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冬季號 ▋走出知覺疆界 ▋ 忠泰美術館 總監 黃姍姍 - 美術館的感知體驗是過去現在未來的可能種子
文.張乃予 攝影.張乃予 圖.忠泰美術館
當行事曆難得出現一方空閒的下午,有各種安排的可能,在眾多娛樂或感官體驗的選擇下,選擇參觀美術館展覽對於觀眾會有什麼影響呢?其實答案可能會隨著不同狀態而改變,但美術館或許可以提供獨特的感官或感知體驗,做為穿梭過去、現在、未來的可能。
「感知」和「感官」的層次
「現在有很多的展或空間,很多的聲光刺激或是彰顯設計感,但觀眾得到什麼呢?」姍姍總監提出對於策展思考的一個反問。因此,在這場訪談的開頭,姍姍總監率先說明「感官」和「感知」的不同,彼此是有層次的分別。她談到2022年策劃《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為什麼是稱作「感知現場」時說道:「感官,是很直接的身體感受;而感知,是腦內產生智性的思考,因此我認為美術館必須提供觀眾的是,結合身體的感官和引發腦內智性思考的感知體驗。」
姍姍總監說當時《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展場設計以隱性的動線,規劃跟設計讓觀眾感受不到有特別安排,讓觀眾自然而然進入空間摸索,而非一開始就長篇大論。團隊在規劃時已想過所有動線可能帶給觀眾的感受,有別於明確指引和標示的規訓式設計,當然也收到少部分要求調整的回饋,但館方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這樣展出形式的可能性。這樣的設計是開放給大眾體驗的,有的人可能一時無法接受和不習慣,只感受到感官的部分,但卻也開啟了下一段感知的可能性。
美術館無用論?每個人都可經歷沈浸於作品的特別時刻
黃姍姍提及,他也曾經歷過許多不太理解作品或是策展規劃的時刻,曾經看展時始終找尋不到Ulla von Brandenburg的作品,後來才發現早已身處布幕空間裝置的作品之中,而這個體驗就是藝術家希望呈現給觀眾的。經歷這次的感官體驗之後,才進入對這件作品感知的階段,而後也邀請他的作品來臺灣《逆旅之域》展出。
訪談中,總監有感而發「在功利主義主導的社會中,美術館看起來似乎是無用的。」接著補充說:「但是,其實美術館對每個人的人生很重要,人可能因為接觸一幅畫或一個光線,而有了新的體驗。」她提了兩位創作者對她感知體驗的開拓,其中一件是紐約MOCA的James Turrell專屬展區,讓觀眾去感受隨著時間流逝而轉變的光線。另一件是惠特尼美術館展出的Edward Hopper,畫面裡描繪那道凝固的光線進入空間中,體會到傳統的視覺作品也可以令人感到沈浸式的那瞬間。
科技帶來的速食感官體驗,美術館能帶給大眾什麼永恆?
數位科技發展的速度日新月異,此前全球疫情更加速了虛擬展示的成長,虛實整合的體驗都刺激著觀眾的感官。從AR、VR到生成式AI和沈浸式展示的相關展場軟、硬體升級,提供觀眾未曾有的體驗,如忠泰美術館目前展出的《未來的生命,未來的你─數位、機器與賽博格》及teamLab Borderless於2023年在東京新地標「麻布台之丘」重新開放。
黃姍姍總監認為實體空間的體驗是不會被取代的,不過的確於展覽規劃時都需去思考虛擬和實體面向。
正因如此,這幾年的訓練也讓館員們熟悉虛擬展間和線上活動的規劃執行。但也需要思考展覽為什麼要使用數位技術的核心議題,更重要的是要傳遞什麼樣的資訊。而美術館可以帶給大眾什麼呢?她認為在眾多展示中,展演的形式上多元,如何將藝術層面扣合呈現手法來引發思維上的改變便是關鍵。要有開放心態去實驗和嘗試,但也要有覺悟最後的成果可能會失敗,達不到新的可能。
姍姍總監說起感官與感知的連結時提及,「在一個好的展覽當中,『感官』和『感知』其實是相輔相成的,觀眾能透過身體直覺的五感,引發更深層的知覺和思考。兩者並不是互斥的關係。這也是我策展時常常思考的方向。」
在抖音、短影音席捲生活,讀首新詩可能都嫌漫長的社會下,感官的歡愉和刺激唾手可得,但相對的,當知道有群人長時間為了你的感官和感知體驗努力打造著,或也是彌足珍貴而幸福的。
--
本文著作財產權為日日好日x雜誌所有,未經日日好日授權請勿任意重製編輯,轉載也請務必註明轉自日日好日x雜誌 ▌No.26 喚渡知覺 ▌
--
與日日好日有更多互動▸
通路總覽→ https://linktr.ee/edisgd.mag
手刀索取本季限量雜誌→ https://ppt.cc/fA9Zpx
日日好日Podcast 頻道〈日日GOODDAY TALK〉
日日好日X雜誌 FB→ https://reurl.cc/l9e07Y
日日好日X雜誌 IG→ https://reurl.cc/Dd3voR
--
《日日好日》目前不接受任何廣告頁
希望給予讀者最單純、舒適的閱讀感受
若你認同我們的理念,願意支持優質文章
歡迎捐款至 (812)台新銀行-七賢分行
戶名:崴邦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帳號:2025-01-0000511-7
(若您習慣使用線上捐款,也歡迎使用
線上捐款連結:https://reurl.cc/o92xnM)
所得將全額使用於刊物印刷費
捐款完成後別忘了到FB私訊日編
讓我們將您列為下期最新雜誌訂閱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