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四神湯」標籤的文章

▋2024 春季號 ▋人物專訪 ▋NO.27 改變 · 遷徙與變形 ▋ 惠安四神湯主理人 璟阿泥-一碗四神湯走過三個世代,在變與不變中尋出新可能

圖片
圖說/ 惠安四神湯主理人 璟阿泥 文.PEISSION 圖.石育安(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27 P.28) 當整座城市還在酣睡之際,「惠安四神湯」主理人璟阿泥是這城市中少數清醒的人,一大清早走在開店的路上,正好準時在6點鐘迎接清晨時段就準時出現的老客人,為他送上一碗熱騰騰的四神湯。 60年前,「惠安四神湯」在艋舺一帶開始營業,彼時沒有一間完整的店面,璟阿泥的爺爺張宗明推著小吃攤車,供應來自各方的勞工四神湯。60年過去,從路邊攤變成一間店,物是人非,唯獨不變的,依然是那碗味道醇厚、飽滿的四神湯。 圖說/ 惠安四神湯在艋舺一帶開始營業,從路邊攤變成一間店,圖為參與臺北市商業處改造計畫前的 惠安四神湯店面樣貌。 從不得不,到接受與改變 「小時候會在假日時跟著爸爸回阿公的店幫忙,一邊學習處理中藥,那時身上都是酒跟中藥的味道。到了高中後,則開始進一步處理內臟類,因為從未接觸過,所以感到很震驚,甚至一段時間不太吃內臟。」現今為第三代傳人的璟阿泥,回想起兒時幫忙店裡的記憶,苦笑地說都盡是些不好的回憶,然而這也是一個轉大人的必然階段,那過程中的苦悶與震撼,隱隱約約改變他的人生,牽引著他長大。 談起接班一事,璟阿泥說他走上了跟爸爸一樣的路徑——因為老一輩的人身體不好,所以不得不回來接棒的命運。在這樣的人生經歷下,或許我們可以解讀為那是一份家族的包袱,但是每當進一步聆聽璟阿泥經營之路的心聲,那之中更蘊含著他的責任之心,與亟欲改變的企圖心。 「我爸跟我一樣都是年輕時想往外探索,不想回家。但是時間到了還是回到這間店,接手做起四神湯的生意。」當店來到璟阿泥的手上,他不僅把眼光圍繞在備料與開店身上,更是想著——「我要如何讓更多人認識四神湯,把阿公留下來的,好好地做,也好好地傳下去。」 圖說/從四神藥材到湯內配料,張家人樣樣講究,腸肉經歷生燙、熱滾、漬滷、煲燙四道程序,味道鮮而不腥、口感軟而不糜! 改造開始,看見另一種可能性 「喝惠安的四神湯會發現跟外面一般小吃店很不一樣,因為我們都使用大量的中藥料材下去熬煮。」璟阿泥驕傲地說,正因為從小跟著處理備料,看著家人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製作四神湯,那過程中毫不馬虎,也毫不妥協,於是他更想參與臺北市商業處的改造計畫,透過「改變」讓外面的人知道自家的四神湯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彰顯出惠安四神湯的真材實料與獨特性。 好比說,惠安四神湯湯頭的中藥,包含著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