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秋季號 ▋人物專訪 ▋NO.33 ・情節生成中・好日連載 ▋ 守望愛妮島 一位臺灣女孩與五萬隻小海龜的約定 菲律賓巴拉望最大海龜保育中心創辦人 Sylvia Wu
文.林采昱 圖・Sylvia /蔚藍文化 ( 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33_P.28-29) 「很開心看到很多生命走出去,是面朝陽光的。」深耕愛妮島(El Nido)已邁入第十年的 Sylvia,談到傾心傾力的海龜復育,眼中滿是溫柔與堅毅。為了海龜,她從荒蕪中尋找資源,在異域上創造改變,如今原本僅有三人的海龜復育基地,已成為巴拉望最大的海龜庇護園區。 「保育這條路,要保持熱情跟初衷,才能繼續走下去。」循著對動物的關愛,以及對愛妮島的喜愛,Sylvia 走上保育長路,從零開始學習,守著海龜蛋,從深夜到天明。 當親手拯救的海龜蛋第一次成功孵化,看著海龜寶寶走入海洋展開「龜」生,她才終於流下跟海一樣鹹的感動淚水,下定決心要繼續幫助愛妮島的海龜,平安走完回家路。 ▲ 回歸大海的最後十米路,一定要讓小海龜自己走,以便記憶未來的產卵路徑,同時活動四肢肌肉。 離鄉後找到命定的家 在 2016 年 Sylvia 開始在愛妮島定居,過去曾是日復一日的臺北上班族,也曾是浪跡天涯的三年背包客,她形容與愛妮島的相遇像是命中注定,被這個美麗的島嶼選中。當地保留的原始氣息與質樸人心,重塑了她的人生觀。 「這邊改變我最大的是更活在當下、更慢活。」順應小島步調,Sylvia 學習當地居民的精神,遇到困難時轉換心態,以笑容面對挑戰。生活起初資源有限,當手上什麼都沒有,就動動雙手,創造自己的第二人生。 想打扮就自學種睫毛、想喝珍奶就開一間店, Sylvia 除了陽光甜美的外在,更有美麗動人的內在,在一堆斜槓身份中,她沒想過有天竟能成為——近五萬隻小海龜的第二個媽媽。 ▲ 小潟湖(Small Lagoon)是愛妮島巴庫特灣(Bacuit Bay)中不可錯過的自然奇觀,深受遊客喜愛。若能有意識的觀光,旅人與居民,都願意為海洋盡一份力,這將是人與自然的共榮共存的最佳方式。 看著牠們一步步回家 Sylvia 保護海龜的行動,從風土民情著手,得知當地傳統有著「吃海龜蛋」的習慣,她在震驚之餘鼓起勇氣,想為海龜爭取活下去的一線生機。只要居民發現海龜蛋、告知地點,她便出比市價高三倍的金額交換情報,第一關價格戰成功奏效。 找到海龜蛋後,下一關是孵化,過去完全沒有生物背景的 Sylvia,寫信到馬來西亞西巴丹的海龜保育中心尋求幫助,從研讀資料到親眼見證海龜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