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遶境」標籤的文章

▋2024 春季號 ▋人物專訪 ▋NO.27 改變 · 洄游界外 ▋ 媽祖繪師 黃朱平(朱朱)-遶形像外,繪師尋光迴游的人間記事

圖片
  圖說/ 媽祖繪師 黃朱平(朱朱) 文.李書嫻 圖.張湘羚(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27 P.18) 「迺境,遶有形的路,改變的是無形的心境,放下有形的神,才能真正體會人生。 」 —— 黃朱平,2024 對信眾而言,隨媽祖神轎徒步進香,既是祈福之旅,更像以苦行的方式答謝媽祖福蔭,相傳最早的大甲媽祖進香儀典可追溯至清乾隆三十五年,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的習俗也先於同治二年(1863年)建成拱天宮前即已存在。2008年,時值季春之月,惠風初襲面,媽祖繪師黃朱平(又稱朱朱)搭上前往大甲的火車,追隨媽祖南下的隨香客隊伍,加入這場存續百年的信仰盛宴,開啟人生第一場的進香行動。 誰想這一走就走了16年,從目標完成大甲媽祖、白沙屯媽祖共約七百公里的徒步進香,直至延續行腳環島的義無反顧後,逐日繪成200幅島嶼上曾與自己喜逢相識的媽祖聖像,並以日本四國遍路的「御朱印」為作品集發想。多年不變的是,每逢農曆三月份,媽祖進香時節,她仍及早收好行囊,路經氣勢喧嘩的元長鄉炮陣、點心站主無私奉獻的食宿豐滿,有時孤寂走過西螺吳厝到土庫,或同共伴一程的香客老友聊過一廟又一廟,如今的朱朱確定自己少了初次行旅的膽怯,對熟悉不過的人情風景卻經年越發感到珍惜。 圖說/延續行腳環島的義無反顧後,朱朱逐日繪成200幅島嶼上曾與自己喜逢相識的媽祖聖像,並以日本四國遍路的「御朱印」為作品集發想。 「我想成為繪師無非是一種選擇,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在社會期待與自我價值之間。」—— 黃朱平,2019 大四尚稱懂事,朱朱仍同所有新人懷抱轉身職場前的迷惘,2007天晴,朱朱信步鄰近校園的新莊慈祐宮,抬頭仰望,聖母慈眉於寶殿之上俯瞰眾生,朱朱靜默將內心困惑付於祝禱,神像與拜亭雖被柵欄圍起,仍能感到一陣無形的暖意自神龕襲來,「也是那時我生起『不然,我跟著媽祖去進香好了』的想法。」後續幾次她與媽祖高聳入雲的金身法像相遇於夢中,龍袍鱗甲的觸感漫出夢外,聲色鮮明之際卻始終無法看清聖母面容,「我想這或許是祂帶領我,繪出百變法相的契機。」 一回首,提筆踏路遍行百廟有餘,每年固定的進香時節、各域傳承百年的媽祖文化資產,朱朱以手繪陸續落定帶有集章之美的《作度人舟》(摺頁的媽祖裝幀圖集)、從早期線稿白描,後加入孔版印刷雙套色的《臺灣媽祖曆》;從茶郊至海港馬祖,臺灣頭尾至外島金馬,從島嶼上的書店、鄉里、藝埕駐村,直至2022年,讓海的...

日日好書/《與媽祖同行》,感受及實踐身為一個人的過程

圖片
圖說/藝術家朱朱的第三本書《與媽祖同行》。 (圖片來源:大塊文化) 農曆三月瘋媽祖,全臺媽祖廟舉辦熱鬧的遶境進香活動慶祝媽祖誕辰,信眾們跟隨媽祖的腳步一路前行,祈求天上聖母保佑美麗的島嶼脫離災害與苦難。 「 在印度,信徒懷著虔誠的心走進恆河。臺灣也有條媽祖河,流淌在大家心中,每逢媽祖聖誕前後,用自己的雙腳跟隨媽祖婆的步伐,為至親至愛走出堅毅與虔誠 」──藝術家 黃朱平(朱朱) 圖說/藝術家朱朱2019年出版《作度人舟:朱朱手繪媽祖圖集》 (圖片來源: Chu's studio 朱朱藝術創作工作室 ) 朱朱出生於臺東。大學時對生活迷惘而向媽祖祈求,感覺得到了回應,進而踏上追尋媽祖婆足跡的路。2008年起開始參與以徒步為主的媽祖進香活動,2010年徒步環臺後,以線稿白描的方式繪製各地媽祖畫像,累積至今已逾200件作品。2020年開始出版《臺灣媽祖曆》。她還供奉了一尊慈藝媽祖,請媽祖去臺灣各地旅行,同訪不丹和日本四國。 圖說/臺灣媽祖曆2024 (圖片來源: Chu's studio 朱朱藝術創作工作室  ) 長期在臺灣各地駐村創作,在旅行中覺察自身與土地、環境之密切,相輔相成,因而以民俗文化及人物為創作對象。雖然非科班出身,卻帶有獨特的個人風格。這些創作,是她找尋內心寧靜,實踐生命及創作的老師。 圖說/朱朱手繪各地媽祖。 (圖片來源:大塊文化) 《與媽祖同行》是朱朱透過文字梳理這15年來追隨媽祖所見的風景,踏過的土地、遇見的人、交織的故事,彰顯了信仰可以是一種活方式,也是一種生命實踐,綿延而扎實。 在此預告,《日日好日》2024春季號邀請朱朱和讀者分享自己最內心的聲音,敬請期待出刊日! 資料提供/ 大塊文化 ▋ 信仰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與媽祖同行》 新書分享會  ▋ ═ 時間 ═ 2024.5.12(日) 15:00-16:00 ═ 地點 ═ 誠品西門店3F 文學書區(台北市萬華區峨嵋街52號) ※詳情請洽 大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