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日/沒看過不代表不存在-找回台灣妖怪的行人文化實驗室

 

圖‧行人文化實驗室 文‧羅盈竺

「山高就有妖,物老便成精」不只古籍《山海經》有紀載,原住民的文化也存在「萬物有靈」的觀念,古代人們對一切不了解的現象感到恐懼,妖魔鬼怪四處流竄在眾人心中,跨越千百年殘留在集體記憶裡,究竟妖怪是一個物種,還是只是寓言式的假託,眾人莫衷一是。想要找尋證據當然唯有從身邊探索起,但言及至此,大家的反應可能都是:「甚麼?台灣有妖怪嗎?」

2015年行人文化實驗室出版了一本叫《台灣妖怪研究室報告》的套書,收錄〈台灣妖怪圖鑑〉、〈妖怪觀察記錄指南〉、〈妖怪見聞錄〉三冊,第一冊中透過圖鑑形式,以文字和插圖分類介紹台灣妖怪,另外還整理一套妖怪觀察法,教你安全又愉快的前進野外尋妖,最後一冊則找來各領域的專家,請他們從學術面與經驗談論關於妖怪的一切,甚至是妖怪文化之於人類的意義。一邊腦洞大開放肆想像,一邊嚴謹蒐集文獻資料、遍訪專家,《台灣妖怪研究室報告》用幽默和知識並進,試圖找回被遺忘許久的台灣妖怪,打開台灣人對台灣妖怪世界的想像。


會吃小孩子手指頭的虎姑婆、在山林中把人「牽走」的魔神仔,小時候在長輩口中聽過的妖怪故事,現在越來越少被提起,就像他們漸漸消失了一樣,取而代之的是從外國「進口」而來的妖怪。於是行人文化實驗室(以下簡稱行人)將妖怪設定成一種瀕臨絕種的生物,鎖定報章雜誌等紙本歷史資料搜尋,「我們後來發現資料實在太多了,於是做了一個大型的Excel,找來20個以上的搜尋達人,用設定好的搜尋關鍵詞,比方說妖怪、惡魔或是一些已知的妖怪名稱,請他們上各式資料庫、舊書店搜尋,再把找到的資料貼上報表,就這樣接力完成。」

每個妖怪只要在資料中出現一次,就代表被目擊一次,最後以目擊次數排出前十六名,收錄到圖鑑當中。行人花了半年的時間去建立資料庫,「最後統整資料這件事是最困難的,因為我們還要定義哪些算是『真的』台灣妖怪;比方說因為我們是移民社會,所以有來自南島的原住民妖怪、從中國來的漢人妖怪、日治時期的日本妖怪,還有近年的都市傳說……,所以哪些才是台灣的本土妖怪?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想辦法分類、定義。」


我們以為這樣一本好書的企劃出版,背後一定有甚麼深刻精神,實際上行人文化實驗室秉持著「實驗」的精神,在他們的辦公室裡就是有甚麼樣的人,就出甚麼樣的書!當初這個尋妖企劃也是其中一個編輯的個人興趣,默默提交了企劃,整個團隊就跟著踏上抓寶之路了。

還有說不清是為了讓讀者讀起來有趣,還是只是編者們自己的惡趣味美學,圖鑑上每個妖怪旁都有像遊戲角色分析的能量表,列著攻擊力、智力、特殊能力等項目,甚至拉丁文學名、日文說明,各式編排讓每個妖怪個性十足;如果只是這樣當然還稱不上「稱職」,編輯團隊「要惡搞就要惡搞到底」的精神體現在行動上,他們當然要揪團到傳說中的魔神仔洞探險一下,想必月黑風高的夜晚會很適合,遇到妖怪還能好好向他們介紹自己替他們出了新書,「但我們挑白天去、不敢晚上去,做這種書的人反而都很膽小好不好!所以最後我們甚麼也沒遇到,就像是去郊遊的一樣。」身為領頭的行人總編周易正笑說自己八字重,甚麼都沒感覺到,一行人就這樣結束郊遊,當作已經有以身作則過了。


「我覺得妖怪在社會是一種暗喻,去把我們不知道怎麼面對的,人性可怕的一面抽出來,形塑成妖怪,成為另一個世界。」沒有找到妖怪或許是因為他們在每個人心中,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不同的學界、種族,對妖怪也有各式的解釋,但所有的解釋都能歸納出一個共識,那就是妖怪也是文化的一部份。

「我們面對自己的文化經常太過規矩,努力繼承、大膽創新,是我認為台灣需要的文化力。」周易正說,如果再重新製作一次這套書,行人會利用整個團隊近年大為進步的採訪經驗,到台灣各地去詢問廟公、耆老等人,從他們的口述中得到更多民間資料,然後畫成漫畫,或是學習隔壁的妖怪大國日本,透過多媒體的方式呈現,讓台灣的妖怪在世界發揚光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 秋季號 ▋No.29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10/18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秋季號 ▋人物專訪 ▋NO.29 家的形狀 ▋椰油國小教師 顏子矞-海風中築建的居所,還有那躍於舞臺上的飛魚歌聲

▋2024 夏季號 ▋No.28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8/1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