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好日/十月新書,空靈絕美之作--《玻璃飯店》
圖說/ 《玻璃飯店》與作者筆下另兩部小說《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及《寧靜海的旅人》互有角色穿梭串場,有時是隱藏在背景中的彩蛋,有時是串起故事情節的扣環。 (圖片來源:臉譜出版) 十月首發,就先來推一本好書!艾蜜莉.孟德爾( Emily St. John Mandel )的《玻璃飯店》,會認識 Emily 是透過《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這部作品,當時的年紀,很常自我思辯「活著要幹嘛?」,《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末日後小說,為正在找尋答案的我,貢獻了一片拼圖。 圖說/Emily的小說多帶有詩意的未來科幻元素。 (圖片來源: JIAHAO PENG ) Emily 生於加拿大,曾於多倫多舞蹈劇團研習現代舞,現居紐約全職寫作。她的前三本小說《蒙特婁的最後一夜》、《歌手之槍》、《羅拉四重奏》由獨立出版社發行, 2014 年的《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成為她第一本跨出小眾領域的突破之作,《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馬汀也稱讚這部作品「今年讀過的其他小說都相形失色,寫得太美了……我會記得這個故事很久很久」。 圖說/《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玻璃飯店》與續作《寧靜海的旅人》均由HBO Max簽下影視改編版權,並曾入選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年度推薦書單。 (圖片來源: JIAHAO PENG )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從失去一切拉開序幕,末日 20 年後,一群倖存的人組成「行者交響樂團」,徒步行走於荒蕪的新世界,在僅剩的小聚落巡迴演出莎士比亞戲劇和音樂。在一無所有的世界光是生存還是不夠,守護平凡無奇的美好,是行者交響樂團對渺無人煙的大地給出的答案,即使莎士比亞對於新世界已不再重要,他們要做的事情還是一樣──巡迴、演出、再巡迴、再演出。 圖說/Emily在世界消失「之前」與「之後」穿梭遊走,以開場驟逝的演員為核心,各角色的際遇在意想不到之處驚奇交錯,勾勒出每一段人生平凡卻深刻的瞬間。 (圖片來源:寂寞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飯店》是 Emily 至今最「不科幻」的作品,時空背景集中於現代北美都會,貧富差距、金融騙局等主題。故事靈感取自馬多夫吸金詐欺案與 2008 年金融海嘯之後馬來西亞外海的幽靈貨船現象,「這本書不是關於任何現實中的個別人士,最勾起我興趣的是牽涉其中的員工,這些人每天早上出勤上班來推動一宗龐大的罪行,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呢?」 資料來源/ 臉譜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