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日/那些不願消失的童年
圖 南可 文 Kai 受訪 台灣玩具博物館 |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童年的歌詞寫下了民國四、五十年最人嚮往的諸葛四郎寶劍。或許你不記得那年的歷史發生什麼事,但是你會記得童年裡最喜歡的人物角色,以及最珍藏的玩具,還有床底下的漫畫書。有人說,懷念過去,其實是對現實底下的缺失。也有可能是我們的童年過得太過精彩而久久無法自拔,那段時間短暫卻快樂,腰際上一隻隻鬥贏的尪仔仙證明了孩子王的功力,原來尪仔仙頭頂上的塑膠圓圈是串繩用的,從街頭到街尾沒有一個小孩不認識他。
早期的尪仔仙都是大型且手繪色彩 |
落在板橋435藝文特區的台灣玩具博物館創立於92年,裡頭搭造了台灣玩具史的經歷分為四個時期:明清、日治、鄉土、玩具王國等年代,讀歷史很無趣,玩歷史卻會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創辦人江文敬先生也是個老玩童,這一生的收藏都留在這無私的分享,數量高達三千個玩具,兒時的第一個玩具也珍藏在館內,四年級生的他曾做過玩具公司,也學著做玩具將那些技能保存,在距離現今的13年前才具體落實展覽。
「盤中劇」說書人的謀生工具藉由 敲打盤子的震動讓人物移動表演 |
如果說童年的代表性玩具是什麼?父母輩能對答如流的說出彈珠、尪仔仙、竹蜻蜓、陀螺、布娃娃等代表性象徵, 但現在出生的小朋友們可能會回答出科技產品的名稱,甚至誤認I Pad就是玩具。面臨五感發展缺乏的年代,要如何找回逝去的童年,拿掉了3C獨自的遊戲時光,舊時的童玩更能增添凝聚力,台灣玩具博物館的存在讓時代平衡。
小雞吃米運用底部重力拉扯綁線做出吃米動作 |
問起館長江宜馨小姐她最喜歡哪個時期的玩具,她說早期一點50-70年代在塑膠玩具發明前的作品她最喜歡。雖然不是她出生時期的玩具,做工也較精緻耐玩度較高,比較像一件工藝品,早期的「尪仔仙」是老師傅手繪的,每一款都獨一無二, 就連塗塗抹抹蓋住沒畫好的地方都很可愛,你或許會好奇彈珠裡的泡泡是怎麼長出來的,那只是因為技術的不純熟讓空氣跑入造成的氣孔,這些就是我們都不知道的故事。玩具是有歷史的,演變至今不變的是玩具是要拿來玩的,不然就失去了它意義。
早期的大富翁房子是用紙張表示的 |
「我們只是平凡的人,卻因為父親的發願完成了他一輩子的願望,我們曾經2年沒有說過話,因為不理解而放棄溝通。卻也因為玩具把家人串連在一起,玩具村是最終的目標,將這裡變成一個村落所有年代的童玩都在這。父親一定會很高興他的堅持是有價值的,看到現在的規模跟孩子們玩玩具那投入認真的模樣都是快樂的,這就是台灣玩具博物館存在的價值。」那些所謂不願讓它消失的都是一幕幕的畫面,玩樂這件事對童年很重要,因為你只年輕過一次。
台灣玩具博物館
新北市板橋區中正路435號
0917 - 567 - 617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