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春季號 ▋視覺特色 ▋竹工藝術家 林靖格-似草若木,美即日常
文‧章郡榕 圖‧林靖格
保持簡單,續延童趣
2015年,林靖格離開產品設計師的角色,創立了林靖格工作室 Grid.atelier,與團隊陸續完成了一系列以竹子為媒材的創作,每件作品在概念、手法與形態的呈現上都各具特色。
2015年,林靖格離開產品設計師的角色,創立了林靖格工作室 Grid.atelier,與團隊陸續完成了一系列以竹子為媒材的創作,每件作品在概念、手法與形態的呈現上都各具特色。
曾經任職產品設計師,現在則以藝術家角度進行創作,林靖格解釋兩造差異:「以前切入的角度,是為特定族群做設計,現在做裝置藝術,主要是為場域而做。」今年三月,他與運動鞋品牌合作《New Balance的步履》,以四千多支竹蜻蜓打造出可觀的視覺量體:「我選用竹蜻蜓經過打磨、上漆等工序,便是希望每個細節都能保持精緻;由場域出發、量身設計的作品,會有更開放、多元的發揮空間。」
《New Balance的步履》 |
《垂首的謝籃》 |
以玩心創造童趣,是林靖格一貫的創作風格,他在2021年以竹蜻蜓打造出氣勢磅的《山海匯》便是一例。由於竹蜻蜓構造簡單,慣常作法常以釣魚線垂吊展示;他則希望利用竹蜻蜓原有構造作為結構,創造屬於自己的手法:「我將竹蜻蜓的竹桿延伸,取代原先的釣魚線,再將它們串在一個頂板上,變成像是一枚枚連接的戒指,最後形成一個奇特的空間形式。」先解構、再創造,最終林靖格與團隊成功地以1378支竹蜻蜓串接、層層堆疊出臺東山海繚繞,輕盈通透的形體與意象。
《雲煙》 |
似草也似木,美源於日常
何以鍾情竹子?林靖格表示,他喜歡竹子「似草似木」的特性:「我覺得這個材料非常有趣,起初只是傳統材料,隨著認識愈深,你會發現這個材料有許多特質,是現代人較少應用的。」如草質的特性,可以輕盈編織成竹籃;而同時也似木的性質,亦能加工製成傢俱,甚至打造出建築物。
2015年,他以東方竹的君子意象,結合西方領結元素創作出《領結椅》─將竹片烤彎,再經由多工多道程序逐步組建而成,「臺灣的竹子是很有韌性的,烤彎的同時,又有很強的結構,透過這種方式就能讓它形成有機的型態。」
林靖格笑說,藝術品的美,來自對細節的注重,如何保持竹子本身的質感,則是他的首要之務:「它的肌理、紋理這些小細節,我都會很要求。」偉大的作品,往往由細節堆砌,竹子似草若木的多變性,結合堅韌而不易壞毀的特性,讓林靖格的作品,得以走出室外、走進生活:「美這件事,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大家第一眼看到作品後,對他們產生的具體影響,會漸漸成為大家對竹子創作、應用的期待。」
似草若木,美即日常,林靖格以竹的多變性,打開視界,走進美的國度。
林靖格 |
--
本文著作財產權為日日好日x雜誌所有,未經日日好日授權請勿任意重製編輯,轉載也請務必註明轉自日日好日x雜誌 ▌No.23 迷走視界 ▌
--
與日日好日有更多互動▸
日日好日Podcast 頻道〈日日GOODDAY TALK〉→ https://reurl.cc/V1D2aY
日日好日X雜誌 FB→ https://reurl.cc/l9e07Y
日日好日X雜誌 IG→ https://reurl.cc/Dd3voR
--
《日日好日》目前不接受任何廣告頁
希望給予讀者最單純、舒適的閱讀感受
若你認同我們的理念,願意支持優質文章
歡迎捐款至 (812)台新銀行-七賢分行
戶名:崴邦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帳號:2025-01-0000511-7
(若您習慣使用線上捐款,也歡迎使用
線上捐款連結:https://reurl.cc/o92xnM)
所得將全額使用於刊物印刷費
捐款完成後別忘了到FB私訊日編
讓我們將您列為下期最新雜誌訂閱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