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跨年號 ▋咖啡連載 ▋NO.30 回望 ▋留白計畫共同創辦人暨公關長 周亭亭、城市計畫營運總監 鄧羽辰-播植胚胎,新生命自土壤深處湧動
圖說/「胚 pae venue」成立於2023年,由在地建設團隊「宏樸建築」、「立陽開發」與內容整合團隊「留白計畫」共同打造。「胚」致力於形塑林口的文化樣貌,結合咖啡廳、展演空間與藝文活動場地等多元機能,促進在地連結與永續生活的「文化聚所」。
文.柳希莫依 圖.胚 pae venue(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30 P.30)
林口的舊名「樹林口」,直白地表明此地是前進深山的入口、整裝待發的起點,時光流轉至近代,雖不是以登山之名,但這座城市依然散發引人聚集的魅力。乘地利之便,人口從四方魚貫而入,林口廣納原生與新遷入居民,本地人對城市發展寄予企盼、新移居者對生活環境投以冀望,這些心思意念如同播入土中的胚,伴時間茁壯成株,屆時,林口的標籤大概不只「霧都」一枚了。「可以把『胚 pae venue』看成眾人對未知新生活的盼望、城市新生的第一步。」城市計畫營運總監羽辰這席話,彷彿出自舊時前往樹林口的先輩,那時的人們,或許僅僅只是站在入口,就能感受森林蘊含的潛力。
圖說/由於胚同時為展覽空間,因此店內咖啡師除了需具備咖啡專業技能外,也需對藝文產業富有相當地敏感度。
一切誕生,源於林口
不同於中山區的咖啡廳因市場區位而林立,「胚」順應在地而生,取之、用之林口。留白計畫共同創辦人亭亭描述「透過風味記憶林口」是研發商品的原點。林口茶的實力從日治時期便打下基礎,「龍壽煙燻泡泡茶」作為店內的招牌當然不在話下,可林口不產咖啡豆,手沖咖啡要和在地搭上邊,想來有點勉強,「風味層面,確實是茶品項比較直覺,而咖啡的靈感源自對林口的期待。」圖說/胚特色飲品龍壽茶。
「讓選豆發揮最高品質」
近十年林口產業發展、人口結構風雲變色,城市即將脫胎,「像是剛離開母體的小人類,光陰會帶它經歷萬事。」六款手沖咖啡註記著從嬰兒到老年的六階段生命週期,把林口擬人,這六款便是切身經驗。有幸參與他的嬰兒期──胚、青少年期—羽。世界之於嬰兒如此巨大,寶寶本人倒無所謂,分不清今日、昨夜,唯有當前、此刻,「胚」定義純潔的靈魂如桃花的香氣、柑橘的清甜;孩子一暝大一寸,轉瞬驚覺嬰兒已長至青少年,炙熱的心在剛強與脆弱間震動、不覺疲憊,「羽 」鎖定熱帶水果甜中帶酸的風味,青春也許就是既苦且甜,澀中帶著蜜感。六款咖啡各有專屬的手沖技法,水溫、悶蒸時間、斷水次數、水柱繞圈等,一一量豆打造,每個步驟牽一髮動全身。好比斷水次數、水量和研磨粗細就相互牽制。斷水次數低,表示單次注水水量必須增加,而增加水量勢必影響水衝擊咖啡粉的力道,若咖啡粉細緻度高,容易因水柱強勁產生擾動,「過度擾動」是萃取咖啡的大忌,咖啡粉不平整造成密度參差,使得萃取程度不均,如此端出的咖啡,在風味上無法達標。種種細節稍不留心,就讓前期的勞心選豆與費力研磨功虧一簣。
圖說/店內手沖咖啡會根據時節、客人反饋,以不影響調性為前提,保有調整風味的彈性。如,嬰兒期—胚設定為花香調性,茉莉花、桃花、櫻花等皆可做為調整風味的選擇,增加客人品飲體驗的豐富度。
「胚」會長成獨特的樣子
「標準化每杯咖啡的製程,可能有點偏執,但我們想守住品項呼應林口這個核心概念。」和亭亭、羽辰談話,像是在玩俄羅斯娃娃,把「胚」打開,發現其內是三方團隊支撐,再將團隊打開,則看見眾人對林口的展望,展望背後是依循一套生活提案,「目前林口的狀況是,休閒娛樂與生活機能趕不及人口激增,『胚』透過飲食讓藝文走進大家的生活,這個文化空間不只品茶、喝咖啡,也規劃展覽,吹起藝文的號角,期望誘發更多品牌挹注,完整林口的生活圈。」對話至此才終於打開最後一個娃娃,把「胚」剖個明白,「要說『胚』是咖啡廳、社區聚落、展演空間都好,總的來說,它是一顆在地創生的種子,發芽後便能讓人『住在這裡、也活在這裡』。」圖說/胚曾以咖啡渣製成造型手工皂,日常製咖啡所衍生的咖啡渣也開放大眾索取,用於除臭、施肥,友善環境。未來更預計導入太陽能板,讓胚從建築體外觀、空間打造、周邊產品到線上下活動,圍繞並訴諸永續價值。
--
本文著作財產權為日日好日x雜誌所有未經日日好日授權請勿任意重製編輯
轉載也請務必註明轉自日日好日x雜誌 ▌No.30 回望 ▌
--
與日日好日有更多互動
通路總覽→ https://linktr.ee/edisgd.mag
手刀索取本季限量雜誌→ https://shorturl.at/RGa21
日日好日Podcast 頻道〈日日GOODDAY TALK〉 → https://ppt.cc/fnYVVx
日日好日X雜誌 FB→ https://www.facebook.com/edisgd.mag/
日日好日X雜誌 IG→ https://www.instagram.com/edisgd.mag/
--
《日日好日》目前不接受任何廣告頁
希望給予讀者最單純、舒適的閱讀感受
若你認同我們的理念,願意支持優質文章
歡迎捐款至 (812)台新銀行-七賢分行
戶名:崴邦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帳號:2025-01-0000511-7
(若您習慣使用線上捐款,也歡迎使用線上捐款連結:https://reurl.cc/o92xnM)
所得將全額使用於刊物印刷費,捐款完成後別忘了到FB私訊日編
讓我們將您列為下期最新雜誌訂閱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