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日/天公疼憨人

圖 JJ 文 Kai
小小一間麵線糊攤,捐了台消防車,籌辦紙雕藝術,這些好事全來自於北港在地人「葉成豐」,在賣麵線糊之餘,人生的願望清單一一實現,耿直老實的性格,黝黑的皮膚,辛勤地經營著麵攤,別人說他憨,他說:人生信仰就像媽祖的精神一樣“心存善念”就會有好報。


麵線糊,撈個蛋黃,舀上熱騰騰的麵線糊,在碗裡攪拌,加上特製肉燥滷汁和蛋清,這是雲林北港才能吃到的口味。家中經營攤位從母親那輩起,已有五十個年頭。這攤子養育了葉成豐與三個兄弟姐妹。直到他擔下麵攤才開始做麵線以外的食材,賣起滷肉飯跟蝦仁飯,還有各式湯品。過去在農業時代,麵線糊配上一顆雞蛋就是非常豐盛營養的一餐。雞蛋只能使用蛋黃部分去泡麵線糊,若加了蛋白就無法煮熟,母親是個相當惜物的人,於是她會將蛋白取出拿去蒸熟,再放入滷汁便又是一道料理,不浪費、惜物這都是母親教會他的。


北港朝天宮旁小吃店家林立,全倚賴著朝拜信眾維持生計,所幸主街上有這間廟在,香火與人潮一樣旺盛,養活了世世代代的北港人。做吃的生意幾乎天天都得開市,葉成豐的麵攤亦是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凌晨三點起床,賣麵線糊到下午,晚上又繼續備料,這麼忙碌哪來的時間學習!葉成豐說:「有天,真的覺得日子過得太平淡了,經過每天買菜的市場,偶然看到一本紙雕的書覺得好美,買回去學,書裡頭有教你如何做紙雕,每天藉著中午的休息時間練習、累積作品。」這一學十幾個年頭過去,他成了當地的文創紙藝師,北港藝品展覽中總能看到他的身影。



紙雕最困難在初期摸索的時候,其次難在歷史資料收集,他的創作都是以北港當地設計為題材,以媽祖遶境的框架去延伸作品,童年幾乎都圍繞著這樣的文化背景。藝閣、白鶴陣兩個早期藝陣更是現代罕見的主題;「藝閣」是北港特有陣頭,藝閣車上乘座的小朋友充滿榮耀,裝扮成神明及民間故事主角,在上頭揮手擲下平安糖,與信眾互動於繞境街道。大多數人用拍攝照片去保存歷史,而葉成豐用紙雕來記錄歷史,陣頭即將消失,他的工藝留下台灣在地文化。代表作:媽祖遶境圖,陸續花了十年時間,逐步完成,從民國九十五年到至今,持續創作著。

沒落的北港,輝煌不再,人口外移是時代變遷必然之事。從前來北港的人都需搭乘五分車,一趟來回就會花上好幾小時,因此大部份朝聖者都會選擇留宿一晚。現在有了車子後交通便利,人們不再像以前多花時間停留,幾乎都是當天來回,因此生意也相差很多,生意難做、也留不住年輕人,寧願選擇去吃人頭路,跑到外縣市工作,因此當地人口流失,守不住家鄉的繁華。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讓他決定為北港盡一份心力,曾經在身體不堪負荷時突然間暈倒了,他的兒子提議他既然很常搭救護車,要不要捐車給他們,像是給他一個靈感。因為北港路窄,車身若太大會進不了巷子,他將身上的積蓄幾乎全數捐出,買了台小型消防車做為回饋。他說:發揮媽祖的精神,她濟世救人、孝道為先,我也想效法她的理念,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回饋才是王道,錢多了是種負擔,夠用、心存善念就好。

阿豐油飯麵線糊
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198之1號
0911 - 100 - 679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3 冬季號 ▋人物專訪 ▋喚度知覺 · 有感的形塑 ▋ 動物行為治療師 戴更基 - 翻轉認知,以同理、尊重作為飼養之道

▋2024 夏季號 ▋No.28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8/1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秋季號 ▋No.29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10/18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