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春季號 ▋人物專訪 ▋NO.27 改變 · 凝流之間 ▋ 家吶子台式居酒屋主理人 劉哲豪X周盈君-長於沼澤,匯聚南萬華芳味的臺派食域

圖說/家吶子台式居酒屋主理人 劉哲豪

文.陳鈺潔 圖.石育安(紙本訪談請見《日日好日》No.27 P.4)


在臺北市一隅,有一塊多水之地曾經盛開著茉莉花。日治時期這裡是一片花園,故稱西園、東園、雙園,在更早的時代,平埔族稱此地為沼澤之地,古語「加蚋仔」(ka-la̍h-á)沿用至今,未來也將在捷運線上保留「加蚋站」的命名。

南萬華東園街一帶,有著獨樹一格的文化特色。這裡在過去是永和板橋一帶居民進入臺北市的必經之路,繁盛時期一條街上有數十家銀樓與數家戲院,熱鬧不輸大稻埕。而後因為萬大路的修建,此地逐漸沒落。

即使如此,農業時期家戶互助的凝聚力仍傳承於本地人的血液裡,一群年輕人引用此地曾由五個農莊聚落組成的背景,成立六庄協會協助地區復興,也建立了「加蚋仔商圈」,每年10月舉辦熱鬧的嘉年華「加蚋祭」,解封被淡忘的故事與文化,讓更多人再次認識這裡。

在地出身的老闆娘Ashlyn與老闆Chris在此地開起「家吶子台式居酒屋」,如同牆上貼的一句「歡迎回家」用溫暖的燈光與食物,將家的感覺帶給所有來訪的人。
圖說/店內牆上的掛畫為Ashlyn與團隊共同設計的插畫作品。


加蚋仔長出的家

「我們剛來的時候,這裡晚上9點就是漆黑一片。」初到之時,加蚋仔只是一片寂靜平凡的住宅區,要在這裡開一家營業到深夜的居酒屋,著實是不小的挑戰。老闆與老闆娘原先都讀設計,老闆Chris有著開一家小店的夢,由老闆娘Ashlyn尋覓店址後找上這裡,場勘時原為外地人的Chris便被這裡的氛圍吸引,「這裡的街道像是時空凍結了一樣,部分店家還保留手繪的老招牌,老城區步調比較慢,很安靜。」兩位家吶子主理人逐日將原址的歌友會改造成一樓餐廳、二樓倉儲、三樓辦公室的多用途建築。「像這排房子其實是臺式傳統的十連棟建築,後門都是相連的。」整條街上多是現今臺北市區少見的店屋形式,家即是店面,居民都相當熟識,從小一起長大的年輕人也格外緊密。
圖說/家吶子的好味道出自老闆劉哲豪和周盈君的攜手打造。

由於兩人都喜歡喝酒,營運家吶子之前就會到各地農會或酒莊探訪好喝的酒品,如今他們自己設計酒標與酒廠合作,甜酒釀成了店裡的招牌。「臺灣的酒因為缺乏包裝與宣傳,較少為人知。其實臺灣是水果大國,水果酒與原民的小米酒都很值得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有了臺灣的酒,理當配上臺灣風格的料理,「臺派」是家吶子的堅持。臺式泡泡豬有高麗菜的爽口感及鹹甜調味,與韓式泡菜的辣感不同,格外受外籍遊客喜愛。番茄牛五花不採用小番茄改以牛番茄切片,淋上蜂蜜調味的醬汁,這些份量十足又精緻的小盤菜,讓人感到熟悉又驚喜。Chirs還特別從阿嬤身上學來香菇肉燥飯,醬油、蒜頭、香油奠基了家常味的根本,在創新菜色中保留一份安穩不變的味道。
圖說/香菇肉燥飯上使用店內特製香菜辣椒,別有一番風味


逐家(ta̍k-ke)的家吶子

「如果要在此地開店,應該要主動認識本地的故事。」Chris這麼說。店面營運穩定後,本地老闆娘Ashlyn回歸本業創辦了地方刊物「東園誌」,也用這個機會回溯成長的地方。「身為加蚋仔人應該要感到驕傲,這裡有很多很棒的文化。」
圖說/右邊兩本雜誌為老闆娘Ashlyn創辦的地刊物《東園誌》。

為了提升地區居民的在地認同感,他們採訪東園街上的店家,讓更多人了解這裡,「家吶子很像里民中心,大家可以在這裡分享資訊。」只要有好的機會,很多事都能在此發生,從東園誌的發刊展覽、歷史講座、到小學生們擺攤易物的小頭家市集……,居民們與此地長出了連結與信任,如今加蚋仔商圈有許多店家進駐,年輕人們逐漸返鄉回流,不再是當年夜間一片靜寂的街道。


繼承初心,結合現代的演化

時代變遷下,經營餐飲絕非易事。2017年末開業的家吶子,經歷疫情前後的洗禮,年年都有挑戰。Chris作為飲食工作者,食安與食材是堅持的根本。近期的蘇丹紅事件讓他深感把關上游食材的層層來源著實困難,只能用最快的速度誠心面對顧客。另一份堅持,則是反覆思考如何將臺灣食材發展出不同的特色,例如臺灣山藥與日本山藥的質地不同,適合的烹調與呈現就不一樣,如何融洽平衡食材與臺式調味,這些都是為了展現臺派風格的調整。或許在變與不變之間沒有絕對,順應變動是唯一的答案。
「萬華人很團結,該怎麼說呢?很有草根性。」Ashlyn說。源自農業時代的互助精神,居民們炙熱不變的團結力,讓寧靜的加蚋仔再度活絡起來,為這塊曾經的沼澤之地,滋養了新的可能。

--

本文著作財產權為日日好日x雜誌所有未經日日好日授權請勿任意重製編輯

轉載也請務必註明轉自日日好日x雜誌 ▌No.27 改變▌ 

--

與日日好日有更多互動

通路總覽→ https://linktr.ee/edisgd.mag
手刀索取本季限量雜誌→ https://bit.ly/4d5e0m1
日日好日Podcast 頻道〈日日GOODDAY TALK〉 → https://ppt.cc/fnYVVx
日日好日X雜誌 FB→ https://reurl.cc/l9e07Y
日日好日X雜誌 IG→ https://reurl.cc/Dd3voR
--
《日日好日》目前不接受任何廣告頁
希望給予讀者最單純、舒適的閱讀感受
若你認同我們的理念,願意支持優質文章

歡迎捐款至 (812)台新銀行-七賢分行
戶名:崴邦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帳號:2025-01-0000511-7
(若您習慣使用線上捐款,也歡迎使用線上捐款連結:https://reurl.cc/o92xnM

所得將全額使用於刊物印刷費,捐款完成後別忘了到FB私訊日編
讓我們將您列為下期最新雜誌訂閱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3 春季號 ▋好日連載 ▋ COFFEE FLAIR主理人 森永-咖啡廳像防空洞,是可以安心休息的地方

▋2023 冬季號 ▋人物專訪 ▋喚度知覺 · 有感的形塑 ▋ 動物行為治療師 戴更基 - 翻轉認知,以同理、尊重作為飼養之道

▋2023 夏季號 ▋No.24 雜誌全台索取地點 ▌7月索取開跑 ! 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