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夏季號 ▋人物專訪 ▋NO.28 越界 · 入境.築巢 ▋ 藝術家/廚師 馬爹(I Made Sukariawan)-越海而來的Bali工藝,雕刻裡治木重生的漂流傳奇

圖說/ 藝術家/廚師 馬爹(I  Made  Sukariawan)

文.張乃予 圖.Sukariawan(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28  P.17)

根植峇里島的藝術旅程

當人們懷想峇里島(Bali Island),浮現眼前的是渡假村窗外的無敵海景、濃厚的文化氣息,以及藝術與手工藝天堂的聯想,結束旅程帶回家中的工藝紀念品彷彿讓人隨時再次展開Vacation Mode一般。而對於來自峇里島的馬爹(I Made Sukariawan)來說,峇里島不僅是他的家鄉,更是藝術旅程的起點。馬爹有如上述大眾對峇里島想像元素的集合體,8歲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木雕,長大後在渡假村工作18年,這段黃金歲月,影響馬爹的一生。除了帶他到世界各地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和語言,更讓他認識在同一個渡假村工作的臺灣太太玲芳,最後一起落腳臺灣生根在地,轉折之遇如同漂流木,隨著緣份和命運安排,重新探索心中深埋許久的藝術家夢想。

在峇里島,人名不單是一枚標誌,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涵和個人歷史。馬爹(I Made Sukariawan)名字中的「Made」,原以為是和英文製造同樣的發音、意涵,一問之下才知這攸關到家中長幼的順序,峇里島的取名以四組為一循環,依序為「Wayan」、「Made」、「Nyoman」和「Ketut」。另外,名字中「I」代表男生,女生則是以「NI」做區分,家中剛好有四個小孩的馬爹排行第二,Sukariawan非家族姓氏,意含家人希望他享受快樂,整場訪談,馬爹也完美呈現出父輩對名字的期待,帶給人歡快而享受的對話氛圍。
圖說/馬爹(中)和峇里島家人弟弟(左)、父親(右)穿著在地服飾合影。


篇章新啟 遨遊後降落臺灣

回望馬爹訪談,數次脫口說出台語的「不簡單」。馬爹的旅程確實沒那麼容易。2011年,他和太太做出回臺定居的重大決定,在此之前一同在馬來西亞、泰國普吉島和日本石垣島工作蓄積跨國的生活經驗,也曾面臨2004年南亞大海嘯的世紀災難。這些經歷拓寬了視野和想法,也帶動他反思內心真正熱愛和應該把握的是什麼,成為之後藝術創作的養份。

此時,太太玲芳恰好在臺北有新的工作機會,離鄉背井多年也想家了,共同回臺的馬爹最初不只不會說中文,也沒有臺灣的技能證照,最後靠著夜裡玲芳陪著反覆溫習烘焙師證照的考古題,白日勤補語言課程,才讓臺灣的生活和工作穩定下來,這一切說定居寶島是選擇,卻也得機遇和妻子的相偕促成,才有了馬爹在臺新居和重啟創作的契機。
圖說/馬爹(右)和臺灣太太玲芳(左)的甜蜜合影。


重燃創作熱忱 全來自岳母一席話

出自對寺廟工藝的喜愛,回臺是日,馬爹隨同前往指南宮參拜,過程接到丈母娘拋來可否雕出龍頭的詢問。隨心之問,卻如催旺挑戰的薪火,埋首完成岳母的超級任務時,馬爹也一道發現自己對於木雕的熱愛終究隱藏在內心深處。

當時,已在臺北擔任主廚的他,開始在工作之餘進行創作,太太玲芳也在網路上蒐整馬爹的創作故事,著手申請全臺的展出機會,而後,陸續有了馬爹在鹿港和苗栗等地的展覽。觀察這些地方著名的木雕工藝,馬爹說起臺灣與峇里島的相似之處,舉凡12生肖和廟宇木雕的裝飾文化,都能看出臺灣匠人風格細膩的技法,相比之下,峇里島木雕師的手藝更顯粗曠奔放,展出同時伴隨職人間志趣相合的打氣學習,更讓馬爹夫婦珍惜每一次對外以藝交流的機會,此時馬爹心頭的創作之火,也越發燃燒的壯盛熱烈。

另一頭,獲得創作材料的同時,也讓馬爹深刻感受到臺灣人的熱情,臺北福和橋下的跳蚤市場正是城裡他最喜歡的地方,買著、聊著,來客與頭家逐漸成為好友,很多店家現在一看到他就知道馬爹要來找材料了。除此之外,住家附近的漁港更有人特地將海上漂流木載回岸邊給他,熱情果然會傳染,這回換I Made Sukariawan感受臺灣人引以為傲的人情暖意。
圖說/馬爹受到岳母詢問可否雕出寺廟龍頭後的精細成品。


在臺生活與木雕創作的改變和觀察

在臺生活超過十年,馬爹見證自己和島嶼的變化,有件重要作品,雕刻人戴著帽子,以雞為坐騎向前衝刺的形貌,意喻創作路上保持初衷、遇見彎路也無所畏懼的勇氣,作品最後和太太討論出諧音《奇蹟》的名稱,讓人深切感受馬爹在臺適應後的心路轉折,開啟了別於以往的創作風格。
圖說/馬爹創作轉型重要之《奇蹟》系列作品《初心》。


在此之後,馬爹也受邀參加臺灣國際南島藝術節,他認為南島文化是一個大家庭,不同地區之間有著類似的語言和文化背景,在黑潮勇士張士凱和蘭嶼排灣族的會面中,他發現無論技法,還是題材,南島文化都有著豐富的共通點,這些互動與相遇,如光緩移,帶著他的藝術視野和創作方法走往更多尚待探索的未竟之地。

創作隨著馬爹的在臺日常,點滴融合臺式的文化元素和材料,馬爹謙虛表示:「是這座島嶼給了我很多很多機會!」,馬爹認為他遇見的臺灣人多非常願意認識他和作品,這種開放包容的態度,化為暖意,成為一種幽微的,支持著創作者不斷前進的能量。

不只參展,如今更時有觀摩教學的學生來訪馬爹的工作室,一室的鬧熱也催化他手裡獨特且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持續誕生。他不僅承繼、發揚家鄉木雕技藝,更一再超越過往,這一路,馬爹感覺自己早已成為了臺灣人,他的故事也成為臺峇兩地文化交融的美麗見證。
圖說/馬爹創作轉型重要之《奇蹟》系列作品《轉個彎》。

--

本文著作財產權為日日好日x雜誌所有未經日日好日授權請勿任意重製編輯

轉載也請務必註明轉自日日好日x雜誌 ▌No.28 越界 ▌ 

--

與日日好日有更多互動

通路總覽→ https://linktr.ee/edisgd.mag
手刀索取本季限量雜誌→ https://lihi.cc/oNflJ
日日好日Podcast 頻道〈日日GOODDAY TALK〉 → https://ppt.cc/fnYVVx
日日好日X雜誌 FB→ https://reurl.cc/l9e07Y
日日好日X雜誌 IG→ https://reurl.cc/Dd3voR
--
《日日好日》目前不接受任何廣告頁
希望給予讀者最單純、舒適的閱讀感受
若你認同我們的理念,願意支持優質文章

歡迎捐款至 (812)台新銀行-七賢分行
戶名:崴邦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帳號:2025-01-0000511-7
(若您習慣使用線上捐款,也歡迎使用線上捐款連結:https://reurl.cc/o92xnM

所得將全額使用於刊物印刷費,捐款完成後別忘了到FB私訊日編
讓我們將您列為下期最新雜誌訂閱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 秋季號 ▋No.29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10/18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秋季號 ▋人物專訪 ▋NO.29 家的形狀 ▋椰油國小教師 顏子矞-海風中築建的居所,還有那躍於舞臺上的飛魚歌聲

▋2024 夏季號 ▋No.28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8/1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