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好日 / 跟隨時令推移,信步鹿仔港靜凝時光— 彰開藝境 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

                            

                               圖說_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 / 藝術家范承宗作品《遊戲》

鹿港,古稱鹿仔港;昔時在地理區位上為十分靠近中國大陸之對接港口,因此於清代受官府指定為臺灣到泉州的官方口岸,屬臺灣早期重要物資集散的貿易中心、交通來往樞紐,自此吸引了大量的士紳家族來此通商、甚或遷居,逐漸形成一定規模聚落。

鹿港悠久的歷史脈絡,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每逢三五步,盡是古蹟、老建物,傳統飲食手路滋味充斥空氣中,建築和器皿工藝手筆處處驚豔過路人心,自有一股時光暫留的悠閒氣息和淡泊的生活情境。舉凡遊子來此,一踏入便仿佛受時空隧道瞬時吸入,旋即沉浸於歲月織就的望風懷遠氛圍,感受代代傳承的人文薈萃空間。

尤其鹿港巷弄曲折,柳暗花明又一村,身處其中宛若遊歷園林建築,一步一景:昔時繁榮商景、氏族的衷情義理、俯仰間的祝禱虔念,鹿港人、鹿港生活,鹿港的景致和文化,腔調、磚瓦、窗櫺到木雕。

數世紀的煙花撩亂,全在腳下逐吋漸次展開,隨著裊裊線香輕煙不禁展開遙想臆測,彷如走進浮世韶華揮毫下的古典長軸畫卷。

隨著節令推移,臨海至離海,風依舊,潮聲仍在,陽光未息。此刻,一群旅人途經此地、暫且休憩。他們鬆懈下所有日時分秒行進的緊湊,與鹿港風土發生一連串連綿層疊、意念無窮的激盪。這群旅人將昔時的節奏與今日複合媒材的韻律揉合成新的彼岸風景;他們也搖櫓擺渡,引你來此打散既有的時間秩序,看見我們於此共同夢見的幻化之境。

                          圖說_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 / 藝術家考工記工作室作品《魯班月》

體驗鹿港風土造就的藝術精神,閱覽鹿港的美學手扎

當觀眾漫遊鹿港街道巷弄,就像一頁頁翻閱著藝術論述,名家爭艷、朗聲闡揚著複合媒材對應生活的設計精神。「彰開藝境-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將透過既有場域與複合媒材的大型裝置互動,在空間造景、工作坊/走讀活動間展開五感的內循環。

鹿港的裡外來往交流從未停息,但始終獨有一份內斂精巧的氣質;定駐此地的世代匠魂藝心茂盛,創作的生命反覆吐納著,引領讀者/觀眾踏進鹿港,在意念裡渡河來到幻化之境。讀者/觀眾虛實魔幻間,身受今昔工藝精彩的競合成果沐浴,洗滌出對地方文化的視野廣度、拓展在地遊歷的深度,多面向地充分閱讀和體驗鹿港百年美學的蓬勃動能。

本季由彰化縣文化局主辦的「彰開藝境 -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以十件嶄新的空間裝置和鹿港的建築地景持續對話,作為撐起鹿港美學的骨幹;設計了藝術共創課程、藝術工作坊、藝術走讀輕旅的多重體驗,作為拓展鹿港美學的枝葉。

當觀眾搭配手機上的趣遊化境地圖,穿梭風土醞釀的媒材表現滋味,手植風土嶄新創作、傾聽輕旅中的風土聲響,眼、耳、鼻、舌、身、意,緩步殖入結合天地、媒材、身體感知的鹿港藝術精神,也灼見鹿港美學如何繼續迷人雋永地,指引我們前往下一世紀。

▎展覽特色 - 用藝境虔讀土地的意境──彰化美學浩瀚磅礡的骨幹

藝術裝置 ❣️

此次十座由藝術家帶來的裝置,串接起「境-物-藝-念」四大主題,在古老場域內,活用傳統工藝和本土材料,注入當代觀點,結合建物造型,嘗試傳遞出彰化藝術精神的本質和嶄新面貌。

十座藝術裝置,分別由藝術家們各自呈現了旅人探索彰化的身心歷變,並構築出旅人感官中的彰化形象;以新生思維、傳統媒材搭建的劇臺,以既有地景、獨創設計打造的光線流動、泉源洄流……與彰化在地工藝和景觀對話,也巧妙轉化了彰化手藝的扎實、彰化匠思的醇厚,呼應昔日曾為交通與貿易十字樞紐的風華記憶,也讓觀眾加倍體驗到彰化風土人情之深、之廣,為彰化美學創建了浩瀚磅礡的骨幹,是一份新舊人文交融、激盪而出的彰化藝術精神。

藝術工作坊 ❣️  嗅聞創作與風土的花綻時分──彰化美學繁盛多端的鋪陳

一群他鄉當代藝術家與地方工藝師,交錯進行十六場極具實驗精神與意圖的工作坊,每場次約九十分鐘。個別以不同方式和視角,探索創作上新銳和傳統間的差異,並試圖從形式、技法、媒材、題旨、美感經驗等各角度切入,追尋彼此創作本心和創作願景的共鳴,亦可謂新舊世代對戲。

這十六場由藝術創作的etic和emic對話構成的工作坊,如彰化美學繁盛多端的鋪陳,將打造出一式百款、面面俱到的「彰化氣質」。

藝術走讀輕旅行 ❣️  傾聽創作與風土面海的吟唱──彰化美學抑揚迴轉的行進節奏

藝術走讀輕旅行分二條路線,鹿港藝遊-新舊交融的小鎮(藝術裝置路線)及鹿港巷弄-三百年文化的探索(文化體驗路線),由在地文史工作者帶領民眾以藝術觀見人文、以產業映照人文、以飲食繚繞人文,不同出發點、中繼站和目的地,穿梭羊腸小徑、迂迴巷弄街道間,在聲音、氣味、景觀下,猶如演奏一段段鹿港美學之樂,隨著步伐抑揚迴轉的行進節奏,逐步摸索出「鹿港面孔」。

▎創作背景 / 創作者介紹 

  藝術家介紹:范承宗 / 展品名稱 ◆《遊戲》/   展設地點 ◆ 鹿港文武廟

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學士。

具國際參展經驗、國際三大設計獎(德國IF、德國紅點、美國IDEA)獲獎13次。

得獎紀錄:

2020追光逐影藝術季作品【龍宮】,獲得2021年德國柏林設計獎地景藝術設計獎「銀獎」。

2018屏東台灣燈會作品【帆城】,獲得德國紅點品牌及傳達設計大獎。

藝術家范承宗的創作都與已逐漸消失的傳統技藝與記憶有關,在這件戶外大型空間裝置藝術作品,他所關注的題材是傳統竹棚戲台,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竹構劇場方法。

藝術家在鹿港文武廟以上千支竹子搭建起一座巨大的戲台裝置,這座戲台在日間是一座歡迎人們入內乘涼休憩的所在,包容著各個時刻的光影,入夜後華燈初上,它將成為夜裡璀璨亮眼的存在。

人間一遊,戲如人生,人們於此上台和下台,不斷穿梭於台上與戲棚腳下,時而在外成為戲的觀眾,時而也入戲遊走其中,形成如戲正上演的景致。

-

  藝術家介紹:成若涵 / 展品名稱 ◆《鹿港,好!》/   展設地點 ◆ 鹿港龍山寺

「若涵-紙雕工作坊」創辦人。

現任臺北廣播電台《台北進行式》主持人、臺北監獄藝術講師、A+創意季評審委員。

代表作品《紙雕,台灣百景圖》

參展紀錄:

2020台灣燈會藝術創新燈區。

2020嘉義故宮南院作品《台!繡妝》。

聖杯,亦即「好」,裝置透過造型訴說鹿港是個好地方!

這座歷史悠遠的寺廟建築中,藏著太多經典的前人智慧與秘密,藝術家親自走訪鹿港龍山寺,藉由創作,將人們容易忽略卻如此珍貴的圖騰密碼,透過金屬雕刻的藝術表現形式重新轉譯與詮釋。

並帶著鹿港國中美術班的同學一起共創,藉由互動籤筒,讓民眾與遊客,彷彿遊歷一場鹿港龍山寺的美學與建築典故導覽。

★ 藝術家介紹:Lua Rivera Figueroa  / 展品名稱 ◆《水神》/   展設地點 ◆ 舊鹿港溪水岸

Lua Rivera 作為一名視覺藝術家,她以不斷探索和使用再生資源(如拼貼、攝影和紡織品)而著稱。作品經常包含自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融合當代人的敘事,創作許多在公共空間的大型裝置,並邀請人們進入作品中體驗探索。

參展紀錄:

2020基隆潮藝術。

2020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2021金門海洋藝術季。

2021藝遊卦山─彰化國際藝術節,作品《馴服野獸》。

《水神》作為一種在運動和思想中的水和「流動」的概念比喻。這種水也含有智慧,知識流動與水的精神。在自然宗教中,水是與人類靈魂的夥伴,並在他們之間進行互惠。

《水神》帶來了生命,是強大的監護人,使用這些其元素來保持平衡。他們根據地理位置來呈現與水有關的動物的形狀,因為它們的想像是來自於本地植物群和動物群的。

它們像水一樣移動,像水一樣生成生命並享受水的生活並擁有水在環境中的所有能力。它們代表所有有機物生活的方式皆仰賴於水的事實,且與水緊密相連。

★ 藝術家介紹:考工記工作室  / 展品名稱 ◆《魯班月》 /   展設地點 ◆ 鹿港意樓

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學士
具國際參展經驗、國際三大設計獎(德國IF、德國紅點、美國IDEA)獲獎13次
得獎紀錄:
2020追光逐影藝術季作品【龍宮】,獲得2021年德國柏林設計獎地景藝術設計獎「銀獎」。
2018屏東台灣燈會【帆城】,獲得德國紅點品牌及傳達設計大獎。

藝術家的創作都與已逐漸消失的傳統技藝與記憶有關,這件木製作品以千年歷史的三軸組合積木「魯班鎖」為創作基礎。
透過數位參數化建模軟體進行運算,產生外圍密集至中央逐漸空透且由實漸變到虛的圓形立體雕塑。
入夜後它將亮起溫暖的光線,成為鹿港老街牆上一輪圓滿傳統工藝智慧與現代數位科技的明月。

★ 藝術家介紹:王振瑋  / 展品名稱 ◆《湧流》 /   展設地點 ◆ 和興青創基地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講師。
參展紀錄:
2016 暖暖地景藝術【星空草原】。
2020 台灣燈會藝術創新燈區。
2020 金門海洋藝術季。
2021 屏東落山風藝術季。

以傳統建築屋瓦下的輔助材料【瓦押條】抽離變身成為創作材料的媒材應用。

作品的姿態意喻青創基地的產生,仿若在鹿港這傳統場域裡
再次注入了活水般源源不絕的給力

藝術家在展品揮灑形色間也如想法創意般的紛飛,視覺衝擊直撲而來
--
★ 藝術家介紹:賴彥勳  / 展品名稱 ◆《不材之木》  /   展設地點 ◆ 十宜樓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雕塑組)。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學士。
神戶藝術工科大學美術工藝學系。
得獎紀錄:
2021入選第五屆台灣青年陶藝獎暨雙年展,台北市,台灣。
2019入選第七屆鴻梅新人獎,新竹市,台灣;入選第二十四屆大墩美展,台中市,台灣;入選第十七屆桃源創作獎,桃園市,台灣。
2018獲選第九屆「堤頂之星」藝術推手徵件計畫,台北市,台灣。
2017入選第三屆台灣青年陶藝獎暨雙年展,台北市,台灣 。
2015獲得国際美術工芸協会展獎勵賞,神戶市,日本。 
2015獲選教育部「學海飛颺」出國研修獎助學金,教育部,台灣。

以「櫟社」命名時所取之櫟木(台灣欒樹)為創作主體,九根櫟木象徵櫟社創社之九人。

標題來自其社名用意「學非世用,是為棄材:心若死灰,是為朽木。今夫櫟,不材之木也,吾以為幟焉。」

雖自稱是無商業價值,難以製材的欒樹,但卻彼此砥礪,堅持各種文化運動,如同廉材削尖,不但是朝向當權者的利矢,也是傳遞歷史文化的信箭。
--
★ 藝術家介紹:宮城有加  / 展品名稱 ◆《蛙港神社》   /   展設地點 ◆ 鹿港鶴棲別墅

神戶藝術工科大學 美術工藝學系。
候鳥工作室 Studio Migrants (日本、臺灣)。
得獎紀錄:
2020入選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台灣。
2017Gallery301/日本 神戸/"からのなか"宮城有加個展。
2016獎勵賞/「カオス」2016神戸芸術工科大学卒業展/日本神戶。
2016入選/第54回兵庫工藝展(陶藝部)/日本兵庫。

鹿港在18、19世紀作為台灣繁榮的商業港口之一,往來船隻多不勝數,是台灣與清朝的商品匯集之地。而隨商船南來北往的不只是民生物資和舶來品,起乘風破浪而來的還有各種寄居在貨櫃夾縫間的細小動物們。

如同旅人到了新天地需要拜碼頭、安神明,或許在當時也有一個小地方是供這些跟著鹹水的「朋友」們下船休息。

向神明報到的地方,就會看見這些青蛙、壁虎們,下了船後,到市區買了最負盛名的糕餅,提著來向神明拜平安,祈求旅途順利,這樣隱藏於市井的景色。

--
★ 藝術家介紹: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胡縉祥)   / 展品名稱 ◆《無限陣列=[]》   /   展設地點 ◆ 桂花巷藝術村(公園三路)

媒體藝術家,擅長透過新媒體技術進行藝術創作,以程式美學、互動科技、電子機械、網路、燈光為媒介,探討與省思人與科技、網路之間的關係。
作品獲國內外科技藝術獎肯定。
得獎紀錄:
2021、2016全國美展新媒體藝術類金獎。
2019 SIGGRAPH Asia XR最佳技術獎。
2014-2016獲選404電子藝術節。
2013獲選國美館與荷蘭V2_動態媒體藝術中心的駐村創作。
2011、2014年獲台北數位藝術獎。

鹿港過去曾是港口,以現在的視角看來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想像。時間分分秒秒在我們面前穿過,像是一個無止境的隧道,急忙地衝到面前,又如ㄧ陣風擦身而過。
如同人們身處的世界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演進著,工業革命後的我們,不斷和與時間賽跑,藝術品也在快速演進下能夠透過「NFT」(非同質化代幣)來數位化,幾乎以肯定句對人們說著「請跟上腳步」。在這樣時間的洪流中探尋著自我時迷失,也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失速,透過數位信號處理過去記憶中的畫面並簡化為光點,轉化、重塑成一個個虛擬空間、數位景觀,緩慢的在盒中流動,在人們真實情感疏離的現在,期待創造一個能夠安靜的所在,也是一段和自我對話的過程。

鹿港藝術村空間如時間的走廊,當你靜下心來或許可以再次看到海濤撲岸而來,海鳥乘風飛翔,帆船緩緩靠岸。藝術家想用聲音與光線,帶著觀者回到過往的時光。作品白天隨著機器的搖擺搭配光影,如同回到百年前的灣岸邊,晚上將搭配燈光成為炫目音樂,成謂舊時岸邊工人們歡唱的場景。
---
★ 藝術家介紹:吳芊頤  / 展品名稱 ◆《窗景詩鹿仔港》    /   展設地點 ◆ 鹿港公會堂廣場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畢業。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繪畫組畢業。
得獎紀錄:
2020「2020高雄獎」空間性藝術 入選。
2019「全國美展」綜合媒材類 銅獎。
2019「台北天空創意節」好點子獎。
2019「2019高雄獎」空間性藝術 入選。
2018 臺南新藝獎。
透過當地民眾對自己家鄉的想像,將彰化鹿港的特色意象導入日常生活的秩序中再次定位,觀者於裝置中試圖找尋歲月的痕跡,重新定義一種新的觀看方式,猶如開啟一個新的視窗,重組視覺感知的狀態。
裝置作為連結外在世界的介面,透過此望向鹿港溪遠方的觀看視角,重現清代前期「鹿港飛帆」景象,將商業熱絡繁華的景觀重新詮釋,藉由解讀窗裡的元素,回望此地原為港灣的熱鬧風貌。
裝置並藉此每日自然光映照出的影子變化,改變場域中光的流變,透過循水探路,發現城市中的意外風景,創造跨越今昔的時空維度,形塑舊時代的記憶樣貌。

--
★ 藝術家介紹:禹禹藝術工作室  / 展品名稱 ◆《合十》  /   展設地點 ◆ 桂花巷藝術村(親民路)

禹禹藝術工作室為台南鹽水在地藝術工作團隊,作品大多以竹材、複合媒材作為創作材料,擅長運用材料本身的特性,來製造空間感與人產生互動,形塑極簡、立體環繞的雕塑性
得獎紀錄:
2020澎湖國際海灣燈光節【魚魚悠悠】,獲得2021美國謬思設計大獎。
2018月津港燈節【無關】,獲得德國紅點傳達設計大獎。


鹿港曾是臺灣商業、經濟、交通、人文薈萃之重地,經商來往的人們在此匯聚、交流並繁衍生根,隨著時空的推進,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持續深耕,創造與傳承並進豐富著鹿港的文化底蘊。

創作團隊以合十手勢作為發想,融入鹿港傳承百年的手工曬麵意象,讓”傳承”成為這塊土地的能量,並將人們雙掌合十向媽祖祈求的虔誠之心。
創作品伴隨著光影綻放渲染在土地上,期許人們追求良善的同時,也將此精神散發給身邊所有人事物上。
--

▎彰開藝境 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
.

◆ 展覽時間 

2022/7/2-7/24

.

◆ 展覽地點 ◆ 鹿港各域

鹿港文武廟、鹿港龍山寺、舊鹿港溪水岸、鹿港意樓、和興青創基地等

.
資料來源_ 彰化縣文化局
日日好日編輯室綜合整理
其他特定日限定活動(藝術走讀輕旅行)請見>>https://www.bocach.gov.tw/cdaf/cp.aspx?n=4828

-- 

《日日好日》目前不接受任何廣告頁 

希望給予讀者最單純、舒適的閱讀感受

若你認同我們的理念,願意支持優質文章 

歡迎捐款至 (812)台新銀行-七賢分行 

戶名:崴邦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帳號:2025-01-0000511-7 

或使用線上捐款(連結https://reurl.cc/o92xnM)

所得將全額使用於刊物印刷費 

捐款完成後別忘了到FB私訊日編 

讓我們將您列為下期最新雜誌訂閱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3 冬季號 ▋人物專訪 ▋喚度知覺 · 有感的形塑 ▋ 動物行為治療師 戴更基 - 翻轉認知,以同理、尊重作為飼養之道

▋2024 夏季號 ▋No.28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8/1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春季號 ▋咖啡連載 ▋珈琲寶山店主 蔡育庭 - 在水泥叢林裡孕育一座珈琲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