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2025 夏季號 ▋人物專訪 ▋NO.32 ・島語者・話織島光 ▋重返樂章之初,以陪伴喚回愛樂者的怦然心動——樂樂文創營運總監 胡似菁

圖片
文.洪子茜 攝影.石育安   圖.樂樂文創 ( 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32_P.10-11) 曾為音樂悸動的靈魂,在步入職場與家庭後,夢想往往被收進了生活的屜仔,壓在柴米油鹽的待辦清單之下。由胡似菁與洪杰共同創立的音樂廠牌「樂樂文創」,就像兩雙輕輕揭開抽屜的手,喚醒那段未完的旋律,一步步拾起愛樂者青春裡遺落的勇氣,重新續起篇章。 下班後,斜槓成為鋼琴老師何嘗不是種選項? 胡似菁的人生曾在醫療、文創、汽車與音樂產業間穿梭,宛如一段節奏多變的樂章,但當她埋首在單調的工作時,心底那段未完的「鋼琴夢」總不斷響起。 2017年,她循著心念踏出第一步,半隻腳踏進了斜槓人生——成為一位白天擁有正職的鋼琴教師。白天工作、晚上教課,在日常與熱情之間來回穿梭,不到半年她便通過鋼琴檢定。然而真正讓她走上全職教學,是一位年過六十的學生。對方透過網路聯繫她,說自己幼時學過古典鋼琴,現在想彈些喜歡的歌,胡似菁即切入流行歌曲彈奏,以簡譜取代五線譜,降低門檻。當他第一次彈唱出熟悉旋律,眼睛如孩子般明亮地說:「這才是我想學的音樂!」那句話觸動了她,她意識到教學不只是傳授,更是溫柔地續起一段曾被擱置的舊夢,從那之後,她決定投入得更加深遠,「學音樂不該成為負擔,重點在持續!」她說。即使每週只練一小時,只要全程能快樂而專注,對她來說,那足以視為完成每日一小步前進的承諾。 ▲  樂樂文創工作室最初的樣貌,也是胡似菁與夥伴洪杰第二人生的起點。 2022年她與夥伴洪杰創立「樂樂文創」,將教學經驗與品牌思維緊密交織,意外成為吸引學生、企業與政府合作的一大亮點。創辦初期即受邀為金門縣政府Podcast節目《小島記事》打造片頭、片尾與背景音樂,量身設計聲音風格。此後,也與動畫、影像團隊跨界合作,參與「桃園萬聖城」、「台北音樂不斷電嘉年華」等大型活動的音效設計。不論是為孩子打造的聲音場景、為素人圓夢的舞臺企劃,兩人讓音樂從教室延伸至更多想像場域,拓展音樂的全項可能。 ▲  她相信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靠近音樂,在胡老師的課程中,鼓勵永遠多過指正。 「樂樂」文創,一半是音樂,一半指喜悅 回望疫情期間,她在士林租下一間八坪雅房,以教學、音樂製作與Open Mic為三大支點,精緻而溫暖的「樂樂文創」即在此誕生。創業後,兩人分工明確,卻有共同信念——希望透過音樂,看見美好的自己,找回初次接...

藝文好日/2025大稻埕夏日節盛大登場 八月四場煙火點亮台北夜空

圖片
  八月的台北,少不了大稻埕夏日節的絢爛煙火。今年活動從8月6日揭開序幕,並在四個夜晚施放浪漫煙火,點亮河畔夏夜。施放日期分別是8月6日、8月13日、8月20日,以及特別落在七夕隔日的8月30日,讓戀人、親子、遊客都能在仲夏夜裡共享光影盛宴。 大稻埕曾是台北最繁華的港口,如今則成為夏日節慶的舞台。延平河濱公園三號至五號水門一帶,將是煙火主要施放地點。煙火秀將於晚間八點施放,民眾不僅能看見高空綻放的光束,也能在水面倒映中欣賞波光粼粼的美景。 除在大稻埕碼頭近距離仰望,民眾也可選擇分布在周邊的觀賞點,如對岸的八里左岸公園、河畔自行車道,都能找到避開人潮的視角。活動期間,現場將有多組表演團體登台,市集串起碼頭與觀景平台之間的動線。迪化街還有迪士尼皮克斯經典動畫《玩具總動員》30周年主題「大稻埕復古玩具店」限定街區活動;此外,延平河濱公園水岸更有璀璨的燈飾及《玩具總動員》4座大型拍照打卡裝置。 凡於合作店家單筆消費滿500元,即可於營業時間內,憑紙本發票或收據,至大稻埕遊客中心兌換限量「大稻埕防蚊包」。另加碼每週四(8/7、8/14、8/21、8/28)「月老加持日」,持商圈消費滿200元單據至大稻埕碼頭服務台(淡5號水門),及可獲得「霞海城隍廟月老平安符」,禮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霞海城隍廟月老平安符 每年一度的大稻埕夏日節,早已成為台北人夏夜的浪漫儀式。漫步老街巷弄,品味在地風情,或在河畔仰望煙火綻放的瞬間,都是屬於大稻埕的夏日記憶,值得細細收藏。 活動詳情請洽 2025大稻埕夏日節官方網站 ❤ 與日日好日有更多互動 ❤ 通路總覽→  https://linktr.ee/edisgd.mag 手刀索取本季限量雜誌→  https://shorturl.at/MSjpu 日日好日Podcast 頻道〈日日GOODDAY TALK〉 →  https://ppt.cc/fnYVVx 日日好日X雜誌 FB→  https://www.facebook.com/edisgd.mag/ 日日好日X雜誌 IG→   https://www.instagram.com/edisgd.mag/

▋2025 夏季號 ▋人物專訪 ▋NO.32 ・島語者・話織島光 ▋高年級實習生,資深藝人的新時代探險──全方位藝人 羅時豐、演員 毅宏、歌手 秉辰

圖片
  文.柳希莫依 攝影.石育安 (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32_P.7-9) 「 YouTube 像電商平台,每個頻道都在販賣自己的內容,換取流量。」無論當年如何叱吒老三台,握有金曲、金鐘雙金殊榮,縱橫演藝沙場數十年的老將羅時豐,也免不了在網上待價而沽,「冠上那些資歷好像把事情講太嚴重了啦!做 YouTube 頻道,我是委身,不委屈。」觀眾的收視習慣隨科技流轉,羅時豐經歷無線電視全盛、有線電視霸權、串流平台興起,「但我要做的事情沒有差別,都是在閃閃的夜空裡,想辦法被看見,秀場那個時候就是這樣了啊!」 1970 年代,當紅歌手使出渾身解數浮出星海,只為站上《藍寶石大歌廳》,成為一時之選的超新星,「不同媒介當然做事邏輯不同,但我腦中最終極的想法都沒變:盡我所能地展現。」 Q1:會不會擔心不再有人聽你唱、聽你說? 「根本不用擔心,因為一定會發生。我常跟毅宏、秉辰說,趁我還有價值的時候趕快利用。」羅時豐的口吻並非謙虛,反而帶股自信,言談間透出的氣定神閒,就是四十年資歷。《金嗓金賞》1996年開播,第二季主持人由費玉清搭檔羅時豐,兩人獲得第32屆電視金鐘綜藝節目主持人獎,「這個獎小哥(費玉清)實至名歸,我能在他旁邊學習,真的是謝天!」費玉清的「老二哲學」,羅時豐已年過半百仍然受用,「喜歡小哥拿捏得宜的幽默感之外,他私下很多觀念我也很認同,就慢慢變成自己的處世原則。」展現才能而不暴露銳氣;保持企圖卻不急功近利,演藝圈這片瞬息萬變的汪洋,需要留心的眉角,信手拈來就是千百條,但「心態平衡」尤為首要,「剛開始在YouTube看到負面留言,當然走心!我的年齡可以當很多新生代YouTuber的爸爸了,這也是我的優勢,多活的這些歲月,讓我有更大的承受力,我清楚知道這是自己選的,別人沒欠我什麼,硬要說也只能怨自己,發洩完還是得繼續往前走,走到沒人聽我說、聽我唱的那一天。」 ▲ 羅時豐認為不受時間、環境影響,一生必備的技能是「做人」,延伸下去就是創造貴人的能力,「貴人不是突然出現的,是自己好好做人而創造出來的,像現在《日日好日》願意報導我,我也覺得你們是我的貴人。」 Q2:當說不出好故事的時候怎麼辦? 身為頻道《大牛比較攬》的智囊擔當,毅宏總能劈開問題、揪出核心,「想問瓶頸是吧!我在《賴聲川的創意學》裡面讀到,真正的創意不是閉門造車,自己窩起來一直想、一直想,要走出去。」毅宏強...

▋2025 夏季號 ▋人物專訪 ▋NO.32 ・島語者・話織島光 ▋把生活揉進喜劇開場 聽觀眾笑聲是上臺的痛快意義──喜劇演員 怡岑

圖片
  文. 柳希莫依   圖. 薩泰爾 (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32_P.4-6) 「喜劇,是悲劇加上時間。」這句話的哲學性意義,已經遠超出一個大學應屆畢業生所能承受的範圍,在還無法參透時間哲理的年紀,將「喜劇」定向為謀生工具的社會新鮮人,是貿然?還是無懼呢?「都不是,是愛,我很確定。 2022 年之前,我還在 FB 寫過『喜劇應該要讓大家開心,但喜劇讓我好痛苦』,即使身在那樣的低谷,我仍然肯定我愛喜劇。」音樂喜劇演員怡岑正巧結束新馬巡演回臺,為演出奔波,採訪時間只得擠擠湊湊,「可以因為喜劇忙碌,真的好幸福呢!」 只差一步就和喜劇分手 怡岑的音樂喜劇,相較其他演員多了分花俏,怡岑不是「選」一條適合自己的路走,而是「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選擇。漫才吐槽、裝傻的敘事底蘊,配上吉他弦律,背後襯有手繪插畫,「文青歌手」是怡岑在「音樂喜劇」裡創造出的第一個角色,「我常開玩笑說自己是『喜劇混血兒』,美式單口出身,後來迷上日式喜劇,但又不像漫才那樣有搭檔,還是一個人演出。學生時期就愛寫歪歌、畫插畫,現在的表演形式,幾乎是把我所有技能都搬上了舞台。」 2020 年〈月老之歌〉初試啼聲,迴響不錯,但靠喜劇餬口依然有限。三年後的〈分手歌〉,歌詞裡描述怡岑掐著大腿整理衣櫃,現實中他則是忍住眼淚上傳作品,「當時靠喜劇,根本沒辦法養活自己,那陣子我已經在找工作了,把剩下的創作加減丟到網路,就準備和喜劇分手。」隔天看到〈分手歌〉竄出逼近百萬的流量,「想想我果然還是離不開,實在捨不得。『我不需要其他工作了』,和面試的公司說,也和自己說!」 ▲  因為喜歡聽廣播,怡岑高中就想當電台DJ,進入廣電系就讀後,接觸的面相多元,漸漸發現自己對表演更感興趣。 互動性才是現場演出不敗的價值 明明是做現場喜劇,卻得先耗費大把力氣在網路取得流量,演出的票房才有聲量,但網路生態與現場表演,在製作邏輯的軸線上,是各持一方,「和〈分手歌〉同期,我還做了〈我們之間有人說謊〉,在現場〈我們之間有人說謊〉的效果其實比〈分手歌〉更好。」互動性是現場表演的價值,引導觀眾搭乘表演者的星際飛船,在架空的宇宙間盡情交換能量,至於觀眾是否上船,就端看演出鋪陳的功夫。 網路則是逆向操作,「須要快節奏的笑點,花三句鋪陳一個哏可能就差不多了,有時候甚至是一句話就要有 punch line ,幾乎沒有鋪陳可言,所...

藝文好日/在園林遇見匠心:「文資開箱趣」 系列活動——關於建築與工藝的夏日漫遊

圖片
  資料提供 / 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 今年夏天,板橋林家花園準備了一場既有趣又長知識的文化派對——「文資開箱趣」系列活動,即日起至9月29日熱鬧登場!活動結合展覽、講座、導覽與工藝體驗等多元形式,邀請大小朋友走入古蹟園林,探索文化資產的歷史脈絡與藝術魅力,親近傳統技藝的匠心風采。 首度推出之主題展覽「林園藝角-園邸建築匠心之道」,把焦點放在林本源園邸這座美麗的古蹟上,帶大家認識三大傳統建築工藝:木雕、剪黏泥塑與漏窗之美。不只看建築之美,還結合林家歷史與園林沿革,引導大小朋友用獨到的眼光,透視這座美麗園林的前世今生。 活動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合作,邀請八位講師和藝師共同參與,包括李乾朗教授、洪耀輝藝師、謝振發藝師、陳仕賢老師、鄭勝吉老師、姚其中老師、黃拓維老師與黃靜怡老師,橫跨學術與實務領域,深入淺出地帶領民眾認識建築美學與傳統工藝。展期間將推出藝文講座、專題導覽與工藝體驗課程,工藝體驗課程更規劃成人班與親子班等不同類型,讓觀眾不僅「看見」文化資產的細膩之美,更能「親手做」,實地體驗傳統工藝的精神與文化溫度。 從靜態觀展到動手體驗,「文資開箱趣」將文化資產教育轉化為一段有趣、豐富又親近的夏日活動。誠摯邀請民眾走進林家花園,一同開箱文化,趣玩一夏! •即日起至09/29 •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 (板橋區西門街9號) •02-2965-3061#23 服務臺 • www.linfamily.ntpc.gov.tw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官網或電洽查詢 ❤ 與日日好日有更多互動 ❤ 通路總覽→  https://linktr.ee/edisgd.mag 手刀索取本季限量雜誌→  https://shorturl.at/MSjpu 日日好日Podcast 頻道〈日日GOODDAY TALK〉 →  https://ppt.cc/fnYVVx 日日好日X雜誌 FB→  https://www.facebook.com/edisgd.mag/ 日日好日X雜誌 IG→   https://www.instagram.com/edisgd.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