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2的文章

收容「黑戶寶寶」三十載 影像續寫「怪咖」伴護700位移工之子的女俠人生

圖片
金馬導演楊力州監製的「怪咖系列」紀錄片,攜手新世代導演蔡佳璇,透過影像探討動保、同婚、移工、教育等不同議題,其中由《游移之身》蔡佳璇執導的《有時Mama,有時Mimi》(英文片名:Mimi’s Utopia),聚焦庇護機構「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姐」楊婕妤的故事。內容描述1986年,楊婕妤創辦關愛之家30多年來服務了超過700位移工的孩子,收容過無數非法移工之子、愛滋病感染者。 🦾預告片連結請見文末 ! 大家都叫「楊姐」咪咪,就是媽媽的意思。在咪咪的角色裡,永遠有很多事要做,深夜接送產婦、照顧孩子、縫製義賣品、與外界單位溝通應對,甚至徒手接生嬰兒,都是她的日常。 談到拍攝《有時Mama,有時Mimi》的動機,導演蔡佳璇透露,自己在學生時代就曾以關愛之家為主題拍課堂作業,在加入「怪咖系列」的導演群後,她再度對關愛之家產生興趣。 「我覺得楊姐有『怪咖』的特質,她奉獻數十年的人生,為愛滋患者、無國籍寶寶等邊緣群體撐起生存的空間,走在法律邊緣也不畏懼退縮。」蔡佳璇說:「我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念,讓她三十五年來支撐起幾百人的大家庭?」 為了更貼近移工媽媽,蔡佳璇在拍攝期間開始學習印尼文,現在已經能夠用一些基礎的單詞或句子與印尼媽媽們交流,另外,她也試著在片中放進印尼元素,例如配樂方面結合了印尼傳統音樂「甘美朗」。 蔡佳璇表示:「因為甘美朗中的鋼片琴類、木琴類元素,與嬰幼兒音樂中經常出現的樂音有相近之處,或許能夠融合產生新火花。」她又說:「這部片有一層意義在於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人們,不直接摒棄異文化的特色,而是試圖尋找共存的方式。」 談到希望這部片能帶觀眾什麼,蔡佳璇表示,主流社會長期以來,都將移工當作工具,忽略他們的人性需要,使得移工懷孕被視為一種錯誤,他們生下的孩子因此成了沒有身份的「無國籍寶寶」。蔡佳璇坦言,這是長久以來的問題,這部短片無法處理這種結構性的議題。 「我想提供另一種角度,邀請觀眾來認識楊姐的理念,參與她日常服務所經歷的狀況,」蔡佳璇希望透過影片,讓觀眾貼近移工父母與寶寶生命中重要或微小的時刻,理解身而為人都有愛與歸屬的需求。 照片與資料來源_ 車庫娛樂 / 註1.《有時Mama,有時Mimi》由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支持拍攝,車庫娛樂發行 🦾 支持關愛之家 x  《有時Mama,有時Mimi》 🦾 註2. 《有時Mama,有時Mi...

在移動不自由的時代神遊於《飛行的奧義》/ 機師自剖高空中的孤獨感 「高處的吸引力能把我們拉向更高的地方」

圖片
經常飛行的旅客,在旅程開始的最初幾小時或幾天對時差或許不陌生,或經歷過深夜被電話鬧鈴喚醒,以免錯過原本可能遺忘的旅行。飛行員也常在睡眠循環的特殊時間點醒來,而休息艙缺乏特色又一片漆黑,或許恰好成為想像力馳騁的乾淨石板。總之,現在的我覺得開始工作就像做夢——身處空中才會想起的夢。  黑暗中,輕柔鈴聲在七四七的機師休息艙響起,宣告我的休息時間結束。我摸索電燈開關,打開淡黃色的燈光,換上制服,這套制服掛在塑膠掛鉤上大約兩千英里了。我打開從休息艙通往駕駛艙的門。雖明知會看見明亮的光線,但那一刻我仍會愣一下,畢竟光線隨著季節、路線、時間和地方而不同。休息艙後的駕駛艙盈滿不知從哪個方向來的日光,那光線十分純粹,擋都擋不住,和我幾個小時前身處的黑暗環境或昏暗休息艙大相徑庭,彷彿是種新感官知覺。  我望向駕駛艙窗戶,讓眼睛適應。這一刻,地球最主要的特徵是光,而不是光照亮的東西。光照亮日本海,接近這島國之際,海洋彼端逐漸浮現白雪皚皚的山頂。海如同其所映照的天空一樣,藍得無懈可擊。我們慢慢往湛藍星球的表面下降,彷彿所有的藍色都是從這片藍所鑄造或稀釋而成。  圖片來源_unsplash/ alevision.co 我進入駕駛艙,坐到右邊座位,短暫憶起二十年前來日本旅行的少年時光。那時,我造訪過這班機昨天才離開的城市,雖然「昨天」這個詞似乎不太適合來說明昨夜之前的時間,因為飛機高度與快速往東,昨夜結束得太快。  我也想起,我在某城市度過平凡的早晨,下午來到機場。現在那一天成為過往,而那座城市 ——倫敦——已於地球弧線的另一端。  我繫上安全帶,想起昨天發動引擎的情景。空調系統運作時,駕駛艙忽然陷入幸運的寂靜; 光靠著空氣,就能讓巨大的高科技風扇葉片轉呀轉,轉速越來越快,之後燃料和火加入行列 ,引擎紛紛低聲轟隆甦醒,順利發出平穩的吼聲——這情景象徵的,正是我們這個年代最能掌握純粹物理力量的方式。  從法律觀點來看,一趟旅程的起始點是「航空器以飛行為目的,開始運用本身動力移動」。我記得前方的飛機以此目的移動,在我眼前爬升,進入倫敦雨幕之中。前方飛機開始滑行定位時,引擎掀起波狀氣流,在溼漉漉的跑道上清晰可見,好像記錄狂風掃過池塘的快轉畫面。當「起飛推力」固定,引擎會把水推上,產生巨大的灰黑圓錐,剛形成的雲霧朝上往天空噴射。  我...

澳洲開設海下博物館 「MOUA」 悠游潛水間,辨識海洋隱藏的珊瑚白化危機

圖片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吸引許多浮潛愛好者慕名前往,但你知道如此美麗而寶貴的大自然,正在一點一滴地消失嗎? 大堡礁正面臨史上最嚴重的珊瑚白化現象。(圖片來源/擷取自澳洲科學院) ▎大堡礁面臨嚴重珊瑚白化 開設海下博物館加強保育 據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去年四月份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由於天氣炎熱,海水溫度過高,近期大堡礁北部1000公里內約有95%的珊瑚出現白化現象,導致其數量逐漸萎縮。 這是大堡礁近五年來第三次出現此現象,且為史上規模最大的白化,生態鏈跟著受到影響,許多依附珊瑚而生的生物失去棲息地,導致生態系統失衡,恐面臨巨大的海洋生態浩劫,且一去不復返。 為了保育珊瑚礁,提醒人們重視這項議題,澳洲在昆州湯斯維爾開設了南半球首間水下博物館「MOUA(Museum of Underwater Art)」,希望透過結合藝術的方式,保護及修復珊瑚礁,並賦予教育作用。 ▎兩個展區開放中 海上海下都有得看 MOUA共有四個展區,其中兩處已正式開放。昆士蘭政府與擅長水下雕塑的英國藝術家泰勒(Jason deCaires Taylor)合作,分別在海面及海下打造不同的藝術作品。 海面之作為4公尺高的紀念碑「Ocean Siren」,雕塑一位年輕的澳洲原住民女孩Takoda Johns,姿態就如自由神像,特別的是,她的身體會依照溫度轉換顏色。  這座雕像使用不銹鋼焊接板及半透明丙烯酸樹脂製作而成,並加上202顆LED燈泡,隨著水溫高低不同,燈泡也會跟著變色,從深藍、淺藍到黃色及橘色,彷彿在海面上提醒著人們,重視「氣溫異常」這個現象。 海上雕像顏色會隨著水溫變化而改變。(圖片來源/Jason Decaires Taylor Facebook) 海下的展覽則是「Coral Greenhouse」,共有20個雕像,在海底18公尺深的地方展出,提供人們潛水時欣賞。 泰勒將其打造成溫室的房屋形狀,裡面的雕像部分是海洋相關工作人士,如顯微鏡研究人員及海床清理人員等等,其餘則是小孩,象徵他將希望寄託在年輕新世代身上。 這些雕像的材質為中性酸鹼度的混凝土,有助於促進珊瑚生長,並被穩健的固定沙質底部,繫上繩子以防止暴風雨。泰勒期待這座溫室未來會被海洋生物塑造成不同樣貌,隨著珊瑚慢慢在上方繁殖,這些雕像將與大自然合而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