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5的文章

日日愛閱讀 /坐進《無肉之歡》的蔬食餐桌 順著節氣煮飯,餐餐都是與生活的對話練習

圖片
  ★本書特色 ● 結合四季節氣的蔬食料理,展現「快煮慢食」的生活美學。 ● 從「食當季、食當地」出發,實踐貼近土地的飲食態度。 ● 融合散文書寫,透過料理勾勒出親情、記憶與土地的情感連結。   摘自內文〈我家也是咖啡廳〉: 我分享料理,一向很家常、很簡單。因為我並非要展現廚藝,只是想鼓勵大家一起動手,更希望讓大家明白,下廚為家人做一頓料理沒那麼難,即使是新手主婦,也可以為餐桌增添色彩。 舌尖上的感受,常常也是一種記憶的隱味。一段童年、一個初戀,無論是艱辛的歲月,亦或美麗的往事,如何讓再次的品嚐從嘴裡化成春夏秋冬的芬芳,也成為生活中很重要的美學之一。 ▎內容 簡介  ▎ 料理,是一場靜心的修行。 從一鍋菜開始,安住日常。 春筍破土,夏瓜盛開,秋實盈碗,冬湯飄香—— 一年四季,一鍋一味,蔬果各有時令。   真正的滋味,來自對食材與時節的理解, 也來自那份為自己與家人,好好煮一頓飯的心意。 ▌ 無肉,是對萬物的溫柔選擇;快煮慢食,是面對生活的主張。 ▌ 每一口飯,都盛著豐盛與安穩的滋味。   繼二〇一七年出版《食禪 ── 一只碗裡的四季風景》後,張慰慈再次以廚房為筆,推出全新作品《無肉之歡》。多年推廣「食禪」的經驗,讓她堅定地相信:料理不必追求華麗,應該貼近生活,用當季、當地食材,煮出讓身心安頓的一餐。 全書分為「春暖、夏豔、秋收、冬藏、四時安好」五個篇章,收錄近三十道蔬食料理,從春筍到冬湯、菜脯到紅糟,道道順應節氣,貼近土地;從備料到火候,每一步都是靜心練習,每道料理背後,也藏著一段生命對話。 正如張慰慈所說:「舌尖上的感受,常常是一種記憶的隱味。」 這本書,靜靜陪你走過四季,也邀請你在日常中慢下來,回到生活的本質與初心。 ▎ 作者  張慰慈   個人簡介  ▎ 生於南投縣中興新村 。 2010 年回到台灣,之前長期於海外工作。曾擔任大型團隊專業經理人,擅長品牌創建與營運。 2011 年創立寰宇絲路國際有限公司,以市場開拓諮詢為企業把脈。 是皈依二十年的佛弟子。近年以「小院子裡」文創空間,發展志業,提倡友善耕作、健康飲食,友善動物,愛護地球等理念。 曾在土城看守所擔任布教老師,並在兩岸的報紙上撰寫專欄。 ...

藝文好日/炒音樂、炒運動、炒市集、十週藝術狂歡 潮流之夜就在2025夏日松一下!

圖片
夏夜熱潮來襲!松山文創園區百萬人好評夜間活動熱鬧回鍋,2025《夏日松一下》率先響應臺北市年度重磅計畫「潮臺北TRENDY TAIPEI」,自即日起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夜間盛會。2025「潮臺北TRENDY TAIPEI」為臺北量身打造的國際都會型音樂節, 今年以「TRENDY TAIPEI:It’s now」為號召,將於 8月25日  至  9月7日展開 ,橫跨音樂、時尚、科技、藝術、遊戲、視聽等六大面向,全城變身創意實驗場。展現未來潮流趨勢影響力打造橫跨「產業趨勢」、「演唱會經濟」與「城市行動」的三大領域。今夏《夏日松一下》則以「松菸炒臺北」為主題,玩轉「潮」與「炒」的諧音梗,集結潮流老饕喜愛的元素,端出一鍋潮流好菜— 「炒音樂」、「炒運動」、「炒市集」 三大夜間體驗活動,即日起至9月7日,共10個週末夜晚,邀請民眾在夏日夜晚走出冷氣房。 「2025夏日松一下-松菸炒臺北SongYan Summer Festival」啟動記者會上,臺北市政府林奕華副市長除一同開鍋揭幕松菸夏夜最熱企劃,也分享松山文創園區座落於臺北市中心文化廊道與消費聚落匯聚地的核心,是串聯東區商圈與信義商圈共融發展的重要關鍵聚點,「松菸炒臺北」不僅率先響應「潮臺北」,更巧妙翻玩字義,充分展現其集結豐富的潮流元素,翻炒出創新與活力的能量,非常推薦市民與旅客前來探索、享受夏夜魅力! 松山文創園區趙釧玲總監也於會上提及,自2022年啟動夜間試營運以來,《夏日松一下》活動已邁入第四年,期間臺北大巨蛋、遠東Garden City、誠品松菸24小時書店陸續點亮臺北文化體育園區,成功帶動夜間人流成長1.5倍,期盼今年能再度炒熱大松菸基地的夜晚、打造臺北東區及信義區的夜間新文化生活體驗場域! ▲ 位在鍋爐房古蹟的豆留文青將帶來難忘的盛夏J-POP之夜,能欣賞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的DJ團隊現場演出 炒運動—從潮流進入心流!巴洛克花園做瑜珈 緩慢打開筋骨與夏夜序幕 松菸炒臺北「炒運動」系列推出戶外瑜伽、舞動派對等體驗課程,邀請民眾在星空下揮汗放鬆,解鎖夜間新體驗!首週由「MATA軟木瑜珈」在巴洛克花園帶來結合啤酒、皮拉提斯、特製飲品的主題課程,透過天然軟木道具營造沉浸感,帶領民眾如同花園中的樹木枝椏般自由舒展。第二週則由「MACACA」推出結合手碟與頌缽音療的「療癒瑜珈流」,讓身體跟隨著樂音,在動...

▋2025 春季號 ▋海洋連載 ▋NO.31 酒杯裡的山景・海洋連載 ▋金鐘導演 李景白──拍沉船、找鯊魚,大海裡每一幕都是絕景

圖片
  文.林采昱  圖.《沈睡的水下巨人》(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31_P.27) 千變萬化的海裡,親身捕捉高難度畫面、紀錄絕景,在百家爭鳴的影視圈,勇於開創多元的水下節目、突破想像,這位號稱臺灣最「水」的導演李景白,他的故事如同海流,不走直線,卻義無反顧。 身為一個本性愛水的人,李景白在一次前往大堡礁的拍攝裡,感受到海洋的魅力,開始周遊海域下潛。然而,回到海島的家,他卻發現水下狀況與國外相去甚遠,「空虛寂寞覺得冷」是他對臺灣海洋的註解。 於是,他想要用他的方式為海洋說故事。不期待一支影片,就能造成翻天覆地的改變,但希望耗盡心力與氣瓶的水下紀錄,為陸上的人帶來難得的機會,再次看見大海。 ▲《沈睡的水下巨人》拍攝綠島綏陽艦。為了海洋生態復育,臺灣投放多種不同類型的人工魚礁,包含曾參與過戰爭的「綏陽艦」。 跨界再跨域,追尋心之所向 海是感性,拍海則需要理性。李景白本科是做生命科學研究,轉行進傳播業,是希望在人生有限的時間裡,創造最多樣的可能。對他而言,做研究和節目一樣,都是讓想像成真的過程,儘管成果不同,卻都是在用相同的邏輯去探索未知。 「像做研究的時候,你不會想重複別人的實驗,這樣的概念埋在心裡,讓我想要去做一些沒有人做過的事情。」李景白懷著科學派的務實,加上一點藝術家性格,造就出獨樹一幟的影像敘事風格,一再挑戰陌生領域。 從過去製作《美鳳有約》、《瘋臺灣》等節目累積經驗,李景白心中仍一直掛念著想拍的海,終於在二〇一六年開始,推出屬於自己的節目《水下三十米》 — 臺灣首創的潛水行腳節目、《決戰水下伸展台》 — 全球唯一水下實境節目,以及從電視升級至電影規格的《沈睡的水下巨人》 — 臺灣首部生態沉船主題紀錄片,接連受金鐘獎肯定,更逐步潛入越來越深的水域。 ▲綏陽艦是拍攝計畫裡的第一艘沉船,比起其他沉船,綏陽艦的拍攝過程相對順利,但仍是連續下潛兩週才完成的作品,李景白分享:「連當地的導潛都說,我們那兩週的下水次數,遠遠超過他一年會下綏陽艦的次數。」 遊走兩世界,水攝幕後甘與苦 而海下的變幻莫測,增加拍攝的驚喜度與困難度,讓每一次留下的畫面都獨一無二,更顯珍貴。然而,成就大景的背後,是各種不能馬虎的小細節。身為導演兼攝影師的李景白,需要扛著滿身器材且一心多用,燈光自己打、腳架即身體、軌道即蛙腳,要顧及畫面穩定,又要留意自身與團隊的狀況,隨下潛越深,氣...

▋2025 夏季號 ▋No.32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7/28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圖片
▲本季訪者.剪紙藝術家  楊士毅 🎙🏍 🥾 本期主題預告 S/S/ Issue 🧏🏻‍♀️ 🎼 🧏🏼‍♂️請持續關注臉書 欲聆聽 #Podcast,請至「 日日Gooddaytalk 」,想閱覽採訪精彩照片鎖定 #IG 動態(@edisgd.mag)  👉🏻 各方通路詳見底下連結 ☀️連結大總匯請見→ https://linktr.ee/edisgd.mag . ☀️支持日日好日→  https://ppt.cc/fuTSIx ☀️好日追蹤 FB→  https://www.facebook.com/edisgd.mag ☀️更多好日追蹤 IG→ https://reurl.cc/py48Xd ☀️日日說給你聽  https://reurl.cc/9rL4Yj . 📚日日電子雜誌 線上讀 📚 ▸Hyread Ebook 凌網電子書平台: https://shorturl.at/uWhs2 ▸遠流 台灣雲端書庫: https://shorturl.at/jYAfm ▸readmoo讀墨電子書: https://shorturl.at/rWvLB 🔖年度電子書新夥伴🔖琅琅書店: https://shorturl.at/jYAfm   🔖年度電子書新夥伴🔖 BOOK WALKER 台灣漫讀: https://shorturl.at/GXsUY ▸讀冊生活: https://bit.ly/3T8Qe0u ▸KOBO樂天: https://shorturl.at/zo4NC ▸Books on Google Play : https://tinyurl.com/ytg4w3yb                                       ▸Books on Apple Books : https://tinyurl.com/yu7d5b5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