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春夏號 ▋好日連載 ▋大龍峒陳悅記家族第九代 陳玠甫 - 重返臺北起家厝 以雙腳縫合失落的傳統文化
▲大龍峒陳悅記家族第九代陳玠甫。
「2000年初我還是記者,因為對古蹟議題有興趣而返家,發現建築一半毀壞。」現於臺北大稻埕經營餐飲品牌同安樂的陳玠甫說著,他身處的閩式合院建築,是210年前先祖陳遜言離開泉州母土,終於大龍峒定居並以商號命名的「陳悅記祖宅」,老宅的頹圮似是傳統文化散落進時代洪流裡載浮載沉的浮木,2005年修繕未成,晃眼十餘年在2018年列為市定古蹟後,再次走向修復之路,許是一個家族乃至所有人回頭檢視傳統文化的契機。
▸ ▸跟著陳玠甫一嚐傳承百年手路菜?請見: https://reurl.cc/oZzxN5
隨著陳玠甫的話語,我在孕育臺北發展史的淡水河擺渡。18世紀清領時期,泉漳移民憑淡水河舟楫之利帶動商業貿易,因海盜侵擾與河道淤積先後自八里、新莊移轉,又退入艋舺、大龍峒一帶,「陳遜言最早在艋舺經營木材料館而致富,也和新竹林家、鄭家合作經商。」並在大龍峒建起木造瓦蓋店屋共四十四坎,興建保安宮廟作為心靈寄託,也於淡水河岸築起祖宅。
▲大稻埕同安樂一隅。
陳遜言養育出舉人陳維英、陳維藻等七子,兩代捐建義學和義倉,辦書院講學,祖宅成為時人口中的「陳悅記老師府」,1853年泉州三邑、同安人頂下郊拚,陳維英以詩句「泉漳閩粵分偏合,翁婿舅甥親亦疏。」吞吐親族相爭的慨嘆,也為同鄉另立居所於大稻埕,南北巷道臨摹四十四坎型式,交織出迪化商圈橫越百年的榮景,家學綿延自陳玠甫的祖父陳培根,則有感日治時代文教衰退,捐地蓋孔廟,世代秉持世界大同的儒家思想,揮筆、建學試圖以文化撼動時代宿命。
大同區的老宅幾乎是臺北城經濟與文化發展的「起家厝」,時空交錯在這處北市面積最小的行政區。若自臺北捷運圓山站行經哈密街上的保安宮、臺北孔廟、樹人書院,再向北轉往陳悅記老師府,便能感受大稻埕與大龍峒以活絡的商業氛圍與沉靜的文人氣息形成迥異對比,隨著現代建設來臨,建物身世容易被人忽視,百年故事成為地景中的斷簡殘篇。
陳玠甫坦言家族自清末便和當權者漸行漸遠,導致陳家故事鮮為人知,祖傳土地接連被日本、國民政府徵收,因從小濡染於家中年節祭儀和父親的言傳身教,而醞釀出延續傳統文化的想望。父親曾要求兒時的陳玠甫,跪讀先祖報導,觀看公視有關臺灣文化藝術主題的節目,也扛起攝影機,父子倆用雙腳和鏡頭縫合起自家的歷史地景。
從上海成立陳悅記基金會,陳玠甫資助貧童就學,推廣傳統技藝,直至2017年洄游大同區老家,遇上大稻埕後起的文創湧潮,將他推向舊城灘頭,經營起同安樂,兩間餐館聚積家族源流兩百餘年的記憶。餐館提供口傳百年的家宴菜和泉州辦桌菜,也展示家傳古物、墨寶,以悠揚的古琴和梨園戲樂音,恍若一場沉浸式的文化體驗。
大稻埕建築如明鏡般照見臺灣在清代、日本到民國時期的發展史。同安樂二店保留閩式「一坎三進兩過水」的建築型態,在清治政府規定的一丈八尺作為一坎的立面規格下成立,兩過水的深度空間,滿足住家與營業機能,隨著移步室內漸次篩落市街的嘈雜,直至天井迎來溫煦的陽光與清風,建築材料有清代盛行的唭哩岸石牆面,紅磚並陳PR日本磚、S臺灣磚和西式薄片磚瓦,再從古樸門面上巴洛克式的精緻紋飾,感受歐風吹向日本近代建築的文化史。
▲同安樂二店二樓窗景,走廊可見日本與台灣製紅磚。
老臺北文化需透過現代手法轉譯,還得回頭搶修被時光磨耗的祖宅。老師府因修繕進程遲緩,不僅聖旨盒消失,就連宅邸前埕彰顯陳家三位舉人功名的石礎旗桿也僅存一座,陳家推動清代鼎盛文風的象徵徒存於相片中,作為古蹟修復再利用組織委員會一員,面臨宗親的歧見,陳玠甫感嘆:「很多房子傾倒,屋頂也沒了,到時遭遇天災屋裡的東西被沖刷掉,連原本的模樣都會消失。 」
幸而近年透過修復古蹟、運營同安樂,陳玠甫重新爬梳自家故事,集結堂弟手裡的史料,寫就一部飲食文化著作《到老師府辦桌:台北老家族的陳家菜》,字字句句敲響當年父親的話音,「因為你知道從哪裡來,也會思考要走到哪裡。」坐上時光列車,再次謳歌失落的文化故事,理解歷史才有機會抵達明晰的未來。
▲《到老師府辦桌:台北老家族的陳家菜》。(時報,2021)
更多陳家故事,請見:https://reurl.cc/bG4Xv3
--
文‧許羽君
攝影‧石育安
--
本文著作財產權為日日好日x雜誌所有,未經日日好日授權請勿任意重製編輯,
轉載也請務必註明轉自日日好日x雜誌 ▌No.21 聲音的畫 ▌
▌註.歡迎訪者本人熱情轉載分享
--
與日日好日有更多互動▸
日日好日Podcast 頻道〈日日GOODDAY TALK〉→ https://reurl.cc/V1D2aY
日日好日X雜誌 FB→ https://reurl.cc/l9e07Y
日日好日X雜誌 IG→ https://reurl.cc/Dd3voR
--
《日日好日》目前不接受任何廣告頁
希望給予讀者最單純、舒適的閱讀感受
若你認同我們的理念,願意支持優質文章
歡迎捐款至 (812)台新銀行-七賢分行
戶名:崴邦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帳號:2025-01-0000511-7
(若您習慣使用線上捐款,也歡迎使用
線上捐款連結:https://reurl.cc/o92xnM)
所得將全額使用於刊物印刷費
捐款完成後別忘了到FB私訊日編
讓我們將您列為下期最新雜誌訂閱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