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日/建築上綻放的手作美學 - 鐵窗花
圖 文 老屋顏工作室 將時間的指針緩緩撥回三、四十年前,當年農村的居住型態,多數仍是滿足大家族共同生活的合院建築,街市中的民居亦多半低於三層樓,成排的房舍緊密相連拉近了鄰里間的情感,卻也可能成為居安漏洞,為了避免讓宵小有機可趁,屋主無不竭力進行門、窗上的補強,此時剛硬的金屬自為首選,從實用的角度出發逐漸加入美學想像,形成台灣民居精湛的鐵窗花文化。 鐵窗花曾大量出現於七零年代建築上,那時蓋樓房、買新車充分展現出台灣經濟起飛的榮景。霎時間建築物變多了,裝修材料的需求也隨之大增,在耐震、隔音效果強的金屬製氣密窗問世之前,尚無高強度的新式玻璃與號稱隱形的鋼絲繩鐵窗,木窗框與壓花玻璃成為組成窗戶的基本元素,考慮防盜需求再安裝上鐵窗花,便形成老屋立面上常見的窗戶三劍客。其實不論水泥花磚、木窗框,或一道道以黑鐵凹折而成的鐵窗花皆仰賴人力製作,如何降低製作成本廣為運用則歸功於早年盛行的 「學徒制」。每當工廠接到新的工程委託,師傅們便前往丈量,與屋主溝通使用需求或喜歡的圖騰樣式,而工廠內的學徒除了進行環境清潔、搬運貨物,當然「備料」更是首要工作。這些前往拜師的學徒沒有固定薪資雖然看似不合理,但努力撐過三年多低薪的時光便可練就一身好本領,紮紮實實以勞務代替學費報答恩師,也是舊時代的人情味。 若仔細觀察窗上線條,不難發現在鄰近街區通常流行相同款式,因地緣之便,各家屋主往往找上同一間工廠訂製,如此一來手法自然相同。有些老師傅習慣將自己設計過的款式繪製成型錄,也有隨身帶著紙筆,邊溝通邊勾勒出樣稿的隨性派,從這些樣稿中可看出師傅們擅長的款式,凹折窗花前必須先製作模具,為了減少製作、收納模具的困擾,聰明的師傅們也會盡可能推薦屋主訂製特定款式,其窗花圖騰中所需的零組件則交由學徒平日裡事先折好,再透過老師傅的巧思將相同的構件透過鏡射、重複等手法拼湊出統一中求變化的作品。 這幾年關於老空間再利用的意識漸增,「汰舊換新」的舊觀念逐被「愛舊喚新」取代,不論住宅改造或商業空間規劃,使用者無不試圖從舊有記憶中找尋串連各世代的元素,透過經典發展出創新,當中視覺印象強烈的鐵窗花、水泥雕飾或馬賽克磁磚…似乎也成為老屋代名詞備受關注。然而老房子佇立多年,除了外觀上逐漸累積的歲月痕跡,亦可從原屋主的生平、新任屋主的修繕過程進行觀察,畢竟令建築充滿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