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過動症」標籤的文章

好日映畫 / 用愛撕除「過動兒」標籤 《還孩子做自己》乘影像傳遞獨特寶貝的真實心聲

圖片
圖說_《還孩子做自己》劇照 一個孩子有沒有病,到底該怎麼定義? 上回提及金馬導演楊力州監製的「怪咖系列」紀錄片,攜手新世代導演蔡佳璇,透過影像探討動保、同婚、移工、教育等不同議題。 系列當中另有獲得金穗獎最佳紀錄片《不排除判決書》林皓申執導的《還孩子做自己》(英文片名:Let kids be kids),內容聚焦「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李佳燕醫師,她致力於打破社會對「過動兒」的定見,認為應該要實際理解這些孩子的需要,而非輕易用藥「治療」他們。                                                     圖說_《還孩子做自己》劇照 談到本片的拍攝動機,林皓申表示,他曾經幫人本教育基金會拍過一部以過動兒為題材的紀錄短片《 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 》,並因此結識了李佳燕醫師,才有拍攝《還孩子做自己》的想法。拍攝過程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部份,是李佳燕醫師會花上兩到三個小時跟孩子進行對談。 「他們最後在李醫師的診間都是溫和自在的,你會不理解為什麼他們會是過動的孩子,」他說:「李醫師也只是嘗試著用孩子的語言跟他們對話而已,但這似乎在現代社會裡變成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圖說_《還孩子做自己》劇照 以關懷「過動兒」為起點,李佳燕醫師的理想是兒童人權,希望社會大眾能正視孩子的需求。林皓申認為,當國家面臨少子化危機,卻只談經濟結構和如何催生,而不去思考該怎麼對待孩子,這是相當荒謬的。 「我們把李醫師放在怪咖系列,她的呼籲在醫療體系跟教育體系面前都被視為異類,但拍攝過程中許多時候,我都覺得怪的不是李醫師,真正奇怪的是這個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