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日/走過十年《豪華朗機工》林昆穎專訪
圖‧ JJ/ 豪華朗機工 文‧ 汪凱萍 「在我眼中的每樣事物都是旋律,差異性在於你是獨奏還是合奏。-林昆穎」還記得前年繁花盛開的台北花博,好評不斷、難以超越,隔年移植到台中出現了匹黑馬,新媒體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創作了「聆聽花開的聲音」,打造一顆直徑15公尺的巨型機械動力花球,搭配旋律起伏的強弱,鮮紅色的花蕊開闔、綻放,音樂隨著春天甦醒到秋天凋落的生長週期波動,藝術與科技的完美交融,打破了花博園區向來只著重推廣軟實力的成規。 台灣設計界有個有趣的現象,比起國外團隊人數眾多且分工嚴謹,在台灣我們更追求變通性與跨界融合性,少數人即能創造出極高的合作成果。豪華朗機工在組成前各自在自己的領域分別努力了一段時日,在機械、音樂、裝置藝術上各自發展至頂峰決定合體碩大,看似沒有交集卻又是各路好手:陳志建、林昆穎、張耿豪及張耿華兄弟,讓台灣出現獨特的藝術創作,這組人馬不容小覷的實力,打響了台北世大運及台中花卉博覽會。默契極佳的四人組合,面對張耿豪去年離世,林昆穎給了新的註解看待別離:「在我眼裡什麼都是音樂,我們四個人一起的時候就像是合奏,但在人生的旋律上,耿豪先演奏完了,我們還是會繼續演奏,並且完成他的部分,屬於他的明亮旋律還是不時會在腦海中響起。」 由左至右:陳志建、張耿豪、張耿華、林昆穎 圖 :豪華朗機工提供 這次特別專訪了聽覺動能創作者林昆穎,即便說話也很有自己的節奏,讓旋律在對話中竄流。他形容人生就是場遊戲,過關前要先釐清什麼是過關條件,手指輕敲打桌面,他提出這項有趣的論點:「拿讀書來說好了,如果把念書當成遊戲來玩,那考試就是驗收你打遊戲的技術,自然會有評比標準,當成遊戲來看就會想要得到更高分,我從8歲就開始學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有著感性跟理性的成分。練習就是件理性的事,通常進琴房後我會待上7、8個小時。當我知道流程後就沒有所謂時間感的問題,可以不斷的練習下去,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規則,一切就不再難了,學習最棒的養分是留在自己身上。」如果我們都能提早頓悟學習這場遊戲,或許當年也不會再被考試所折磨,就能像林昆穎一樣過關斬將,得到人生更高的境界遊戲人生。 轉眼間,明年豪華朗機工10周年了,在10周年前夕得到了《第十屆總統文化獎》的殊榮,這是對一起合作的夥伴整體認證。感謝的話在林昆穎口中欲言又止,思索良久道出:「要說感謝時腦海裡就會出現超多人,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