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日/在台東生活的藝術家何家濂,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攝影‧李長怡 圖‧何家濂 文‧羅盈竺

「我剛剛來的路上,看每個路人都打扮得很有Sense,就覺得大家都好『台北人』啊!」今年46歲的何家濂,在永和出生長大是名副其實的台北人,卻如此有感而發。為了夢想來到台北的故事不計其數,身為藝術家的他卻選擇遠走台東生活,為甚麼呢?「在台北甚麼都很複雜,會讓我的思緒混亂,生活也變得很瑣碎,所以我更喜歡台東那樣簡單一點的生活。」在台東結婚生子17年後的他,偶爾才會北上受點「刺激」,藉機獲得創作靈感。

臉書上好幾幅大型水彩畫作,獲得上千條留言回饋,大家的稱讚以及全國美術展銀牌獎的肯定固然讓身為創作者的何家濂喜悅,但真正讓他享受台東生活趣味的則是另有所在。「說來奇怪我其實很少時間在創作,這十幾年在台東讓我最自豪的不是畫畫、也不是當繪畫老師,而是當爸爸這件事。」比起一般父母,能用大量時間陪伴孩子,跟他們一起玩、一起學習,見證他們的成長,讓何家濂非常開心;其中又以天生有輕微注意力缺乏的大兒子讓他感觸最深。

「因為我自己也有點注意力缺乏的傾向,所以我都跟他說,我們很容易恍神,擁有的時間似乎就比別人少,但沒有關係,我們不用很厲害,一生只要把喜歡的一兩件事做好就好了。」如果覺得自己甚麼都喜歡,甚麼都能做,最後只會一無是處,何家濂說自己堅持畫畫就是為了讓兒子知道,即便是有一點小缺陷,只要努力做好一件事,一樣能受到肯定。


任何藝術家的創作都是想要給自己找個舞台,即使舞台再小只要能讓作品「被看見」都沒關係。遠在台東的何家濂為了讓作品被看見,他選擇用自己最擅長而且近年相對蓬勃的水彩做為創作媒材,「水彩作品很多都是畫美景,當然美麗的景物以水彩甜美的特質去渲染,可以更美,但我不太喜歡,那樣的美,只是材料的展現,並不能表達創作者本身想要訴說的東西。」

對何家濂而言美麗的景物固然「美」,但沒有生活中的「真」以及人心裡的「善」去詮釋,就顯得虛空,因此他不用水彩去畫美美的風景,墳墓、拾荒老人、雜亂的街景才是他筆下的主角,這些平時不起眼甚至令人想忽視的存在,在他的畫作中讓人注目良久,感受背後的美感。


為甚麼要畫大家忌諱的東西?何家濂說這其實並非刻意,他只是認為自己身為台灣的創作者,應該畫下台灣的東西,而這些正是台灣特有的地景,「像墳墓系列的其中一幅我取名為《殊途同歸》,放入政治的元素,是想表達人終有一死,用生命的角度去看的話,政治立場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同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應該要和諧,不需要如此對立。」

他的畫作相對大幅,放入很多東西、畫得滿滿的,就是為了把畫的主題豐富呈現,並且傾向抽掉畫中的光線,去除因為光影的存在,時間只在剎那間的感覺,營造出一個永恆的世界。此外為了避免畫面出現景深,讓水彩又回到柔美的樣子,他會採正面取景,把畫作的空間感拉平,用這些方式創造出讓觀畫者的視線可以遊走的狀態,把看畫變成像在閱讀故事或觀賞戲劇一樣,可以細細鑽研、慢慢琢磨。


「很多人會說我很有耐心、很有毅力,其實我的字典裡根本沒有這些東西,但就因為沒有,所以我才更要挑戰。」在台東的日子裡何家濂陪伴孩子們,也同時在過程中跟著學習、面對同樣困擾自己的注意力缺乏問題,現在他對自己創作的脈絡越來越清楚,也打算慢慢累積作品量,在50歲那年策劃個人展覽。對他而言這一切都還是現在進行式,創作仍然有著各種的可能,他並不急著下定論,只有一點他很肯定,那就是住在台東的簡單生活對他來說非常好,他很滿意現在的生活;能說出這樣的話的人實在不多,他幸福感滿滿的樣子,讓人不禁想著「啊……是不是創作者們都應該試試看搬到台東住呢?」

作品名稱(由上而下)
《無言的山丘》114×145cm
《殊途同歸》77.5×148cm《庶民日常》175×115cm


何家濂
1975生,臺北人,旅居臺東15年。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現為「臺灣水彩畫協會」會員。
2018入圍106年全國美術展水彩類入選獎、2017榮獲墨西哥國際水彩大賽第十八名、榮獲106年全國美術展水彩類銀牌獎、入圍葡萄牙國際水彩大賽、2016榮獲2016台灣世界水彩大賽評審團榮譽獎、作品通過2017義大利法比亞諾水彩嘉年華畫冊的刊登評選。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 秋季號 ▋No.29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10/18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秋季號 ▋人物專訪 ▋NO.29 家的形狀 ▋椰油國小教師 顏子矞-海風中築建的居所,還有那躍於舞臺上的飛魚歌聲

▋2024 夏季號 ▋No.28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8/1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