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冬季號 ▋好日連載 ▋文史達人 水瓶子 - 望穿南街,尋見大稻埕的舊市場
大稻埕在日本時代的市場主要是永樂町市場、太平町市場、雙連市場,顯少有人知道日治初期有一個舊市場,分為東西南北四個長形的市場,從空中往下看呈現十字形,中間還有一座土地公廟——普願社。
普願社就是位於今日歸綏公園內的普願宮,主神福德正神。普願宮是搬過家的,這周邊的街景到底是在甚麼樣的歷史脈絡下變成今日的樣貌,參考了陳君玉在1958年10月《台北文物》發表的文章,林衡道老師1992年3月《台北文獻》的相關研討會紀錄。我到現場詢問在地耆老,對於這座舊市場都沒有親眼所見的印象,只能比對日本時代的地圖與歷史照片,整理推測出市場的樣貌。
1895年日人統治,今日保安街、延平北路一帶原本有許多埤塘,往東有清代鐵路,如今鐵道都市紋理還在,就在保安街1號這條小巷子,再往東有「人」字形的雙連埤,在雙蓮國小與蔣渭水紀念公園周邊的巷弄也可以觀察到巷道與原本埤塘的界線。
普願社與舊市場興建在大約1898年(陳君玉推算),舊市場分為東西南北四個長形有木頭屋頂的開放空間,依照老照片柱子是紅磚造,攤位區的土地架高應該是方便排水,馬路用石塊鋪面,方便推車進出,市場內通風良好,也可遮蔽陽光與大雨,雖然建築細節不是很講究,但看起來是有規模的市場。
對應到現今的位置,東市、西市範圍大概是今日的保安街上,東邊到甘州街,西邊到延平北路,而東西市中間的普願社在市立圖書館延平分館(保安街47號)前,北市就是現在圖書館所在以北到派出所,今日往北走過去是慈聖宮前熱鬧的街邊小吃攤集散地。而南市的位置可能是現今還可看到紋理的地方,就是保安街76號兩側的小巷子目前有許多兩層樓的房子。
1905年的都市改正計畫實施,根據市區改正地圖,東市、西市、普願社都在今日保安街上,到了1909年就被拆除掉了,北市也荒廢,原本南市南端有口水井也因為開始提供自來水而荒廢。
南市市場周邊有理髮店、糊紙店、香店、木炭店等,轎子店也因人力車興起而式微,在這一地帶有李春生家族的房產,租給人力車夫、苦力、小販等地下階級一個棲身之所。另外還有戲班、掌中戲的表演團體也在此落腳。周邊有銀樓、當鋪等行業,福州人在此聚集,福州魚丸為其知名代表食物外,臨水宮也是福州人的重要守護神。
1925年,陳君玉從青島回臺北特地來舊市場,現場舊目全非,全部蓋了磚房,而門口都掛了木牌寫著:「貸席敷」,就是妓女戶的意思。
陳君玉除了在古侖美亞唱片公司擔任文藝部長作詞之外,還創立《先發部隊雜誌》,戰後擔任《臺北市志》纂修人員並為《臺北文物》撰稿。他所寫的〈大稻埕行進曲〉更說明了1930年代大稻埕最熱鬧的地方在江山樓與太平町。
這首歌的刻盤是林太崴在2007年三重跳蚤市場發掘出土,以下是王佐榮老師由日文翻譯成中文的內容:
春夜更深 江山樓中 胡琴弦聲
觸痛我心 獨自相思 獨自苦惱
夏夜更深 太平町內 心懷珈琲
青燈搖曳 爵士樂聲 聲聲入耳
秋夜更深 台北大橋 月光灑落
對對私語 人影流動 身影漂泊
冬夜更深 小巷街道 人影稀疏
繁星點綴 按摩笛聲 越顯冰寒
看了歌詞,整個畫面就浮現出來,不但符合春夏秋冬深夜的大稻埕地景,搭配自此生活人的心情,而且帶有音樂,搭配了不同的顏色,歌詞實在是太厲害了。搭配這個年代的大稻埕,太平町以東是熱鬧繁華的,而港町的茶葉出口已經沒落,春夏在東而秋冬在西,也說明了這樣的情況。
1945年,盟軍轟炸臺灣,臺北市實施疏開拆除房子作為防火巷的區域,其中一段就是今日的歸綏街,被拆除的區域多了些空地,因為越戰期間有很多美國大兵來臺度假遊玩,這邊變成了租車的所在,從轎子店演變成為租車業,又似乎有那麼一點關係。
後來這塊地方變成了歸綏戲曲公園,公園內的普願宮求得一平安符,上面打著「舊市場」,雖然舊市場短短約十年的繁華,鄰近的永樂町市場、太平町市場、雙連市場都比這裡熱鬧,而臺灣從蠻荒之地進入現代化,舊市場短暫的生命與時代的變遷,都書寫在此。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