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夏季號 ▋咖啡連載 ▋NO.28 越界 ▋大鶴黑寶店主 乙申、彤霓-來者是客,城市漂流者的旅途中繼站
![圖片](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5DTqZWWyk4ifREmPsxKQW__w9AVyk1m-zj5JQzRK3tQnBv-xXI_7OEnXQEf3tMOHvG_a3nkwSPuTixZ1CjkCdMdqtSMLY8t199J_6TxlE858l7jLV4MFk2tMN5m2wKrNSQnEFUPwTrzA1RLL1fbtgfyfgljb3byHIFsOL6LFAHPG49YCTOeWlD5gwLP6A/w640-h428/A.jpg)
圖說/ 大鶴黑寶店主乙申(左)、彤霓(右)原為同事關係,彼此了解後,才成為私下分享個人興趣的朋友,彤霓接觸乙申推薦的漫畫、乙申閱讀彤霓喜歡的小說。 文.柳希莫依 攝影・蔡沛怡(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28 P.34) 英文單字「Hobo」的直譯是流浪漢,但這個翻譯並不精準,19世紀末,Hobo是指為了生活而乘坐火車四處找工作的美國工人,「漂流者」或許更貼近Hobo原本的語境。隱身在晶華酒店周圍巷弄的「大鶴黑寶」,「鶴」、「寶」兩字便是取自「Hobo」的音譯,店主彤霓、乙申認為,在外奔走時,可能常感到不自在,但肯定有某間店的某個角落能帶給某位漂流者一段寧靜,那個地方不一定要是大鶴黑寶,但若願意踏進大鶴黑寶的店門,彤霓、乙申隨時歡迎正在漂流的人來訪他們家「客廳」喝杯咖啡。 圖說/大鶴黑寶招牌字、店內木工裝潢都是請朋友協助完成,大鶴黑寶在各方朋友們的祝福之下順利開幕。 我們先當同事,才做朋友 彤霓、乙申各有一段在咖啡世界外漂流的日子。乙申完成經濟系學業後,順理成章地錄取市場分析顧問公司,「學以致用,大概就是無止盡加班這麼回事吧!」但公司樓下的咖啡廳職員讓他步步推翻「學以致用論」這個想法,「明明都在賺錢,他們為什麼看起來很快樂?」出於好奇乙申離開公司,全職進入咖啡廳工作。「那時候,辦公室跟餐飲業,薪資總是存在1萬到1萬5的差距,即使迂迴,但我需要再次確認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做咖啡。」辭去任職兩年的咖啡廳,在報社擔任周刊研究員,這回連試用期都沒待完。兩進兩出辦公室生態圈,乙申頭也不回地應徵第二間咖啡廳,在這裡和彤霓相遇。 畢業那年,想透過研究所一戰轉往非本科系領域的彤霓,以為自己在實踐一個心之嚮往的目標,但越是勤奮讀書,內心越是疑惑,「才知道喜歡電影、劇場,跟要不要做研究是兩回事」,放下對研究所的錯誤期待,在打工的咖啡廳成為正職,和當時還是同事的乙申,一路做到咖啡廳因應疫情衝擊而轉型為止。 圖說/店內除了吧檯區的桌椅是全新訂製之外,其他的家具多半是二手或老件。 一切像命運般水到渠成 待業是個契機,兩人大膽萌生自立門戶的打算,「那時候不能焦慮啦,像『順勢』而為,開店的每個環節不過度強求,心態放鬆。」沒有刻意設定店內的風格走向,直覺式地用布置客廳的想法,擺放喜歡的老件家具,任由大鶴黑寶長成自己的個性;沒有大肆在社群宣傳店面,但大鶴黑寶獨有的客廳魅力,逐漸養出一群喜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