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愛閱讀 /胖,只是一種活著的狀態! 《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從告解、瞭解到和解的真誠之冊

猶記前幾年的電影《大餓》,女主角阿娟三十歲,105公斤,搭車通勤,追逐愛情,工作與最日常的善意,卻總是因為體型而碰壁。有時候,胖這事情,就連存在本身,都構成某種生命困境。


《大餓》的故事講述一個胖女孩與自己的和解,但談和解,得先開始了解。《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便是這樣從告解,到瞭解的一本書。


身為資深胖子的作者蔡培元,從小學時開始發胖,中學時每年增重十公斤,最胖曾到130公斤,於是他以一本碩士論文的規格,透過書寫,從如何成為一個胖子談起。


蔡培元說:「在文章中,我敘說我作為胖子的生命史、國中畢業紀念冊給我的意義、胖子所面對的論述氛圍、我的身體故事以及我的媽媽在我的生命歷程中的重要,透過這些書寫而讓自己朝向自在的過程。」


★ 內文摘要 


●胖子是如何生成的?

●同學們對一個胖子,在國中畢業紀念冊上寫了?

●為啥「胖子」是罵人的話? 

●凝視胖子的身體

●究竟我為什麼吃這麼多?關於媽媽與食物的記憶

●成為一個自在的胖子


作者蔡培元在陽明大學就讀衛生福利研究所時,本想寫一些關於國家、政治、基進等宏大主題,但怎麼都卡關,於是他從自身的困頓出發來探索,把自己的身體當作一個田野,承認自己受傷、委屈、無能為力,以此成為好好活下去的動力。


作者在書中袒露了自小到大是個胖子所遭遇的處境;以國中畢業紀念冊為文本,檢視他人對他的看法;討論「胖」在社會上引起的各種論述;及他正視自己的胖子身體和分析吃對他的意義,重新認識屬於他的生命議題,而他也透過這個書寫的過程讓自己越活越自在。文筆幽默誠懇,自在地在故事和學理間轉換自如,盼能由此書帶讀者共同思考、一同解放成見。


▎內容簡介


「胖子」是我最大的敵人,因為我最常被「他」打敗。

「胖子」也是我的惡夢,因為我竟然被我最大的敵人附身了。


「胖,只是一種活著的狀態,而不是被評價的標籤。」

自我敘事傳奇論文首度問世,為胖子出征!

透過「故事」瞭解你我差異、勾出情緒、展開對話、真誠相遇


這是一個胖子的故事,也是一個能召喚更多故事的故事。


我在意我的「胖」,聽說是因為「胖」是對我最大的壓迫。

所以我在意,然後我也在意別人的在意,我更在意別人在意我的在意。

我想辦法把我的「胖」隱藏起來,這可真是不容易。


我想辦法把書念好,把成績考好,

想辦法作一個靈敏慧黠的動物,

我想辦法讓自己當人,不要是好吃懶做的「肥猪」。

我想辦法......

是的,我是一個胖子。

而且,僅 僅 只是  一個胖子。


這是一個胖子的故事,也是一個能召喚更多故事的故事。


▎作者介紹 


蔡培元

小時候我很愛看故事書,但家裡沒幾本,有機會到別人家去時,找書來看變成一件有趣的任務。國中時,逛百貨公司是我的娛樂。沒錢的學生能做的,就是坐在門口觀察形形色色的人群,想像著她/他們背後的故事。亂編故事也是我的樂趣。大學時,社團辦活動需要經費,我去幫忙選舉賺錢、去找縣市長/民代募款。我還記得緊張到冒汗還要強裝鎮定的模樣。


然後我慢慢學會,在沒辦法的時候想辦法找辦法。所以,在寫碩士論文時的走投無路,讓我發現了「說故事」這條路,讓我學著走出一條自在的旅途。念了博士後更懂得原來各種知識都在朝向同一條更認識自己與世界的道路,千萬別急著畫地自限。期待自己不管在哪裡都要像蚯蚓一樣,默默地鬆動堅硬的土壤,帶來些許新鮮的空氣以及新的可能。


對了,我現在的工作一樣還是愛聊天的大學助教。


▎內文精選


★再回東海大學──尋找自己的胖子


當我終於覺得很累了,我離開了協會的工作,再次回到東海大學社工系,不過這次是當助教。我的人生步調慢了下來,開始有時間想到自己。想到過去的那些經驗,想到那些個不同時候受傷的自己,想到自己的胖,想到自己的情緒,想到那個沒被照顧到的自己。我知道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重新理解自己,重新找到讓自己自在活著的樣態。


理解的眼光


在我剛到東海當助教時,我的女朋友淑英也剛在念彰師大的復健諮商所。當時她修了一門課叫作「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簡稱ABA),主要用在觀察個人行為,從既有的行為慣性中,找到行為改變的可能,改變一些「問題行為」。這門課有一個作業,要她們觀察身邊周遭一位親友的行為,然後用ABA的方法設定一個要改變的行為,透過行為改變的方法,看這個被設定的行為改變目標是否可以達成。淑英興沖沖地問我說,她可不可以觀察我吃東西的行為,因為她覺得我吃東西的方式導致我的胖,所以她想透過ABA的方式,跟我討論我的「吃」的行為,從而改變我吃的行為。當時我拒絕了。


後來有一次我們在外面吃飯時,因為那一天我肚子很餓,所以吃了比較多。淑英有點責怪地說:「不可以吃那麼多。」本來我都只是賴皮地繼續吃,結果她又再提了一次要觀察我吃的行為。這讓我很生氣,我覺得除了那種被觀察的不愉快之外,我吃東西變成一種要被改變的行為,這更讓我生氣──因為我的「吃」變成問題行為,我的胖變成一種要被改變的問題。


因為這件事,那一頓飯我們倆都吃得悶悶不樂,回家之後還吵了一架,雙方都覺得很委屈。後來,我們透過郵件寫下彼此的想法。我把那種不願意被觀察、把我的胖當作一個問題的心情告訴她。淑英說,她並不是介意我胖,否則當初就不可能當我的女朋友。她在意的是我的身體是不是健康,我能不能健康地活著。她要我不吃那麼多是為了控制我的血糖,並不是因為胖。為什麼只要講到關於吃東西的事情,我就很快的歸因到是因為「胖」?為什麼我對「胖」的defense這麼強?心裡有鬼的是我還是別人?


這次的爭吵提醒了我,當聽到有人告訴我關於「胖」這件事時,我是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這些人?用什麼樣的觀點來理解這些人告訴我的事?我又是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理解胖子?用什麼樣的眼光理解我自己?


我一個很要好的國中同學(我們是結拜兄弟),從以前就常常念我,要我注意自己的身體,要減肥。要說他是因為看不起胖子也說不過去,因為我們認識二十幾年,到現在都是好朋友。我一個很要好的大學朋友(我們是結拜姊妹),想到時就會提醒我:要不要考慮減肥?當然要說她看不起胖子也實在說不過去,不然交情不會那麼深。好吧,至少在我的周遭就有這些並不必然對胖子不友善的例子,但我卻總是很快地把這些說法打成一類,其實我也是那個粗暴的紅衛兵?


重新找到自己理解「胖子」的眼光,意味著我必須更深地理解自己的價值與態度。也就是我必須更深地理解自己。而這也就讓我開始了一段透過理解自己的胖來理解自己的過程。

                          ▲《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大塊文化,2022)


遇見更多作者與《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的故事,

詳請見:https://reurl.cc/Z1yOj6


圖片來源_unsplash大塊文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3 冬季號 ▋人物專訪 ▋喚度知覺 · 有感的形塑 ▋ 動物行為治療師 戴更基 - 翻轉認知,以同理、尊重作為飼養之道

▋2024 夏季號 ▋No.28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8/1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春季號 ▋咖啡連載 ▋珈琲寶山店主 蔡育庭 - 在水泥叢林裡孕育一座珈琲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