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連載」標籤的文章

▋2023 秋季號 ▋好日連載 ▋臺灣史說書人 蔡蕙頻 - 臺北圓山 ——人間與神界的匯集之地

圖片
▲日治時期畫家所繪臺灣神社 文/圖.蔡蕙頻 位於基隆河畔的圓山,坐擁依山傍水的美景,清代文人陳維英便將他的宅邸「太古巢」蓋在這裡,隔著基隆河眺望圓山,美不勝收。 除了美景之外,日治時期的圓山也是個充滿笑聲的地方,這裡有公園、動物園,還有遊樂場。 您一定知道位於臺北市館前路的二二八和平公園原名是「新公園」,那麼「舊公園」在哪裡?答案就是圓山公園。設置於1897年的圓山公園是臺灣第一個近代規畫的公園,這座公園位於基隆河畔,鄰近今日花博公園,1905年,有位詩人這樣寫下他眼中的圓山公園:潭光瀲豔水瀠洄,山色施藍翠作堆。這裡的風景說多美有多美。 ▲圓山公園 後來,圓山公園裡多了一座動物園,1914年,日人大江長四郎在圓山創辦了民營動物園,這座動物園在隔年被官方收購,成為公營動物園,並在1916年正式開園,票價是大人5錢,小孩3錢,即使後來票價曾調漲一倍,但以一份報紙6錢來說,動物園的票價算還是相當親民。 動物園裡養了鸚鵡、獼猴、棕熊、丹頂鶴、狐狸、獅子、鹿…飼養的動物曾多達四百多隻,直到1986年動物園搬到木柵為止,許多朋友記憶中的動物園都是「圓山動物園」。 ▲圓山動物園 除了公園和遊樂園之外,1938年「圓山遊園地」開園,這就是臺北舊兒童樂園的前身,飛行塔、旋轉木馬、讓小朋友體驗開車的「豆自動車」等設施,讓圓山總是充滿孩子的笑聲。 日治時期隔著基隆河與圓山公園相望的是臺灣神社,1901年竣工的它位於今日圓山大飯店的原址,為了興建臺灣神社,殖民政府還蓋了明治橋,也就是後來的中山橋,而舊名敕使街道的中山北路就是臺灣神社的「表參道」。 ▲位於圓山公園的中央排水溝 臺灣神社最早奉祀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以及在臺灣過世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944年再加入天照大神後,升格為臺灣神宮。如果從敕使街道走向圓山,通過鳥居緩緩向上,就可以抵達臺灣神社,在這裡俯瞰基隆河的無敵景觀。另外,從地圖上也可以看到,圓山腳下就是劍潭古寺。或許有些人疑惑,劍潭古寺不是在大直嗎?其實是因為1930年代,為了擴增臺灣神社的社域,殖民政府擴大徵收土地,劍潭古寺不得不搬遷至大直現址,形成名為「劍潭」卻落腳大直的有趣現象。 1944年,一架軍機撞毀在擴建後的臺灣神社,戰後原址改建為臺灣大飯店,1952年才改名圓山大飯店。時至今日,充滿笑聲的動物園已搬往木柵,遊園地有了新家,當年被視為聖域的神社也早已不在了,...

▋2023 夏季號 ▋好日連載 ▋臺灣史說書人 蔡蕙頻 - 從士林出發,談女子教育與女教師

圖片
▲ 國語(日語)科教授情形(士林時期) 文/圖.蔡蕙頻 圖.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 圖片出處.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同窗會學友會著、小野正雄編,《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臺北:小野正雄,1933年。) 說到士林,有人想到士林夜市,有人想起士林官邸或故宮博物院。其實,士林在臺灣史上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是日治以後殖民政府推動臺灣近代女子教育的起點。 1895年是臺灣受日本統治的第一年,日本人選擇士林的芝山岩設置「芝山巖學堂」,推動近代教育,不久後因發生「六氏遭難事件」而關閉,另外設立「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繼續推動,這所學校在1898年更名為「八芝蘭公學校」,就是現在的士林國小,校園內仍保留刻有「八芝蘭公學校」的石柱。 ▲ 女子分教場創立初期合影,背景為陳紅九宅(士林時期) 1897年4月,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也同時成立了「女子分教場」,為臺灣最早設立的女子中學,並租下士林人陳紅九的民宅做為臨時校舍,5月招收第一批學生入學,總共37人,她們是臺灣近代史上第一批接受日語教育的女性。後來,隨著學生年年增加,「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教場」經過幾次更名,1922年正式改制為「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也就是鼎鼎大名的「三高女」,現在的臺北市中山女高;校址也從最早的士林遷往萬華,最後再落腳長安東路的朱厝崙現址。 ▲ 1898 年女子分教場改制為「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圖為校園平面圖 在學校對女老師需求孔急的年代,三高女的畢業生就是師資的主要來源,不少畢業生返鄉擔任公學校教師,她們多數服務於各地的公學校。漢人社會本身就有敬重讀書人的傳統,再加上女老師是當時社會上少數接受教育的女性,博得眾人頗高的評價。 ▲ 師生合影(士林時期) 那麼,誰是日治時期臺灣第一位女教師呢?依史料所見,那很有可能是一位叫做朱鳳的女性。根據資料記載,1897年女子分教場成立後,為了招募地方上的女童入學及課程的需要,招聘了當地婦女朱鳳擔任公學校教師。朱鳳出身於石牌地區朱元亨家族,嫁給士林人吳溪,長於刺繡,後因丈夫過世而守寡。她是在芝山巖學堂第一屆畢業生、受殖民政府所倚重的柯秋潔推薦下,受  (臺灣總督府)首任學務部長伊澤修二延攬為裁縫教師,之後便一直在該校服務,達21年,直至1918年因腎炎病逝為止。朱鳳逝後被合祀於芝山巖,日治時期被合祀於此的臺灣人女性僅三人,朱鳳是其中之一,也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