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日/為偏鄉,為孩子的未來而教(上篇)

圖 TFT提供/ JJ 文 昱萱
提到偏鄉小學,腦中浮現的多半是飄著裊裊霧氣、位處深山裡的部落學校,我們慣以用地理上的「偏」、「遠」去定義當地所得資源多寡,但這卻可能是一種刻板印象,許多山區學校反而容易被企業家、善心人士注意,得到相對的物質資源。「我們主要服務的學校,是那些不在市區、也不在山裡,最容易被忽略的『不山不市』的小學。」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創辦人劉安婷說。



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以下簡稱為TFT)成立於2013年,是由一群關注教育不平等的年輕人所組成的非營利組織,每年招募教師前往偏鄉擔任兩年教職。而他們口中的不山不市,多出自產業沒落後人口大量外移的地區,劉安婷感嘆表示:「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都是走不了的人。」儘管這些地區教師甄試已開到七、八招,條件放寬至大學畢業、非具備教師證也能報名,仍苦等無人。

在招聘質、量都不足的狀況下,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孩子們的教育,剛在台南結束兩年服務的老師楊斯婷附議,第一年她擔任六年級的導師,卻碰上班上孩子不會三年級的課程。楊斯婷說:「比起馬上對他進行補救教學,我覺得更要去反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TFT成員不只是教師,他們也將自己定位為另類研究生,站在第一線看見台灣教育現場,盼望從源頭開始改變。




根據統計,在台灣15歲的孩子,同樣受了9年的國民教育,教育落差卻可高達7年,尤其在偏鄉地區家庭結構多複雜,新住民家庭、隔代教養情況普遍,家長對孩子學業狀況多自認半使不上力、參與意願相對低,楊斯婷曾到學生家進行家庭訪問,只要討論到孩子在校的表現,家長大多回應她:「老師,沒關係,不乖就打!給他催落去!(台語)」但她終究明白,打罵無法改善什麼,孩子需要的是傾聽和溝通。

曾經她也遇過一個有暴力行為的學生,在情緒失控時甚至威脅到人身安全,但楊斯婷笑笑地說:「還好我是體育系的,會擒拿術。」當下她挫敗的以為沒有在這孩子身上留下任何影響,但就在那位學生畢業後不久,她收到了一個信封,裡頭裝著自己星座的鑰匙圈,「是那孩子去國中戶外教學時買的,但他好像會不好意思,所以就請別人轉交給我。」這份彆扭卻真誠的心意,證明了有些事雖不會立竿見影,卻會在生命中慢慢發酵。



TFT至今服務超過2800位學童,沒有相同的故事、更無固定的成功套路,就像劉安婷所說的,他們就是陪伴在孩子身邊,劉安婷認為:「很多人認為偏鄉孩子不會讀書,就要他們去唱歌、跳舞、打棒球,當然不是說這些東西不好,但他們一開始就被預設了『不可能』。」當孩子們感受到來自重要他人的低期許,自然不會產生學習動機。劉安婷回想起TFT曾經有位英文老師,利用田野調查發現服務地區因酗酒、吸毒人口多,導致交通事故頻繁,但不認識英文字的老人家們難以記下車牌,因此他在偏鄉開設老人英文班,與在地居民一起從孩子們的家庭著手,貼近當地生活的方式。

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
110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12號11樓之四
02-2345-6225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 秋季號 ▋No.29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10/18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秋季號 ▋人物專訪 ▋NO.29 家的形狀 ▋椰油國小教師 顏子矞-海風中築建的居所,還有那躍於舞臺上的飛魚歌聲

▋2024 夏季號 ▋No.28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8/1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