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朱宗慶《泥巴》真實取材「台灣陶藝家故事」 陶甕、鐵桶、泥團成台上樂器

朱宗慶打擊樂團繼作品《木蘭》再次推出擊樂劇場《泥巴》,當年《木蘭》的創新結合京劇與擊樂,劇中一段竹竿舞,驚艷整個表演藝術圈,並受邀至莫斯科的契訶夫國際劇場藝術節演出。本次擊樂劇場《泥巴》的重演,是為了慶祝樂團今年適逢創立35週年。

首創結合音樂與戲劇的擊樂劇場

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創擊樂劇場,表演模式是將音樂與戲劇結合,透過更加豐富的戲劇性,突破樂團純音樂的表演,給觀眾更強烈的視覺體驗,不論是先前的古裝劇《木蘭》,還是傳記形式的《泥巴》,故事性都非常強烈,即便平時沒有在聆聽音樂會的觀眾,也會在擊樂的音樂氛圍中,被其中的故事給感動。

 

在《泥巴》的故事中,從主角孩童時期在鄉間的玩耍,與祖母童言童語的對話,孩子懷抱遠大夢想,一路到離家工作,直到衣錦還鄉,並在祖先落地生根的家園,一磚一瓦重建祖厝,每一首曲目述說著其中一段人生經歷,在每個演奏之前還有一段短詩朗讀,引領觀眾完整進入演出的情緒裡。

取材自陶瓷工藝家林光青真實故事

本次《泥巴》的原型人物「泥巴叔叔」林光青先生,年幼時在頭份蘆竹湳玩泥巴,而後成為陶瓷工藝家,他所創立的品牌「瓷林」享譽國際,今日當我們走進世界上任何一間星巴克,都能拿起瓷林的杯子喝美式咖啡。侯孝賢導演所監製的紀錄片《瓷林》也紀錄著他的故事。而他為家族所重建的林家老宅,現今依然矗立在蘆竹湳的鄉間。

利用陶甕、鐵桶、泥團製造樂音

整場演出所使用的樂器種類十分多樣,來自東方或西方的各種擊樂,筆者最印象深刻的是開頭敘述童年的曲目—《龍眼樹下》與《囝仔的夢》,演奏上用更接近泥土音色的馬林巴木琴,對比著尖銳鐵琴,以及大小不同的陶甕,也成為臺上樂手演奏的爵士鼓,陶製的非洲傳統樂器「Udu」,厚實的音色,由群體樂手配合著舞蹈的演奏,節奏強勁且快速,如同在家鄉的龍眼樹下,大家熱鬧吵雜的在聊天玩耍,陶製樂器更添加了陶瓷與泥土的意象。


整個表演大量的戲劇與舞蹈,使得演奏方式更加多樣,除了原有的樂器,包括陶甕、鐵桶、塑膠桶、土粒、沙粒、泥團,甚至舞蹈中的腳步聲都成了演奏的一部分。這樣利用日常的任何道具都能演奏的方式,與英國著名破銅爛鐵樂隊(STOMP)一樣,信手拈來即演奏,有著新奇、創意,而且親近大眾的表演模式。

守護故鄉世代的泥土

在表演開場前,除了臺上的樂器,舞臺邊緣放了一列整齊的紅色方塊,序曲《龍眼樹下》表演者將骨牌推倒,紅磚倒下輕脆的聲音敲開了整場表演序幕。一直到演出到演出結束,即便是燈暗換場,始終有一道聚光燈打在這一列紅磚上。

演出後段的《起厝》當磚瓦堆疊延伸出重建祖厝,剷土、砌牆、搭屋、上樑,起厝過程中的各種工法,呼應到這一列始終在臺上的紅磚,蓋房所用磚頭、水泥、瓦片都是由泥土轉變而來,而家鄉的泥土也一直都在腳下踩著,守著故鄉的祖先們。

所有演員樂手的表演服裝,取自陶藝師工作服造型的設計,只有一位穿白衣的樂手,以月娘角色在始終在薄幕後演奏,以尖細金屬擊樂穿插於演奏中。時不時的出現,讓主人翁提著童年時的蘿蔔燈籠,安撫著滿滿思鄉情懷。

筆者觀賞的場次是12日於國家戲劇院,林光青先生本人也在臺下欣賞,這一天正好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成立35週年的日子,從解嚴前在火鍋店匆匆成立,至今已經是走訪全球超過三十個國家的世界知名表演團體,本檔《泥巴》元旦於國家戲劇院擊出第一響鼓聲,並繼續到臺中、高雄巡迴演出,緊接著許多三十五週年慶的年度活動,一路伴隨所有樂迷一整年。


圖片_朱宗慶打擊樂團

駐站作家_心得角落

|IG:心得角落

紀錄舞臺劇、音樂劇、電影、小說的故事,最喜歡被胡說八道故事感動。

寫作的肥宅曾經演過戲、踢過球,現在半夜不睡覺都在IG打字,說些關於演員與球員的心得八卦。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 秋季號 ▋No.29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10/18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秋季號 ▋人物專訪 ▋NO.29 家的形狀 ▋椰油國小教師 顏子矞-海風中築建的居所,還有那躍於舞臺上的飛魚歌聲

▋2024 夏季號 ▋No.28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8/1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