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8的文章

日日好日/賴以維生的水上命脈(高雄旗津渡輪)

圖片
圖 JJ 文 KAI 堆疊在港口的貨櫃繁不勝數,每天的高雄各式船隻停靠,海上的交通好不熱鬧,台灣四面環海,人們對海卻是陌生的,似乎最近也是最遠的距離。為了接近海洋許多人會刻意安排假期前往海島國家,然而對於生長在港都的高雄人,成了最令人稱羨的居住環境。 旗津是高雄所有行政區中唯一的沙洲離島,與台北淡水同樣發展出獨特的「渡輪文化」,源自於交通不便所衍生的生活方式,高雄旗津渡輪以前名為「公共車船管理處」,在還沒開發旗津過港隧道前,完全沒有聯外道路,這的居民賴以維生的交通工具僅有旗津渡輪,維繫著日常通勤。從早期舢舨船、木造渡輪,現在為鐵殼渡輪,甚至到近期的電動渡輪,都是生活在這兒的居民共有體驗。 在這兒沒有大醫院,急診時就會靠這艘船病患運送,當地人為了前往前鎮加工區工作,每天在渡輪中來回,多了份顛沛流離的感覺。上層可觀看風景,下層人車並列成了奇特景象,即便有了旗津過港隧道,渡輪仍是無可取代的重要航線,就拿時間來說,渡輪進到市區約莫十分鐘時間,開車進到市區卻要三十五分鐘左右,甚至會有交通堵塞等問題,搭船成了最省時的選擇。 旗津渡輪目前為全台灣班次最多的交通運輸工具,最密集班次是在鼓山跟旗津的交通渡輪,大約五至七分鐘就有一班,全天從早上凌晨五點到晚上凌晨兩點,一天營業22小時,大約有400班班次,它成了全台灣大眾交通工具中營業最長的單位。安全維護成了每日課題,正因為使用頻繁率極高,特別需要定期檢驗,機艙溫度大約50至60度,機器轟隆隆的聲音相當刺耳,是份相當辛勞的工作。每班船船員配置最少五個成員,分別是船長、輪機長、機匠、及兩位水手,每100噸的船舶要配置五位船員才是最符合規定的做法。。檢查時特別注意機器的油跟水,不能讓它溫度過高,溫度過高會造成機器縮缸無法航行。夜晚的港都很美,許多人搭乘就為了一睹夜間的美景,能夠安然度過這晚全依靠著船長多年的航行經驗,只為了讓前往的旅客能留下深刻畫面。 無法想像旗津沒有這班渡輪的存在,放眼全世界海港國家,初起港口設備的存在是為了因應交通便利,後期發展成觀光航線,一下子周邊開發了許多商圈,這兒的居民也大多是從事服務業,其中棧貳庫與旗津航線成了近期的熱門航線,渡輪為了體恤商家營業也延遲了經營時段。旅行有很多種方法,你可以選擇鐵道之旅你也可以選擇騎車環島,但在高雄你絕對不能錯過搭渡輪旅行的經驗,這...

日日好日/靜不下來時就看海(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圖片
圖 JJ 文 KAI 每天睜開眼睛,湛藍海洋就在眼前,這份工作結合了最美的景色與生物,一座城市文化與生態教育的存在很重要,這裡沒有表演訓練,注重生命教育,我們的童年都曾在這度過。國立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曾在2015年獲得Trip Advisor網站投票,全球網友票選為亞洲第四名的海洋館,台灣的生態資源成了地方的軟實力。來這為了一睹白鯨、巨藻、企鵝及夜宿海洋生物館,成了參訪小指標。白鯨生命長達四、五十年,再度造訪時已是成人,而牠停留在記憶裡般的迷人、討喜,好像初次造訪般永不褪色。 海洋金絲雀 白鯨屬哺乳類動物,在海洋世界有金絲雀之稱,年輕時渾身呈灰色,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轉淡,他們跟人類一樣有著不同個性,有些白鯨比較穩重、有些比較活潑,甚至會不願意配合檢查,腦袋有時轉得比人還快,每天都給予保育員不同的挑戰,成了飼養樂趣。牠們聲線模仿能力相當精細,像是閘門升降時會有聲音發出,白鯨會去模仿牠所聽到的聲音,閘門明明沒開卻有開關音?最後才發現是牠們所模仿的聲音錯覺,聽完這些調皮事蹟,對牠們無害的外表有所改觀,原來是這麼逗趣的生物。 專情的快樂腳 一位保育員養成除了經年累月與海洋生物朝夕相處,還要有過人的觀察力與知識,他們就像動物代言人般的存在,其中不乏屏東當地的居民,他們有著更深的情感,面臨這些年屏東的變化,這天有幸能進入企鵝館,跟著飼養員進入生活區。館內目前養育了四種企鵝,有巴布亞企鵝、頰帶企鵝、阿德利企鵝跟馬卡羅尼企鵝,企鵝生活習性為一夫一妻制,繁殖期時只要配對成功,基本上不會再換伴侶,可以說是動物界專情的代表。現在企鵝野外棲息地銳減,全球數量迅速減少,環境的保護刻不容緩,以後人們是否只能在書本上才能看見企鵝,成了「曾經存在」的生物教材,這些都是我們所不樂見的。 海生館的小秘密 海生館建築設計跟與海融為一體,屋頂部分運用藍色,不同顏色漸層的藍色磁磚,搭配做出海浪造型,許多人開車在轉進海生館前,會以為直接看到海洋,其實是看到屋頂,這個小巧思讓人產生了視覺錯視充滿驚喜。令人無法忘懷的巨藻展示缸,成了這幾年最火紅拍照景點,在巨大的海藻下,人類顯得相當渺小,使照片充滿張力。當時建造巨藻展示缸難度最高部分是克服水壓,避免產生龜裂。在完全建好之前,要將壓克力吊掛進來在現場做膠合,接縫要做到完全感受不出來為止,讓人不會覺得是由六塊壓克...

日日好日/擱淺鯨豚

圖片
圖 ULA  文 昱萱 身長數尺的大鯨魚擱淺在沙灘上,緊閉的雙眼、氣孔意味生命的流逝,鯨豚擱淺多數被發現時已經死亡,少數則屬於活體擱淺呈現奄奄一息的狀態,世界各地鯨魚擱淺頻傳,有時甚至是大規模的集體擱淺,看著令人怵目驚心,以往認為擱淺屬於鯨豚正常的生老病死,但近年卻有了不一樣的發現:部分擱淺與人類行為息息相關。以台灣來說,周遭海域鯨豚種類多達30種,占世界種類的3分之1,可謂相當多元。根據統計,台灣附近海域去年擱淺數量高達91起,明顯超過往年平均50~60起,其中70%的鯨豚甚至罹患慢性心臟病,推估是受到海中天敵及人為干擾而過度驚嚇所致,鯨豚本應自在地徜徉於大海中,過得卻是膽戰心驚。 今年3月小抹香鯨科「關關」在金山海灘擱淺被發現,以體型來說,關關重達300公斤,得動員大批志工才能順利將它送往鄰近的關渡國小復健池內。親眼見到長達3尺的鯨魚在眼前,孩子們難掩興奮,睜著大大的眼睛,一秒都捨不得將視線移開,關關經歷了一連串血液、聽力檢查、超音波內臟檢查,在獸醫、志工們徹夜輪番的照料下,順利在池中恢復平衡呼吸、送返大海。「但關關是非常幸運的例子,大部分擱淺的鯨豚能重返大海的機率微乎其微。」中華鯨豚協會理事「余欣怡」一語道破擱淺鯨豚的命運,與關渡國小合作救援活動之餘,也考量配合生命教育課程,因為對孩子們來說,不管鯨魚的治療結果為何,都是一場最真實、震撼的生命教育。 生在陸地的我們,或許會覺得鯨豚擱淺現象相當遙遠,其實不然,許多人熱愛到花蓮參加賞鯨活動,若船隻不遵守規範,將船身靠近鯨豚供遊客近距離拍照,鯨豚便會感到畏懼,身心承受巨大壓力, 此外,駐立在海中的「離岸風機」原是為了再生能源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立意雖良好,但極有可能阻礙了生物的棲息空間,由於鯨豚的聽力甚為敏感,離岸風機建造時打樁產生的巨大噪音也會干擾鯨豚聽力,可能造成重聽的損傷。中華鯨豚協會盼設立「鯨豚觀察員制度」,透過專業人員監看海面,若發現鯨豚進入警戒區則立即停止風機作業,並尋求第三方公證單位進行水下噪音監測,以減緩海洋噪音汙染對鯨豚的影響。 如何打破海洋與陸地間的隔閡,讓議題得以浮出水面?鯨豚協會近來透過舉辦教育推廣,並考慮以各種社群傳播的方式播送鯨豚救援行動的影像,試圖讓大眾更能感同身受。為了把握鯨豚擱淺的黃金救援時間,協會與林務局攜手合作推出「鯨豚擱淺APP」,讓民眾...

日日好日/鄭問千年一問幕後花絮

圖片
圖 JJ 文 昱萱 「千年一問-2018鄭問故宮大展」於9月中落幕,締造了超過10萬人觀展的耀眼成績,生前長年在海外發展的鄭問,曾感嘆自己像「失根的蘭花」,如今鄭問一生的心血回到故宮,這株在外流浪的蘭花,終於紮紮實實的盛開在家鄉。我們特別採訪了鄭問弟子,同時也是策展人鍾孟舜、及鄭問兒子鄭植羽,卸下「大師」身分給人的距離感,一窺你所不知道的鄭問。 細看鄭問的畫作,構圖、色彩皆具有高度的擬真能力,他以低視角繪出馬匹跳躍的律動感,呈現戰鬥之激烈;用俐落線條營造出高速,彷若能感受到一片刀光劍影就佇立於眼前,他對空間的極致敏銳源自於主學-雕塑,擔任漫畫家前,鄭問曾開設室內設計工作室,永和區公所外的蔣公銅像就出自鄭問之手,即使後來改行畫漫畫,但設計人物前,鄭問總會捲起袖子來捏塑,幫助他繪出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 鄭問以水墨技法繪漫畫廣為人知,此外他也熱愛運用塑膠袋、打火機等媒材創作,儘管研究出許多新技法,但也經常一夜就歸零,鍾孟舜說:「鄭問每次將一種手法發展成熟後,就馬上不要了,立刻嘗試下一種。」不戀棧的作風讓鄭問許多名作僅留下單冊,鍾孟舜小小抱怨:「這也是他一個缺點啦!你想想看,如果海賊王只有一本你會怎樣?」儘管嘴上叨念,語氣裡卻是對恩師的滿滿驕傲。 在鄭植羽眼裡,鄭問鮮少用言語表達對家人的愛,但在畫作中屢屢能找出蛛絲馬跡,《東周英雄傳》裡的始皇童年原型就取材自兒時的鄭植羽,不管是肢體亦或神情都相當細緻,透露出鄭問在含蓄外在中隱藏的情感,當鄭植羽站在鄭問照片前,不禁讓人驚嘆父子倆面貌幾乎如出一轍。 鄭問提攜過許多後進新秀,二十多年前就給予助理一個月四萬元的薪水,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相當大方,鄭植羽回憶,鄭問曾為了訓練徒弟的模擬能力,自己畫完三分之二的圖稿,留重要的三分之一處讓徒弟接續完成。不同於以往的內斂,徒弟表現好時,鄭問慣以誇飾法讚美,鍾孟舜說:「有一天他走到我身後,拍拍我的肩膀就說:『舜子阿!你終於打通任督二脈啦!』」難得的浮誇令鍾孟舜想起都會心一笑。筆下揮毫出眾多豪士俠客,鄭問自己也有股俠義情操,當年漫畫家徐娟因罹患血癌需要籌措治療費,他知道了之後便每天去漫博會擺攤,即使當時他已是在日本連載過的知名漫畫家,仍親自坐在那顧攤,最後還自掏腰包補足金額,有位資深漫畫迷的手上,就還保存著當年鄭問開的50元收據呢! 鄭問在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