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讀好書 / 作為編輯,總有數不清的麻煩事──就算你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從《辛波絲卡談寫作》,看編輯與讀者們的睿智交鋒

▲辛波絲卡。(來源:Culture Avenue) 1953至1981年,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以編輯身分任職於波蘭雜誌《文學生活》,期間曾與另一名同事負責「文學通訊」專欄,匿名回覆、評論投稿作品。刊登文壇新星之作的專欄吸引來自各地、懷抱夢想的文學愛好人士來函,雜誌編輯則以詼諧諷刺交織的機敏意見答覆。 多年後,這些點評終於集結出版,與所有仍在路上的寫作者交流其迷人的文學觀點。《辛波絲卡談寫作:致仍在路上的創作者們》這本書涵納對有志創作者的懇切忠告,也能看見詩人回應其寫作生涯的告白。 從事文字工作的讀者也許能在辛波絲卡促狹中帶點鼓勵的編輯心內話求得共鳴,她同理創作的辛勤,也不忘拿自身經歷敦促沮喪的後進夥伴:「我自己也是從拙劣的詩詞和故事開始的。」 從生活的如常中提取那份不尋常的詩意,那正是寫作者要做的事。辛波絲卡在書裡化身專屬編輯,替創作新手梳理寫作策略,給予忠實的建議與思想上的啟發。 「讓我們解下翅膀,嘗試徒步進行創作吧?」辛波絲卡這麼說。 ▲辛波絲卡。(來源:Culture Avenue) ▎作者簡介 維斯瓦娃‧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 1923年出生於波蘭,2012年離世。波蘭詩人、翻譯家,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曾於199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著作豐富,在台灣出版詩集包含《辛波絲卡》、《辛波絲卡‧最後》、《黑色的歌》等。 翻譯:粘肖晶 輔仁大學英語系畢,1992年隨波蘭籍夫婿至波蘭南部定居,在異鄉度過的歲月早超過在家鄉的日子。誤打誤撞進入翻譯界,有過各種新奇的體驗,在不接口譯工作後,生活就更順理成章地宅了。 ▲辛波絲卡。(wikipedia提供) ▎重點精選 ★致克拉科夫的觀察者 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