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日/找回家中隱形的爸爸-蘇絢慧心理師專訪

 
圖‧蘇絢慧 文‧羅盈竺

每年都來到的父親節,每年都很沒有感覺。父親節的主角永遠像配角,戲份不用多,有吃過一場飯就好。爸爸跟媽媽同樣是家中重要的親職角色,為甚麼我們常感受不到他的存在?本期日日好日邀請蘇絢慧心理師,來聊聊家中時常缺席的父親,在老婆面前永遠都說:「好」「隨便」「我都可以」的隱形人,如何讓他們不再隱形,主動參與家庭。

每個家庭都有一個隱形的爸爸,這是華人社會特有的現象嗎?
國外我接觸的比較少,但有看到最近歐美書籍也有探討爸爸不在親子關係中這個現象。其實有研究顯示,當男性有心投入在爸爸這個角色,所產生的催產激素,也就是所謂的「母愛的感覺」,質和量都不遜於媽媽,也能和孩子建立深刻連結。回到華人爸爸或是台灣的爸爸來說,他們最大的問題在於並不會為「要當爸爸」這件事做準備,比起女性在社會教育影響下,都有會當媽媽的準備,男性通常都在孩子出生後調適困難,而且在代代相傳的觀念下,他們想要回憶印象中的父親來給自己一點幫助,通常也只有「很少參與家務」、「拿錢回家就可以了」的典範,空洞得很。所以這樣的現象,或許不是華人社會特有,但在華人社會特別明顯,因為這是家庭文化。

這些隱形的爸爸,具體來說可能是那些原因造成的呢?
除了前面所說的,他們沒有心理準備、也缺乏典範,還有一個情況是跟文化有關。例如有個爸爸在有小孩後考慮要請育嬰假,結果提出這個想法就被職場上的男同事、男性主管嘲笑,被問「是不是要吃軟飯?」或是「停職兩年後,你以為你還能回到職場嗎?」諸如此類,讓他們很抗拒成為「家庭式男人」或是「沒用的弱者」;另外一些爸爸則是自我複雜度建立困難,也就是他在職場是英雄、回家也當英雄(權威)。健康的人應該是成立許多面向去調節,遇到不同關係就要扮演不同角色、功能,但傳統觀念下很多男性是一個面貌對所有的人,造成他們在家庭關係中隱形或退縮。

這樣的丈夫或是父親,會對伴侶或孩子造成甚麼影響呢?
在心理學上會講:「家庭的健康往往來自夫妻,親子關係不是第一重要的,因為親子關係會從夫妻關係延伸而來。」妻子沒有丈夫愛情的滋潤,內心就會枯萎,容易委屈含怨,覺得自己單打獨鬥、付出都是應該,負面情緒轉化不了,就會積累、壓抑成憂鬱症或是癌症;所以如果爸爸長期失功能,家庭就會製造出不快樂的母親,而遭殃的就會是小孩。

或許身為「隱形的爸爸」他們本人也是有苦說不出,想要改變的話可以嘗試怎麼做呢?
其實有些爸爸是習慣壓抑到沒感覺,直到最後在加護病房過世都是孤獨一個人,他也就這樣死去;對於那些會感到痛苦、想求解的爸爸,我會建議可以先找自己很想貢獻的部分主動去做,看要分擔家務還是陪伴孩子,當然如果爸爸嘗試做了,媽媽也要學會肯定或是至少要欣賞,給爸爸正向的鼓勵。

身為伴侶或孩子的我,又可以做些甚麼呢?
爸爸通常不擅表達,孩子如果願意可以先主動寫卡片或是面對面表達,讓爸爸感受到你的情感,畢竟誰先滋潤誰很難講,願意的人先做就可以讓彼此的心感到溫暖;華人女性就有個情況要特別注意了,這是集體作為但大家都很少關注到,就是「華人女性一旦當母親,她們對丈夫就像在對待小孩一樣」,把丈夫當大兒子般管教,用這樣的態度會貶抑丈夫的心理地位,對他的尊重度也會下降,把兩個人的關係變得像媽媽跟兒子,這就是一個分離、切割,以後太太就會一個人承擔家庭責任,被當成兒子的丈夫當然就成為豬隊友了。男性在過程中自尊越來越低,甚至可能會發生親密關係問題,因為老婆太像自己的媽媽,他們無法去碰「媽媽」,對太太就無法有親密需求。所以從小細節來看的話,我會建議如果可以兩人還是要維持「親密稱呼」,不要用「爸爸」、「媽媽」叫對方,家庭關係就會只剩爸爸媽媽,無論如何還是可以喊聲「親愛的」,畢竟任何男人聽到你叫他「寶貝」還是會心花怒放的嘛!


諮商心理師。目前擔任璞成心理學堂總監、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至今已出版23本心理範疇作品,主題涵蓋臨終關懷、悲傷療癒議題、自我人格發展、情緒修復以及關係議題。除了以寫作推動心理觀點,也長期投入心理教育講授、團體課程和工作坊帶領、心理諮商等工作。出版及心理學推廣足跡遍及華人社會,是許多機關、單位及民眾所信任的心理專業工作者。

出版作品
《死亡如此靠近》、《請容許我悲傷》、《這人生》、《生命河流》、《喪慟夢》、《於是,我可以說再見》、《因愛誕生》、《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愛,一直都在》、《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死亡如此靠近》、《為什麼不愛我》、《七天自我心理學,找回原本美好的你》、《你過的,是誰的人生?》、《親愛的,其實那不是愛》、
《敬那些痛著的心》、《入夜,擁抱你》、《完美情人不存在》、《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受害者情結》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3 冬季號 ▋人物專訪 ▋喚度知覺 · 有感的形塑 ▋ 動物行為治療師 戴更基 - 翻轉認知,以同理、尊重作為飼養之道

▋2024 夏季號 ▋No.28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8/1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春季號 ▋咖啡連載 ▋珈琲寶山店主 蔡育庭 - 在水泥叢林裡孕育一座珈琲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