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好日 / 一塊「返嘉」,重回眷家老時光 嘉禾新村的空間記憶
▲嘉禾新村。(嘉禾新村提供) 1949年,國民政府於中國大陸的撤守來台後,外省族群及其眷屬為主,在官方明確授意與特別安置之下,或是水泥牆,或者竹籬笆,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特殊共同生活空間,這便是「眷村」。 不過,時間來到一九七○年代的尾聲,眷村的屋舍逐漸老化,眷家的子弟逐漸外移,大量老舊眷村拆遷,造成許多第二代的眷家子弟,心生無家可歸的焦慮──無論是記憶的,或是物理上的。 ★眷村記憶成為創作資產 因此,許多眷二代、三代的作家與創作者,開始戮力書寫,保留記憶,「眷村印象」更是曾經一度蔚為盛行於文學、影視與舞台劇。 先是文學,袁瓊瓊《今生緣》、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與蘇偉貞《離開同方》等作家,為眷村文學立下了難以超越的里程碑;而後是電影,《小畢的故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拍出眷村子弟的成長,以及與外邊世界的衝突與隔閡;電視劇《光陰的故事》,或是舞台劇《寶島一村》、《影劇六村》等,則深受觀眾的好評,一度帶起眷村懷舊風。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海報與劇照。(wikipedia提供) ★幾經波折,嘉禾新村重新開放 位於台北城南公館永春街,作為台北四大眷村之一的嘉禾新村,也是知名度較高的知名眷村。它是導演鈕承澤的成長之地,過去,亦有諸多影視作品於此地取景,五月天〈人生海海〉、蕭敬騰〈阿飛的小蝴蝶〉的MV,偶像劇《求婚事務所》、《惡作劇2吻》與《16個夏天》,皆於嘉禾新村取景。 ▲ 五月天〈海海人生〉取景於嘉禾新村 嘉禾新村原址在日治時期原為砲兵聯隊營房基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進駐,並設有聯勤通信修理廠、陸軍供應司令部軍法組等,直到一九五○年代,國防部將日遺建物及原勤務廠房重新隔間,依眷戶軍階,給予不同大小的土地面積,由各眷戶自行建造,屬「公地自建」型態的眷村。 ▲嘉禾新村一景。(嘉禾新村提供) 不過,與許多眷村(或是台灣老舊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