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夏季號 ▋文化連載 ▋NO.28 越界.遊返 ▋ 文史達人 Zoma Lyu-旭日下的逆行之路--蔣渭水的大稻埕足跡巡禮
![圖片](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sWHZv6dCe3_NCB2snxytYmyby1wsasce8DcAflL-fLJBjKOOuyZAV7pwny66hn9yhhQEI1K5RagdcUZkzN4ykLt8KLqYlGXpmsFY4irBIopfACO_dBckC3EaE6SQA-R_X1B9HXU0mPanWB7WwKiQmnq589jEGwU1BvmMkgP-4oJy9z2O5DaCLiGXt_WLE/w640-h406/%E5%A4%AA%E5%B9%B3%E7%94%BA.jpeg)
圖說/日治時期太平町街景,這條道路上許多商店林立,遠方為大安醫院的位置。 (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文.文史達人 Zoma Lyu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中研院數位典藏、中研院圖資系統史料、作者拍攝(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28 P.32) 如果提及到大稻埕的名人,除了眾多藝文人士之外,引領臺灣思想啟蒙、對抗殖民政策的民權運動者蔣渭水可是相當重要。百年之後,仍可在街區間探尋當年新潮思想的痕跡。 三開間街屋大安醫院的多功用途 蔣渭水自總督府醫學院畢業後,在宜蘭醫院實習一年,原想在故鄉開業。考慮到從事社會運動,在本島人聚集的臺北大稻埕開業,才能與有力人士往來。1916年他向大稻埕「發記茶行」租下一棟三開間的街屋,開設大安醫院。除了醫療診間與病房,也結合住家與文化機構的用途。 傳遞進步價值的文化協會、啟迪民智的《臺灣民報》總批發處、販售海外刊物的文化書局,都在大安醫院內運作。重要的歷史事件皆與此地相關,多社運人士、組織幹部都在此開會討論;臺北師範學校的罷課學生,也暫棲醫院內的病房;因文協的創立,日警亦進入醫院逮捕蔣渭水與王敏川。 蔣渭水逝世後,大安醫院易主經營,後經營不善仍歇業。1934年,來自大橋町的高番王先生及妻子高陳秀英女士,計畫在大安醫院原址來創業。店名取用了先祖經營的染布行「義美」,即為今日的義美食品由來。戰後房屋改建,原址為現在義美食品門市。 圖說/大安醫院的舊空照圖。 (圖片來源:1957年中研院圖資系統史料) 臺北北警察署 當時的大稻埕相當繁榮,東薈芳、江山樓、蓬萊閣甚至蔣渭水經營的春風得意樓,酒樓可是夜夜笙歌。現今寧夏路與延平北路間,曾設有遊廓區,最高有近兩百家業者群聚。流氓、乞丐乃至於幫派時常聚集鬧事,成為北警署管區內的治安問題。 這些「鱸鰻」時常出入警署,拘留室內的蔣渭水與這些人互動,感到同情之時也歸納出總督府統治的不當與經濟不平等原因。1921年臺灣文化協會成立後,蔣渭水被總督府視為帶頭者,在演講時引起騷動,被請到局裡喝茶數次。當時臺灣新民報曾發表《北署遊記》、《舊友重逢》等文章,蔣渭水把入監戲稱住旅館、將拘留者稱為舊友,認為這些經驗令人感到日新又新,把北警署稱為「日新旅館」。 現在外觀為折衷主義的現代風格廳舍,並非當年蔣渭水出入的北警署。原本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