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好日/「聽說甜點」主廚 李志宏 三輪車騎過人生谷底 心手相傳無限可能
甜點主廚李志宏(左)與共同創辦人廖本元(右) 從三輪車到餐車,從公園沿街叫賣到假日市集與商業活動,於臺中發跡的「聽說甜點」,由甜點主廚李志宏與廖本元共同創辦。他們透過微型創業,在逐年飽和的餐飲市場開闢獨有的道路,憑著口碑累積的忠實客群,在諸多產業都面臨經濟虧損的疫情時代,依舊穩健成長,成為在饕客中口耳相傳的那間「聽說」甜點。 揉進南投有機玫瑰香氣,為「告白乳酪」增添浪漫想像。 眼疾意外而至 潛入生涯黑暗期 初中就在麵包店裡當學徒的李師傅,至今已從業將近 32 年,最早擔起溪頭米堤大飯店點心房主廚的重任,也曾走進台北老爺大酒店擔任點心房副主廚。專精法式甜點的他,擁有深厚技術,飯店經歷也培養了他敏銳的成本、人力控管技能,即便擁有豐富的閱歷,專注、用心與強調使用優良食材的堅持卻從未變過,這些歷練也內化成李志宏的經驗資本,在往後因視力變化帶來的人生難題中,成為指引「聽說」創業的籌碼。 以可可豆為外殼,「星空」內夾自熬餡料與香蕉 在一次近視雷射手術失敗後,李師傅的眼睛留下了傷口,並引發了二次的手術失敗與永久性傷害。談起那段工作與生活同時按下暫停鍵,乘客運奔波於 臺 北與 臺 中的治療時期,李師傅淡然以對 , 「我不會怪醫生啦,人生的路可能就是要這樣走。還記得那時候治療結束,搭客運回 臺 中,坐在 最後一排 滿腦子都在想:『 40 好幾了,眼睛又看不到,未來該怎麼辦?』」車程不算長,他卻覺得路途漫漫 。 終於,車到站了,眼淚 隨 風景 一同 被拋在行經的過去,李志宏覺得既然現實無法改變,與其每天自怨自艾,不如先跨出下一步。 遇創業夥伴 醞釀「聽說」風味 時間能修復術後傷口,要找回自信、重拾人生主控權,還需要試錯的勇氣。為重建生活秩序,李師傅的第一步就是回歸職場。他在 臺 中法森小館餐廳任職,協助廚房事務,並扛下甜品研發、拓展點心房的重任。在熟悉的餐飲領域找回貢獻專業的方式,也協助餐廳 推廣知名度 。從人生意外的轉角邁向全新方向,從無常回歸日常。 一般來說,甜點師傅們常見的生涯規劃,不是成立自己的餐廳,就是在大飯店繼續拼搏,謀得更高的職位。聊到「聽說」成立的初衷,李師傅的神色堅毅,「我想人到了一定的時間,就會想要一點自己的東西。」他持續用小火慢煨自己的創業計畫,最後找上觀察已久的實習生廖本元共同創業。 聽說甜點三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