉子)料理,也時常作為拉麵等主食的配菜出場。首間把溏心蛋放入拉麵的作法源自1992年於日本東京葛西站開業的「ちばき屋」,主廚千葉憲二之所以研發半熟的溏心蛋,是因為以往拉麵裡搭配的全熟水煮蛋,容易讓湯水變得混濁,因此研發出溏心蛋如今取而代之成為普遍的食用方式。 溏心蛋放入拉麵的作法源自1992年於日本東京葛西站開業的「ちばき屋」。圖片來源_ Pinterest 經由滷汁熬煮且浸泡的蛋,脫殼過後呈現光滑且亮褐色澤,手起刀落,膏狀帶有流沙般的半熟蛋黃羞赧躲在蛋白裡,一般說法指出,溏心蛋為「蛋白熟、蛋黃半熟不凝固」的蛋料理,「溏」字本身就是「不凝結、半流動」,「溏心」指的便是未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