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獺與朋友們記得的事》四十年台灣面對野生動物 視野轉變全記錄

          圖說_書內插畫_食蟹獴

一九八○年前後,台灣隨著國家公園的陸續設立以及對自然環境關懷的增加,自然保育的議題突然在大眾媒體上大量增加。四十年來,有關的社團或民間組織由個位數增加到上百個之多,不僅政府在農委會之下成立了保育機關,學術界也積極投入,於一九九一年成立特有種生物保育研究中心。

然而,即便如此,社會大眾仍不知許多野生動物在人類的威脅下,已近瀕危。許多非野生動物,也因人類滿足私欲而遭受非人道對待。

圖說_書內插畫_水獺與朋友們
適逢自然保育意識覺醒滿四十年,台灣野生動物畫家池边金勝出版《水獺與朋友們記得的事》以生動可愛的繪畫,盤點四十年野生動物的處境,包括水獺、石虎、鱟、白海豚、食蛇龜、鼬獾、台灣狐蝠、白鼻心、食蟹獴、東方草鴞、麝香貓、小虎鯨、黑熊、黃喉貂、黃魚鴞、柴棺龜、水鼩鼱、綠繡眼、穿山甲等,野生動物們即將消逝的身影。作者透過精緻插畫以及動人故事,企圖喚起現代人對動物的關心以及同理。

                                              圖說_書內插畫_水獺與朋友們

▎內文精選  ▎ 

一九八○年(民國六九年)/森林來的噪音--長臂猿


奔放的吼音,節奏由慢而快,由低聲逐漸轉高,那是長臂猿獨有的曲調,同伴多時會成為此起彼落的盛大合唱,這是叢林裡家族之間聯繫情感的日常。本該像是歡慶同樂的鳴唱,誰料卻在人類居住的環境裡,成為了沒有回應的孤獨吼聲,也讓不了解的人聽著膽顫,更在鄰里間被當作一種不明所以的神祕噪音。


一九八○年代,台灣的政治經濟發展趨於穩定,在國際上宛如一個剛站起身的小巨人,除了讓「台灣製造」開始揚名世界,也逐漸連接起其他國家的經濟活動,台灣人的消費能力不僅活絡了本土的食、衣、住、行、育、樂,也開始向其他國家展現自己的經濟奇蹟。於是各國的名牌精品、旅遊觀光、飲食文化等,紛紛來向這個小巨人招手,這個剛嶄露頭角的小巨人,也像是個急於滿足好奇心的孩童,歡天喜地迎接著各式各樣來自異國的珍奇異寶。


   圖說_書內插畫_北極熊


只是,當時興沖沖地收下各種包裝華美的神祕禮物,誰料拆開了卻是不如預期又難以善了的苦果。野生動物飼養潮,便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成形,與政治經濟盤根錯節四十年,至今仍是無法妥善圓滿解決的問題,只要民眾對飼養珍奇的野生動物仍有欲求,便會帶動本國與他國野生環境裡的盜獵及走私活動,而當不適合人類居所的野生動物,遇上了完全不了解野生動物習性需求的飼主,結局大多是,動物們終生身處窄小籠舍直到命喪異國。


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育法〉於一九八九年,在國際輿論下誕生,在此之前,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野生動物活體與非活體販售,早已行之有年。雖然當時並無網路的推播宣傳,但在沒有明確法律可約束的年代,只要人有想要滿足蒐集新奇動物的需求,暗中進行的銷售管道自然能連接起買賣雙方的溝通交易。


在寵物店與影視媒體的渲染作用下,人對飼養珍奇可愛的野生動物總是會充滿美好想像,而長臂猿也是在這個野生動物走私販售盛行的黑暗時期,被帶進了台灣的寵物市場。「長臂猿」主要產於亞洲,分布範圍東起中國雲南、海南省,西至印度阿薩姆邦以及整個東南亞地區,棲息的環境為熱帶雨林或常綠闊葉林等,善於用長長手臂在林間飛快的以攀樹擺盪的方式移動,因此在野外的生活範圍以樹上為主,有森林特技家的稱號。

圖說_書封/書評_金勝用藝術,深切表達出語言文字無法詮釋的、對野生動物的情感。用畫筆做保育,喚醒人們的同理心。--白心儀 東森電視台製作人/主持人


或許因為是那樣奇特的畫面,加深了人們對這異國奇獸的想望,不惜花費重金也要一睹靈猴風采,成為少數人心中最獵奇的收藏。但是要將一隻長臂猿寶寶帶到買家的手上,首先在他的原產國家,必須先執行一段充滿血淚的掠奪。


由於所有猿猴類的嬰孩幾乎與母親形影不離,時常緊緊抱著母親方便一起活動,所以盜獵者就必須先將長臂猿寶寶與他的母親一起捕捉,有時最快的方式便是直接獵殺長臂猿媽媽,再捉拿只會依偎在母親身邊的小長臂猿。歷經母親慘死的長臂猿寶寶,隨後的命運就是與其他相似命運的猿猴寶寶一同關在狹小的籠內,在缺乏食物與水的狀態下長時間被走私到購買國。


通常這樣的波折還會令半數以上的長臂猿寶寶和其他小猿猴死亡。而交到買家手上後,雖然可能會被萬般寵愛幾年,一旦發育期開始,原本的小猿猴逐漸孔武有力並且不受控制,最後就是從被疼愛的天堂進入終身的牢籠監獄,或是因為飲食不恰當導致的營養失衡,而讓健康出現問題所以早夭。


也就是說,因為少數人想要滿足自己追求時髦的欲求,嘗試新奇的寵物飼養經驗,卻讓這些聰明的猿猴寶寶從出生開始就遭受身心上的磨難,不論買家飼主付出多少愛與關注,最終這樣扭曲的喜愛,都是身心上的虐待,更別說死在盜獵與走私過程中的生命,也讓原產國的野外猿猴族群大幅度減少。台灣自野保法訂定後的三十年間,不斷的在替野生動物飼養潮善後,而「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便是政府因應這股浪潮催生出的主要收容機構,在屏科大所收容的二十幾隻長臂猿,每一隻都有自己的遭遇。


二○○五年來到收容中心的保羅與球球,都是在幼猿時期就被不同的飼主買下。原本嬌小惹人憐愛的模樣,當進入成猿階段,力氣與體型都逐漸增大,令原本疼愛他們的飼主也心生防衛,於是保羅便被關進狗籠中,球球也因為咬傷人而被套上了鐵面罩。但狗籠或面罩終究無法讓人與猿之間有美滿結局,保羅的吼叫聲雖然擾民,卻也喚起了飼主想改善這一切的想法,因此委託屏科大收容中心接管照養;而球球的飼主也出資興建籠舍,延續了對球球的關愛。


這或許算是野生動物飼養浪潮中,錯誤的相遇裡比較善了的故事。已故知名畫家張大千,生平也曾陸續飼養過十多隻長臂猿。據傳大師出生前一夜,其母夢見一位白髯長袍長者,用銅鑼托著一隻黑猿交給她,次日黃昏便產下張大千,也因此大師自認為是黑猿轉世,愛猿也畫猿,不僅臨摹北宋易元吉的作品,更喜歡有猿作伴,所以飼養長臂猿朝夕相處,也可就近觀察長臂猿的各種姿態,有助大師畫筆下的長臂猿們更添生動逼真之感及猿猴類獨有的靈氣。 


        

       《水獺與朋友們記得的事》(上)《水獺與朋友們記得的事》(下)


🦦 圖片與資料來源_時報出版文化線

🦦 找尋更多水獺與朋友們的故事https://reurl.cc/GmdvlG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3 冬季號 ▋人物專訪 ▋喚度知覺 · 有感的形塑 ▋ 動物行為治療師 戴更基 - 翻轉認知,以同理、尊重作為飼養之道

▋2024 夏季號 ▋No.28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8/1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春季號 ▋咖啡連載 ▋珈琲寶山店主 蔡育庭 - 在水泥叢林裡孕育一座珈琲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