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2的文章

在地好日/ 一群人,為故鄉服務就是英雄!由「社區營造獎」得主看出由下而上 協力共好的島嶼之力

圖片
       圖說_青年行動獎個人組:大崎村落創藝基地執行長林建叡 近三十年前,台灣社會因應民主化浪潮,同時也是認識故鄉、親近土地的價值呼籲,在 1994 年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 圖說_社造貢獻獎團體組:新港文教基金會 這項社會改造工程,促使台灣各鄉鎮社區,從自我認識的階段,逐漸發展茁壯,各自長成了不同面貌個性的主體。 圖說_社造創新獎個人組:螢火蟲書屋創辦人葉家豪   近日,文化部公布第一屆「社區營造獎」(得獎名單請見文末)。其中獲得「社造貢獻獎團體組」之一的的新港文教基金會,長年深耕新港,關注傳統農業到食農教育,也挑戰實體閱讀到數位內容的轉型,無畏時代給予的挑戰,奮力不懈的集結眾人之力,轉動美麗的故鄉。                                  圖說_青年行動獎團體組:逆風劇團 「社造能在新港從無到有、開花結果,正是因為相信由下而上的協力共好, 透過眾人集結力量,可以讓個人得不到的理想,藉由社區參與、團隊合作,讓理想得以實現。」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政鴻如是說。   《日日好日》第 21 期專訪林事務所( HAYASHI )執行長林承毅,長期推動地方創生議題的他表示, 除了居民的熱情參與,有時候也會有「關係人口」的加入: 「他們不一定出生於斯,卻因循對地方的依戀,讓出假日時間探訪互動, 即使身在遠方遙望也以口碑擴散,或行以對在地特產的支持,與地方產生不同程度的連結。」 >> 詳請見日日好日no.21 經典好文〈 依戀照見地方復育 路上觀察家的未來設計思維考 ——特色專訪 地域活化傳教士林承毅〉)  圖說_社造貢獻獎個人組:吾鄉工作坊執行長「盧思岳」 無論「關係人口」,還是回饋故鄉的有志之士,從第一屆「社區營造獎」獲獎名單中, 都能夠看出一個人或一群人,對家鄉土地的愛惜、對當代社會議題的積極回應。 如同新港文教基金會的臉書表示:「在沒有英雄的時代,看見新港的集體英雄。」 似也是最好的明證:一群人,為故鄉服務,就是英雄。               圖說_青年行動獎個人組:掀

駐站書評 / 昨日的打雜洗碗工,如何走成今日的米其林摘星大廚?從《尋根:國際名廚Nobu的真味信念》一探廚神的修羅之路

圖片
每當米其林公布該年的入選名單,總讓摘星料理再次躍為眾人的話題,除了關注哪些上榜、哪些掉星,這一屆出爐的名單中,台南沒有任何一間餐廳摘星,也讓許多人大感不解──究竟,fine dining真的是好吃的唯一代表嗎?與華美精緻畫上等號的fine dinning又意味著什麼呢? 在這之前,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將目光從餐盤中移轉至料理的創作者身上,受評比的只是結果,而這些作品背後想傳遞的精神與風味堆疊結合的發想,都源自主廚們各自不同的人生經歷。 ★Orchid Restaurant 蘭餐廳主廚,李信男(Nobu)的尋根信念 《尋根:國際名廚Nobu的真味信念》記載了李信男(Nobu)主廚迄今的旅程,由李昂、韓良憶及初聲怡老師共同執筆,是文化圈與美食圈的首本跨界合作,足見Nobu主廚的好人緣與料理魅力。全書穿插了全彩的料理照片,令讀者得以用視覺感受料理之美。 非科班出生的李信男沒有上過一天的廚藝學校,直至執掌的餐廳取得紐西蘭餐飲最高榮譽的「三項高帽」,之後回台,他如何踏上廚師這條路?幾經跌撞仍不減對fine dinning的執著與熱情;或許讀者期待看見一本充滿突破的勵志故事,但書中讀見更多的是堅持,歷程中的漂泊與不穩、流盪與不公平,最終化為多元碰撞的養份,在蘭餐廳開出一朵獨一無二的花朵。 ▲干貝慕斯|旨味清湯,Nobu主廚表示,這是最能代表他「乾淨、簡單、專注」哲學的一道料理,既是蘭餐廳的招牌之一,也是本書的封面。「如果可以,我想做到全台北市的人都吃膩這道菜為止。」他開玩笑地說。 ★旅程,從一盤三明治開始 Nobu主廚是台日混血,於日本度過童年後返台就讀小學,在新加坡與紐西蘭度過反抗的青春期。而後家道中落,為了生存,他在紐西蘭從洗盤子開始進入廚房,一開始只是為了養活自己。人生端出的第一道菜是一盤普通的三明治,卻因未詳細檢查被狠狠退回,這場震撼教育也讓他自此立定決心,每一道菜都要做到最好。 因家人生病返台,展開新的歷練,當時年輕又充滿想法的Nobu主廚帶著銳角,自然不是乖巧討喜的員工,然而他很清楚自己的學習目標,勇於探詢爭取各種機會。接下來,日本、巴黎、再次返台、前往澳洲、紐西蘭,最後2019年秋季再度回台執掌蘭餐廳。 ▲飛魚清湯|運用日式柴魚高湯的作法,將柴魚替換成蘭嶼的飛魚乾,如同他的台日混血背景,象徵一切的原點。聞起來鮮香撲鼻,打開後續的味蕾。 ★只有料理,絕不讓步 各地

在地好日/大煙中回望中心新村 「心村‧溫泉癒」展以北投溫泉地、舊軍醫院變遷線索

圖片
       在去年春天,中心新村持續著老屋修繕工程,《日日好日》(2022年第21期春夏號)邀請當時眷家子弟趙懿與李曉軒,兩人帶著工地帽,招呼日日編輯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故居。        舊地重遊,兩位大哥難掩興奮之情,信手指認哪家屋頂塌落了,以言語重繪屋舍結構,一屋木造房舍,田字分作四戶:「誰家罵孩子打孩子清清楚楚,甚至拉了門就喊吃飯。」昔時的喧騰,彷彿穿越時空,在紅磚牆、水泥地、兩造矮房的小徑兀自迴盪。       「從小操場、公共廁所到公共浴室前的石階,孩子的遊戲場恍若大人生活場域裡一塊飛地,有時在大人的監視下學會聲東擊西。晚餐後,拎著臉盆到澡堂,一待兩個小時,蹲在石階玩彈珠、紙牌,李大哥模擬各家父母叫罵聲,『洗了澡沒有,還沒有,還在這幹什麼!打牛了,放牛去了!』孩子返家的身影閃躲在藤條抽打的範圍之間,這般景況在暑假格外容易上演。」 ——〈中心新村眷二代 趙懿、李曉軒—— 北投記憶恆溫 把各自的鄉愁揉成同一種眷村情懷 〉          如今,座落於北投中心新村的整治修繕已陸續竣工,作為臺灣唯一擁有公共溫泉眷村,中心新村已是台北八大「無圍牆博物館」之一——不存在圍牆,也就能打破藩籬,關於溫泉與地方的文化知識,透過雙腳實地走訪,以五感六覺實際體驗溫泉地的歷史知識與氣息。         目前中心新村內的三棟「婦聯會捐建眷舍」已修復完工,現正展出「心村‧溫泉癒」,展覽規畫四個主題「找尋台灣眷村的時代線索」、「溫泉鄉內的軍醫眷村」、「大遷徙時代的巷弄故事」、「村裡多重文化的宇宙」一窺歷史的光影裡,眷村與昔時北投溫泉地、日軍衛戍醫院/國軍北投醫院之間的連結。   ★ ★ ★   「 北投中心新村 」 作為合作夥伴,現在已經可以於中心新村索取《日日好日》當期限量雜誌!   ▎「心村‧溫泉癒」特展   展覽地點:北投中心新村(臺北市北投區新民路22巷9號) 展覽期間:2022.11.26 至 2023.9.3(每週二至週日10:00-18:00) 活動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BeitouHeartVillage

日日讀好書 / 作為編輯,總有數不清的麻煩事──就算你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從《辛波絲卡談寫作》,看編輯與讀者們的睿智交鋒

圖片
                                     ▲辛波絲卡。(來源:Culture Avenue) 1953至1981年,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以編輯身分任職於波蘭雜誌《文學生活》,期間曾與另一名同事負責「文學通訊」專欄,匿名回覆、評論投稿作品。刊登文壇新星之作的專欄吸引來自各地、懷抱夢想的文學愛好人士來函,雜誌編輯則以詼諧諷刺交織的機敏意見答覆。 多年後,這些點評終於集結出版,與所有仍在路上的寫作者交流其迷人的文學觀點。《辛波絲卡談寫作:致仍在路上的創作者們》這本書涵納對有志創作者的懇切忠告,也能看見詩人回應其寫作生涯的告白。 從事文字工作的讀者也許能在辛波絲卡促狹中帶點鼓勵的編輯心內話求得共鳴,她同理創作的辛勤,也不忘拿自身經歷敦促沮喪的後進夥伴:「我自己也是從拙劣的詩詞和故事開始的。」 從生活的如常中提取那份不尋常的詩意,那正是寫作者要做的事。辛波絲卡在書裡化身專屬編輯,替創作新手梳理寫作策略,給予忠實的建議與思想上的啟發。 「讓我們解下翅膀,嘗試徒步進行創作吧?」辛波絲卡這麼說。 ▲辛波絲卡。(來源:Culture Avenue) ▎作者簡介 維斯瓦娃‧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 1923年出生於波蘭,2012年離世。波蘭詩人、翻譯家,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曾於199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著作豐富,在台灣出版詩集包含《辛波絲卡》、《辛波絲卡‧最後》、《黑色的歌》等。 翻譯:粘肖晶 輔仁大學英語系畢,1992年隨波蘭籍夫婿至波蘭南部定居,在異鄉度過的歲月早超過在家鄉的日子。誤打誤撞進入翻譯界,有過各種新奇的體驗,在不接口譯工作後,生活就更順理成章地宅了。                                         ▲辛波絲卡。(wikipedia提供) ▎重點精選 ★致克拉科夫的觀察者 您指責我們扼殺年輕的文學人才,「這些脆弱的植物」──我們讀到──「應該細心呵護和照料,而非像你們那樣批評其軟弱和無力以結出成熟的果實」。我們不鼓吹以溫室栽培文學作物,植物必須在自然天候下成長,並適時地適應環境條件。有時植物自覺是棵橡樹,在我們看來,卻不過是普通的草,再細心的照料也無法使它變成橡樹。當然,有時我們的診斷可能出錯,然而我們並不阻止這些植物成長,也不會將其連根拔起,它們可以繼續

展覽好日 / 一塊「返嘉」,重回眷家老時光 嘉禾新村的空間記憶

圖片
                                                                   ▲嘉禾新村。(嘉禾新村提供) 1949年,國民政府於中國大陸的撤守來台後,外省族群及其眷屬為主,在官方明確授意與特別安置之下,或是水泥牆,或者竹籬笆,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特殊共同生活空間,這便是「眷村」。 不過,時間來到一九七○年代的尾聲,眷村的屋舍逐漸老化,眷家的子弟逐漸外移,大量老舊眷村拆遷,造成許多第二代的眷家子弟,心生無家可歸的焦慮──無論是記憶的,或是物理上的。 ★眷村記憶成為創作資產 因此,許多眷二代、三代的作家與創作者,開始戮力書寫,保留記憶,「眷村印象」更是曾經一度蔚為盛行於文學、影視與舞台劇。 先是文學,袁瓊瓊《今生緣》、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與蘇偉貞《離開同方》等作家,為眷村文學立下了難以超越的里程碑;而後是電影,《小畢的故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拍出眷村子弟的成長,以及與外邊世界的衝突與隔閡;電視劇《光陰的故事》,或是舞台劇《寶島一村》、《影劇六村》等,則深受觀眾的好評,一度帶起眷村懷舊風。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海報與劇照。(wikipedia提供) ★幾經波折,嘉禾新村重新開放 位於台北城南公館永春街,作為台北四大眷村之一的嘉禾新村,也是知名度較高的知名眷村。它是導演鈕承澤的成長之地,過去,亦有諸多影視作品於此地取景,五月天〈人生海海〉、蕭敬騰〈阿飛的小蝴蝶〉的MV,偶像劇《求婚事務所》、《惡作劇2吻》與《16個夏天》,皆於嘉禾新村取景。                                                                ▲ 五月天〈海海人生〉取景於嘉禾新村 嘉禾新村原址在日治時期原為砲兵聯隊營房基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進駐,並設有聯勤通信修理廠、陸軍供應司令部軍法組等,直到一九五○年代,國防部將日遺建物及原勤務廠房重新隔間,依眷戶軍階,給予不同大小的土地面積,由各眷戶自行建造,屬「公地自建」型態的眷村。                                            ▲嘉禾新村一景。(嘉禾新村提供) 不過,與許多眷村(或是台灣老舊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