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桃園電影節專訪(上)穿梭在未來,把握於當下 ── 專訪策展人 楊元鈴 #電影節亮點篇

桃園電影節 穿梭在未來,把握於當下

2022桃園電影節即將於8/19至8/28登場,這次有幸能專訪電影節的策展人楊元鈴,聊聊本次的桃園電影節。擁有豐富影展策劃經驗的楊元鈴,以「魔幻時刻」為主題,邀請所有的觀眾睽違兩年踏入電影院,並規劃了「焦點影人」、「未來當下」、「魔幻電影院」、「辯士留聲機」各類型的電影片單,一起體驗觀賞電影的魔幻時刻。

若一本小說是作者用文字說故事,那麼一部電影就是導演在用鏡頭說故事,在「焦點影人」的單元裡,楊元鈴挑選了三位知名導演的作品,在這次桃園電影節播映。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瘋狂療養院_劇照

首先是捷克動畫大師楊斯凡克梅耶,擅長把超現實的題材以停格動畫呈現在大銀幕上,作品《浮士德》、《極樂同盟》,都是跨界將偶戲與真人演出,交錯出現的方式拍攝,楊斯凡克梅耶執導的每一部電影長片都能在本次桃園電影節看到。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浮士德_劇照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極樂同盟_劇照

在六零年代法國新浪潮電影的時代之後,法國冒出了幾位年輕的後起之秀,尚賈克貝內、盧貝松以及李歐卡霍,三位導演並稱法國影壇的BBC。這次桃園電影節能看到其中的視覺系大師尚賈克貝內,其所有六部劇情長片,包括刻畫女性內在的情感與慾望的經典作品,入圍奧斯卡的名作《巴黎野玫瑰》,以紀念這位年初逝世的法國名導。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鼴鼠_劇照

第三位是智利的邪典大師阿力山卓尤杜洛斯基,其自編自導的「褻瀆三部曲」,《鼴鼠》、《聖山》、《聖血》三部電影都帶有導演強烈的個人色彩,從片名就開始諷刺與批判宗教的崇拜,而且更有趣的是,三部曲完成後,反而在電影界開啟的邪典效應,成為影迷們新興的信仰。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聖山_劇照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聖血_劇照

去年橫掃奧斯卡獎的《沙丘》,是繼1984年的版本《沙丘魔堡》後重新翻拍,原本《沙丘魔堡》選定由阿力山卓尤杜洛斯基執導,但陰錯陽差換成了大衛林區,結果票房慘不忍睹,這段故事在本次播映的紀錄片《曠世奇片之死》,能讓觀眾一探究竟背後的故事。策展人楊元鈴提到,如果當時導演是原本的人選,《沙丘魔堡》拍出來的成品,將會連去年的《沙丘》都難以超越。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曠世奇片之死》_劇照1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曠世奇片之死》_劇照2

「未來當下」單元凝聚了遠眺未來與專注當下的意涵,其中的電影「未來世」、「浮世絮語」兩個子單元同樣象徵著未來與現在兩個概念。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家庭羅曼史有限公司》_劇照

科技發展、人口爆炸、環境變遷、疾病肆虐,地球末日,都是現在還未出現的事物,雖然都是無法預知的未來世,不過電影人靠著想像力揮灑在科幻電影裡。其中不遠的未來,世間萬物都量化成為商品的未來時代,《家庭羅曼史有限公司》裡的情感與親情都成為可買賣的事物,金錢萬能的社會會如何影響著人與人間的連結。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七五計畫》_劇照

而當人的性命轉化成人口數後,最終只是一個報表上的數字,《七五計畫》中,在政府與社會價值觀的鼓吹下,老年人面對已經成為流行的安樂死計畫,七五這個數字,所代表的更是在未來迎接死亡的心理準備。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請為我在羅馬多留一天》_劇照

從未來反映回來當下,浮世絮語象徵此時此刻觸手可及的人事物,《請為我在羅馬多留一天》帶領觀眾到義大利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激情與浪漫之後,回頭凝視亞塞拜然電影《愛與死的中間是霧》,湧出愛情隨之而來的痛苦與哀傷。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愛與死的中間是霧》_劇照1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愛與死的中間是霧》_劇照2

接著在女性相對保守的中東社會,一位妻子面對家庭劇變,伊朗電影《贖罪風暴》所面對的是社會對於女性的壓迫與單親母親的反抗,寫實的刻畫在世風日下,最真實你我他之間的世態炎涼。另外,還有什麼電影比記錄片更能捕捉該世代的真實樣貌,浮世絮語的片單中,楊元鈴特地選了一部紀錄片《出售救世主》,拍攝了達文西名畫「救世主」從高價出售到離奇失蹤的背後內幕。
                            ▲照片源於桃園電影節 / 圖說_《出售救世主》_劇照2

在疫情壟罩的世界,今年的桃園電影節是闊別兩年,觀眾才有機會再次參與實體影展,這兩年的疫情,人們彷彿身處未來災難片的情節,直到現在進電影院欣賞電影的時刻,才回到現實生活的當下,這也是策展人楊元鈴,於「未來當下」想要傳達的意義。
.
下篇將繼續介紹本次策展人的訪談動人時刻,也將帶領讀者以文字一訪本次桃園電影節的特色主題、「魔幻電影院」、「辯士留聲機」,其中最特別的辯士場次,將是本次影展最大亮點。

文_莊博仁.心得角落🚣🏼‍♀️ 文章內圖片提供_桃園電影節 / 官方專頁
                    
——— ——— ——— ——— ——— ——— ——— ——— 
»»———   2022 桃園電影節・。. 魔幻 時刻・゜
——— ——— ——— ——— ——— ——— ——— ——— 
⭔ 08.19 - 08.28| 桃園新光影城、in89統領影城等觀影場地
——— ——— ——— ——— ——— ——— ——— ——— 
\/\詳細請見\/\ 售票頁面 »» https://bit.ly/3vbu4yf 
\/\或請點擊以下圖片,放大掃QR碼,前往了解影展詳情\/\好片選單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2 春夏號 ▋No.21雜誌全台索取地點 ▌2022.09月 索取開跑

基隆 太平青鳥|基隆市中山區中山一路189巷135號 小獸書屋BBBooks|基隆市信義區義九路2號2樓 見書店|基隆市仁愛區仁二路236號 圖們咖啡 | 202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551號 臺北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臺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51號 藝大書店|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大地酒店|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號 草山行館|臺北市北投區湖底路89號 三二行館|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32號 北投中心新村 Heart Village|臺北市北投區新民路22巷9號_限館內閱讀 新北投車站|臺北市北投區七星街1號_限館內閱讀 北投梅庭|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6號_限館內閱讀 北投溫泉博物館 | 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2號_限館內閱讀 好樣秘境 VVG Hideaway|臺北市士林區菁山路136-1號 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光點台北(台北之家)|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號 國家書店|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09號 三民書局復北店|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386號 銅鑼灣書店|臺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5-1號10F 窩著咖啡|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97巷2號 未來咖啡Dream Cafe| 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362巷22號 Library134 |臺北市中山區遼寧街134號 晶緻美學台北院所|臺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1-1號4樓 和逸飯店台北民生館|臺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二段178號 MAJI集食行樂|臺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夾腳拖的家 - 長安122|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122號   | 設有好日策展區 一間書店 the1bookstore|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138巷3弄11號 | 設有好日策展區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87號 大稻埕戲苑|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1號 小藝埕ArtYa Bookstore 1920s|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34號 浮光書店|臺北市大同區赤峰街47巷16號2樓 文魚走馬|臺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12號 rufous | 106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二段266號  別所Shelter|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51巷18號 Star Hostel信星青旅|臺北市大同區華陰街50號4F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臺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二段13號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紀州

在地好日 / 引味蕾品食飲故事 八月萬華美食祭 聚合30攤美食主理人 季夏大口吃萬華

小吃是記憶中的美好滋味,展現百年傳統職人精神 小吃,一道道看似簡單的大眾美食,卻是店家品牌的核心靈魂,也是流傳百年記憶中的美好滋味。老品牌的職人精神,在代代傳承中克服艱難與考驗,堅持初心只為了將熟悉的古早味保留至今,分享給更多世世代代的族群。 ▲ 周記肉粥店 ▲ 龍山寺附近走過一甲子的老店,店內紅燒肉是內行人必點    ▲艋舺大豐魚丸店▲原大豐魚丸店,創始於1957年(民國46年),座落於萬華三水街傳統市場鮮甜的好滋味    ▲艋舺大豐魚丸店▲原大豐魚丸店,創始於1957年(民國46年),座落於萬華三水街傳統市場鮮甜的好滋味 ▋  大口品嚐萬華美食,深入體驗在地文化 萬華美食承載了歷史的歲月,本次活動以萬華在地的小吃、甜點、百年老店、觀光夜市、必比登排行及在地人才知道的私藏料理等美食元素,做為引領大眾認識萬華飲食文化的起點,讓大眾了解萬華美食背後的脈絡,同時結合時下流行的「LARP劇本殺」實境解謎遊戲以及三大主題走讀活動設計--「艋舺服飾商圈導覽」、「愛情產業鏈解析」、「在地美食介紹」,來深化對於萬華街區的體驗。        ▲老濟安 青草店 ▲目前已交棒給第三代主理人王柏諺的萬華青草店__老濟安 青草店 Healing Herbar        ▲老濟安 青草店 Healing Herbar ▲ 目前已交棒給第三代主理人王柏諺的萬華青草店老濟安 ▲            延伸閱讀 ▶ 好日採訪_ 宴請五感入席老濟安第三代主理人王柏諺 草裡乾坤 萬華50年青草店轉生記  ▲ 福大同茶莊 ▲  堅守百年焙茶工藝,專注自然農法茶園 ▋  市集限定,祭出傳統美食新滋味 【大口吃萬華  -- 美食祭】由台北市萬華街區發展協會策劃主辦,與台北市產發商業處、交通部觀光局合作,集結30攤在地店家,從甜的鹹的、冰的熱的,到最傳統的最新奇的,讓大家不用在大熱天揮汗如雨跑續攤,在這裡可以就一網打盡 !  參加品牌有百年老店「福大同茶莊」、「川業肉圓」;老店新創「協興蛋行」、「老濟安青草吧」;  最佳伴手禮「太和餅舖」、「二和珍」、「一肥仔」、夜市美食「陳媽媽仙草冰」、「麻辣鴨血」; 少女最愛甜點「唯星蛋糕」、「布田花生糖」...等,我們一次祭出壓箱寶,涵括主食、飲料、冰品、甜點,還有伴手禮可帶回家,大家不只可以品嚐到最傳統的滋味,市集限定版的美食更是強力推薦,一定要嚐試。究竟傳統美

▋2022 春夏號 ▋音樂好日 ▌讓現場超越現場的音控師 莊博元 - 耳朵與靈魂之間 一道穿越理性的風格聲景

▲2022春夏號受訪者 音控師 莊博元 聲音,可以迅速把人拉進另一個時空,參與音樂會也許是抽離日常的途徑。 ▸ ▸ 聆聽訪談現場聲響 https://reurl.cc/D37GER 享受樂音纏繞耳蝸重新洗滌腦門的暢快感,不著邊際卻絲絲入耳的樂音,來自音控師料理的饗宴,「不管今天食材如何,好的音控師可以穩定出好菜。」玩樂生活現場音控師莊博元,將表演者比擬為食材,音控師則是一位因理解其特性而得以展現原始風味,甚至變形出精緻美味的廚師。 ▲點開莊博元的音控台有如一道奧秘的控景畫面 自2012年成立音響燈光設備公司玩樂生活,歷經超過5千場的混音現場,進入音樂產業喜歡聽音樂的理由不言自明,高中熱音社時期,他碰上百家爭鳴的金屬搖滾年代,聽起八零年代末崛起的樂團Skid Row,大學開始錄製個人創作,甚至進入一處孵化臺灣各大唱片行流行音樂的強力錄音室,學習錄音與樂團排練,積累出麥克風與聲音使用技巧,採訪當日,他帶著吉他彈唱起Skid Row的情歌〈I Remember You〉,獨特的菸嗓竟也能詮釋出嘹亮音色。 踏入音控領域的契機得推往2009年在政治大學「嗆金旋」的歌唱決賽現場。回憶當年拿下亞軍,他心想些許源自音控師對歌手音色的不理解,「我的歌聲比一般人大聲,但音控師堅持不調麥克風音量,我整場只能拉得很遠,相當不適應,而且有些技巧需要貼著麥克風唱,聲音會比較厚實。」再加上團體演出,舞台監聽聲響難以平衡調整,現場冷僻的音控專業,加諸音控師疏離的溝通方式,啟發莊博元決心研究音控專業。 ▲2022春夏號受訪者 音控師 莊博元 現場樂音、人聲和後製影片,一如來自四面八方的支流,最終匯聚於音控台,透過音控師現場處理不同樂器與人聲分別在音色、音量的均衡,另備好插件以添加演出效果,乃至順暢演奏和曲間的換場,這一面音控台上的「景」,調和了樂團與音控師的想像,終能透過音響系統,帶領聽者親臨壯闊聲景,時而徜徉在綿延細流裡,甚至暫留於喧囂後的留白。 門外漢感受音樂,音控師則得理性處理聲音這門學問,物理、電機的學業背景成了莊博元進入音控領域的助力,從一名歌手轉換成音控師,近年成為與迴聲樂團、神棍樂團、黃子軒、玩聲、達摩樂隊、粉紅噪音樂團等長期配合的隨團音控師,也能製造專屬現場的氛圍,好比創造天庭或地獄的空間感,型塑出神棍樂團獨特的「乩童搖滾」。 ▲音控師現場需要隨時配合表演者和舞台狀況,調整音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