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漫畫」標籤的文章

▋2024 夏季號 ▋人物專訪 ▋NO.28 越界.遊返 ▋ 插畫家 孟竹-混血老靈魂的插畫男孩 ,一場跨度年齡分野的創作奇遊

圖片
圖說/ 插畫家 孟竹 文.Scarlett Choo 攝影.Scarlett Choo 圖.孟竹(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28  P.24) 九零年代後期,人們都認為漫畫離不開紙本閱讀,竟沒想到短短幾年網路科技大躍進,讓韓國興起「條漫」為新的閱讀漫畫方式。紙本漫畫與條漫最大的不同在於閱讀媒介,時下年輕人在多個條漫平台閱讀數位漫畫作品。新銳插畫家孟竹從社群發表插畫貼文到嘗試創作條漫長篇故事,讓人不禁好奇,在充滿紙本漫畫的童年中長大的孟竹,又是如何用新世代的科技展現不同於往昔專業所創作的作品,讓跨年齡段的讀者,踏進他的繪畫園地! 圖說/孟竹希望自己的創作,可以把複雜的概念用圖像簡單化,讓觀者輕鬆易讀。 青澀少年的啟蒙 插畫家孟竹,去年剛舉辦完他的首場個展《DO SOMETHING》,目前作品多發表於個人Instagram上,專訪當天,孟竹著卡其色工裝上衣配上棒球帽,如V字型斜切瀏海,展現俏皮男孩感。孟竹一開始有點侷促不安地在咖啡廳外張望,坐定位子害羞地低著頭說「我還滿緊張的」,在專訪前我們像朋友般先閒聊一下日常瑣事,他這才逐漸放鬆了肩線與臉部表情。從孟竹講述的求學到創作歷程,我們逐漸發現「喵五」是他插畫作品中的重要角色,因自小親近貓,所以化為靈感。在未來,也會為牠安排更多角色朋友加入,豐富「喵五」在Instagram上的插畫故事線。 青少年時期,孟竹因緣接觸了相機短片拍攝,加上對於楊德昌、侯孝賢大導影像作品的熱愛,萌生了未來想用影像說故事的理想,而初見攝影師荒木經惟、蔣勳文學作品等也成為早熟高中生的他,在未來來臨前的啟蒙與排解。不難發現,那些啟蒙就像種樹前的土質培養,為來日正式躍為知名插畫家前,先進行地層下的基底建造,層層的想像與影像理論深度建構孟竹創作宇宙裡的內容底蘊。原本大學就讀影像傳播科系,之後還是選擇以高中專業的繪畫設計作為媒材創作,成就如今孟竹在動、靜態影像的技巧駕馭與呈現,這是過往養料相輔相成所開出的美好「貓」之花。 圖說/孟竹的創作靈感多半來自生活,如早晨游泳、製作披薩、登山健行、拼組滑板等簡單的日常。 (圖片來源:孟竹) 將原石打磨成鑽石 剛出社會的孟竹在影視產業結合自身繪畫專長,成為一位分鏡師。而什麼是分鏡師?先繪製出導演希望呈現的多個鏡頭畫面,好讓團隊能更具體了解拍攝位置、演員走位與整體畫面呈現。分鏡師的經驗影響孟竹後續插畫作品中畫面的...

電影好日/藤本樹《驀然回首》電影版即將上映!

圖片
圖說/ (圖片來源: 采昌亞洲電影世界 ) 今年夏天小編最期待的電影《驀然回首》即將在8/1(四)全臺上映,《驀然回首》翻拍自作者藤本樹的同名漫畫作品,並由「怪物動畫師」押山清高擔綱動畫導演。押山清高曾參與《鋼之鍊金術師 嘆息之丘的聖星》、《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惡魔人 Crybaby》等片的製作,對於接手《驀然回首》,押山清高自信地說:「我瞄準了人工智慧無法創造的動畫。」 圖說/《驀然回首》劇照 (圖片來源:采昌國際多媒體) 藤本樹的代表作之一《炎拳》在2016年《少年Jump+》上發表,《炎拳》瞬間成為炙手可熱的連載作品,也連帶讓《少年Jump+》的知名度水漲船高。2021年,他憑藉《鏈鋸人》首次獲得哈維獎最佳漫畫獎,並且達成蟬連三年皆獲獎的壯舉。 他擅長將超現實元素與現實情感結合,挑戰傳統漫畫的敘事結構,《炎拳》劇情充滿不可預測的轉折,不在乎讀者任由結局走向詭譎,但同時又信任讀者能進入自己架構的破格世界觀,正是藤本樹作品令人著迷的甜蜜點。 圖說/ 《炎拳》中文版單行本第一卷封面 藤本樹熱愛電影,在《鏈鋸人》中大量致敬經典電影名場面,包含《終極追殺令》、《險路勿近》、《黑色追緝令》、《番茄殺手》、《謀殺綠腳趾》等。電影也深深影響藤本樹的創作思考邏輯:「我一直想畫出像韓國電影那樣的漫畫,有一部韓國電影名叫《追擊者》,那是一部主角追蹤反派的電影,但在開場30分鐘左右,主角就已經抓到了反派,可是故事現在才突然開展,持續進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的意外連番驚喜。說真的,我真的猜不到韓國電影的導演究竟是如何思考的,但是觀賞《追擊者》到最後,卻能鮮明地體會到『就是要講這個主題』的感覺,而我想要做出類似這樣風格的作品。」 圖說/《鏈鋸人》動畫由日本MAPPA動畫製作公司製作。  《再見繪梨》是藤本樹在2022年發表的短篇作品,他以電影分鏡來構思全篇的畫面走向,故事描述主角將自己母親的死亡拍成電影,在學校禮堂公開放映後開啟後續連串的事件。 包裝 生死、思念與藝術創作等主題,於200頁的漫畫作品中。 圖說/《再見繪梨》,成為繼2021年《驀然回首》之後,掀起網路熱潮的強力新作! 《驀然回首》透過這次電影化,觀眾也得以一窺藤本樹漫畫中經典的電影感分鏡。對作品有自己堅持的藤本樹,也寫出了一篇文章,大力讚頌這次的電影化。他率先從角色切入:「有個說法叫做『為角色注入生命』,...

日日好書/《直到夜色溫柔》 簡莉穎攜手廢廢子,打造九篇關於身體與性的寂寞故事(18限)

圖片
上市一個月便四刷!劇作鬼才簡莉穎攜手新生代漫畫家廢廢子,打造九篇關於性與身體的寂寞故事,呈現現代社會裡,不被主流婚戀市場接受的身體及關係── 曾獲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駐館藝術家的簡莉穎,著有《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服妖之鑑》、《春眠》、《新社員》等膾炙人口的劇本,出品的劇本,幾乎已成劇場票房保證。 《直到夜色溫柔》的九篇故事,原以附錄的形式收錄劇本集,然而故事中的性愛場面、赤裸的身體與性少數角色,難以透過舞台劇的方式進行演出。   這次,簡莉穎與與擅長描繪女性情感/情慾,作品充滿奇思妙想的漫畫家廢廢子合作,以漫畫的方式,畫出九間房間、九個故事,九組「困住的」關係,可能是 同性戀、異性戀、身障者、跨性別族群等,他們想望親密關係,卻同樣對自我不自信, 他們有時窒礙難行,有時摯愛難性──偶爾,也有像是窒礙男行的不同組合。   新書發表會時,簡莉穎坦言:「性滿足是一個永遠具有無限灰色地帶的東西,不是性器跟性器碰在一起就 Happy Ending 。」而《直到夜色溫柔》,在性之內,在愛之外,直指那些不被理解、不被愛的痛苦,如同書腰上的文字「能不能像對待一個普通人一樣對我? 」 ,一篇又一篇的故事,一遍又一遍的激情搬演,原來摩擦不只生熱,熱度中還有誤解、渴望與寂寞。   ▲《直到夜色溫柔》的九篇故事,收錄於《服妖之鑑:簡莉穎劇本集2》; 舞台劇則由耳東劇團製作,謝盈萱擔任主演。 ▎內容介紹   不受女性歡迎的印刷廠工人、約第三者出來開房間的女同性戀、心理有缺陷的女人與她的聽障男友、練習口交的男同志侏儒、自卑胖妹與護唇膏男的僵局、互為彼此心靈支柱的老年婚外情……九段不被主流婚戀市場接受的身體及性關係,展開的是台灣當代的浮世繪卷,無數性∕愛、性別認同的困頓與可能。   新生代漫畫家廢廢子繼《廢廢子の充氣大冒險!》之後,首度與知名劇作家簡莉穎攜手合作,以漫畫的形式改編這篇充滿實驗性,並因大量的性愛場面與多元的身體形態難以搬上舞台之話題作。性愛不是只有唯美的場面或不斷抽插的高潮,性愛也是男男女女直面身體與親密關係的想望、羞恥、快樂及悲傷。   ▎作者介紹 簡莉穎 1984 年生,彰化員林人。畢業於東華大學原住民語言與傳播系、文化大學戲劇系、台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現任職大慕影藝內...

《不要忘記我》獻給照顧者的療癒之禮 愛的力量,足以帶我們跨過記憶的距離

圖片
圖片來源_unsplash.com/photos/Danie Franco 「縱使我們的記憶已經不再交會,愛的力量,足以帶我們跨過所有的界線。」 「我羨慕那些人/心中有座金石打造的羅盤/永遠指向某座風景/但我人被困在太晚的時區/每一次的抵達/風景都成為灰燼」 ——〈下輩子也許才能做到的事〉。潘柏霖 圖片來源_臉譜出版 詩人潘柏霖曾用時區的意象精準傳達了與周遭格格不入的感受,當事人被困在無人知曉的空間,即使死命追趕也見不到與旁人一樣的風景,其他人認為理所當然的心理狀態,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難得的奢侈,大多數時候雙方無法彼此理解,孤單而無力。 在閱讀《不要忘記我》時,我想起了潘柏霖關於時區的譬喻。女主角克蕾萌絲面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阿嬤,兩人的回憶只剩搖晃交疊的殘影。        圖片來源_臉譜出版 患病的阿嬤認為自己是個二十出頭的少女,嚷著要回老家見爸媽,連自己生過孩子都忘記,更遑論克蕾萌絲的存在—對她來說,孫女是來自未來的陌生人;克蕾萌絲看著眼前的阿嬤,無法與過去溫柔扶持她的長輩連結在一起,明該是熟悉的人卻錯置了陌生的靈魂,那些她與阿嬤分享的成長點滴,彷彿成了一場只有她記得的夢境,過去與現在的巨大落差,令她不知所措。           圖片來源_unsplash.com/photos/Vinicius Wiesehofer  wiesehofer 阿茲海默症將兩人的記憶分割成兩個遙遠的時區,無論克蕾萌絲怎麼追,都無法觸及阿嬤眼前的風景。 例如對克蕾萌絲來說,老家是她與阿嬤一起成長的地方,是阿嬤與阿公一起蓋的房子;對患病的阿嬤來說,老家卻是更年輕的時候,她與爸媽(克蕾萌絲的曾祖父母)待過的地方。 圖片來源_ unsplash.com/photos/Anastasiya Chervinska 回不去的過去,倒數計時的未來 於是年輕的克蕾萌絲莽撞地帶阿嬤展開一場逃亡歷險,逃離療養院與用來鎮定卻令人呆滯的藥物。這一場在地圖軸線上越來越「靠近過去」的旅行,時間線仍毫不留情地向未來飛逝,阿嬤身體機能的老化、旅途中的大小意外考驗著克蕾萌絲,祖孫兩人僅存的,只剩過程中彼此陪伴的每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