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我心中的怪物」標籤的文章

《早安,我心中的怪物!》紐約暢銷作家與怪物面具下,待理解的內在小孩們

圖片
如果大野狼與祖母是同一個人,小紅帽該如何順利長大? 圖片來源_臉譜出版 凱瑟琳‧吉爾迪娜遙想她開業的第一天,便滿懷抱負期待以一身的心理學知識來「治癒」病患。沒料到踏進診療室的第一位個案就跌破她眼鏡,不僅拒絕分享家族史,還對何謂壓力沒有任何概念。從這名個案開始,凱瑟琳逐漸明白做為一名臨床心理師,與其期望自己能讓病患痊癒,不如與個案一起解決問題,引領他們來到理解自己的大門前——重要的是,陪伴病患直到他們願意走向自己的那一刻。 凱瑟琳從新手心理師到年屆退休的二十五年間,不斷在心理學理論與臨床實作間犯錯及調整的過程。作者也記錄下五名來自不同種族、性向及階級的個案,他們在童年曾被遺棄、忽視、虐待,甚至遭受慘絕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雖然看似成功克服逆境順利長大,童年的創傷卻在某刻甦醒,使他們的人生再度迷航。 圖片來源_unsplash.com/photos/freestocks@freestocks ▎精選書摘  ▎上鎖 心理學在很多方面都像考古學,隨著你往下挖掘出每一段地層,細心地替出土文物撢去灰塵,你最終會找到一整個被埋藏的世界,看起來比小說裡寫的還要奇異。 -- 彼得描述他母親期盼著他父親的死亡,他都罹患糖尿病了還餵他甜食,想加速這個過程,最後在他死時表示如釋重負,就好像這樣很正常似的。這位母親惡意的行為讓我反感,不過我不想在我們初次診療時就表現出我的擔憂。我需要跟彼得建立友善的關係,並且蒐集到家族史。我反而刻意輕描淡寫,指出他母親的態度有點嚴厲。但彼得為她辯護:「我母親希望我們得到最好的,還身兼三份全職工作。」我指出一天沒有那麼多個小時,他則說她同時做兩份工作,然後再做另外一個。他們家在安大略省的小鎮希望港(Port Hope)上,開了鎮上唯一一間加拿大中國餐館—結果這個地名成了一種反諷。 一次,彼得跟我說他父親本來在那間餐館裡掌廚,他母親則是服務生,還做所有其他事情來維持生意。她有空就會做細膩的串珠細工,賣給多倫多一間昂貴的百貨公司。她也趁夏天在一個大花園裡種植他們很多的食物(中國蔬菜),並且經營針對中式食品供應商的批發生意。彼得停頓了一秒,然後說:「我還記得半夜從窗口看出去,我會看到我母親戴著礦工的頭燈,連續好幾個小時採收植物跟拔雜草。」 「身兼三份工作,還要照顧小孩?」 他猶豫了,然後冷靜地解釋,廚房裡放了他姊姊的搖籃,後來餐廳裡還有張高腳椅。她不准說話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