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書 ▋速寫街市鮮活姿態 藝術家旅繪《百攤臺灣》 暖筆勾勒島嶼人情輪廓

 

在《街屋台灣》之後,日日好日2023春季號(No.23) 受訪者「插畫家鄭開翔」將視角轉向街頭巷尾,記錄了你我最熟悉的「路邊攤」,接續送上旅繪新創作《百攤台灣》,細膩記錄攤商街販的生活,更見證島嶼蓬勃的文化地景!

▌延伸閱讀:日日好日・No.23・迷走視界春季號・時光皺褶・插畫家 鄭開翔・「線築城市紋理 ,他以旅繪為街屋留聲」▌

簡介

「每個攤位都像是移動的裝置藝術。」──鄭開翔
 
臺灣的攤販,是車陣中兜售的玉蘭花,是月台上叫賣的火車便當,是菜市場的魚肉青鮮,是公路邊的當令土產,是校舍旁的早餐蛋餅,是軍營外的雞排涼飲,是夜市裡的跳樓特賣,是文創市集的手工藝品……我們的多元,在廟埕,在老街,在巷弄之間;我們的生活,因有攤販而變得豐富親切。

速寫畫家鄭開翔,在《街屋台灣》之後繼續行走上路,並將視角轉向街頭巷尾,畫下一個個引人眷戀的「路邊攤」。他從中嗅到一絲古早的生活氣息,拓展了自己的目光與味蕾,想起青春時期的擺攤片刻,重回童稚的甜蜜時光……

從「街屋」的情感溫度,到「攤販」的熱鬧鼎沸,他以水彩渲染、手繪勾勒,記下這座島嶼最蓬勃發展的文化地景。獨有的臺式生活線條,細膩還原這塊土地的精彩。

▋作者介紹-鄭開翔

1982年生,屏東人,全職藝術家、圖文作家。
政治作戰學校藝術系、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畢。

2019年出版《街屋台灣》一書,並榮獲該年度誠品閱讀職人大賞「年度新人」,該著作至今已譯為日文、法文、西班牙文等版本,是臺灣第一位以水彩技法、系統化記錄街屋文化的藝術家。

擅長速寫、水彩技法,提倡「用繪畫代替照相打卡」的生活態度。其筆觸流暢、色調溫暖,下筆間帶有獨到觀點及人文關懷,以記錄城市的美麗與變遷為己任,畫作傳達「當時」、「片刻」等永恆主題。

曾榮獲A’國際設計大獎圖形設計類銀獎、台灣世界水彩大賽、中華民國畫學會插畫類金爵獎等獎項,也曾與誠品、臺北101、臺灣高鐵《T-Life》雜誌等品牌合作,展覽足跡遍及臺灣各地,活躍於藝文界,作品屢受各大媒體報導。

近年於基隆擔任太平山城藝棧駐棧藝術家,深入探索在地的生活色調,繪製成引人眷戀的日常風景。

精選內文-傳統市場(詳見書頁P.174~P.175)

一早去逛市場,往往能看到人山人海的盛況,道路兩側擠滿各類流動攤販,甚至連路中間都聚集了推車,行人自動遵行由各攤位區隔出來的「走道」,其中又不時有闖入的機車騎士,這樣的畫面雖然凌亂,卻充滿了生命力。

市場是一個讓人可以打開五感的地方,不僅有老闆的叫賣、客人討價還價,還有攤販間互相調侃的宏亮笑聲。在不同販賣區能聞到的味道大有不同,生鮮攤、熟食攤,甚至是乾貨攤的氣味各異,一定能開啟未曾經驗的嗅覺體驗。市場在視覺上的刺激更是豐富,蔬菜的綠、肉類的紅、服飾店牆上的衣服與攤販的帆布招牌,目光所及之處,都是滿溢的色彩。我特別喜歡觀察攤販的手寫招牌,用詞簡要直率,「俗」又有力,每次都因攤販充滿幽默的小巧思而會心一笑。

市場包含了相當豐富的庶民生活樣貌,販賣的商品、攤商的口音、顧客的衣著都再再突顯了獨特性,就像是當地的文化縮影。自助旅行的旅人常常希望能「體驗在地風情」,比如我們到了土耳其,會去參觀香料市場;人在大阪,也一定要造訪黑門市場,大啖新鮮的海產饗宴。同樣的,如果外地的朋友來到台灣,各地的市場絕對是我第一推薦的地方。

精選內文-手搖飲料(詳見書頁P.42)

生活條件進步的現在,連鎖飲料店在街上隨處可見,可供選擇的品項更是五花八門。因為選項太多,我們常自嘲自己有「選擇障礙」,但這何嘗不是現代人一種「奢侈的煩惱」呢?以前的飲料才沒那麼多選擇,也沒有什麼「調製」的概念。對小孩來說,有甜甜冰冰的東西可喝,就已是萬幸了。

約三十年前,當時仍就讀國小的我開始在夜市裡看到手搖飲料攤。攤子的外觀通常都會掛上手寫的招牌,寫著大大的「珍珠奶茶」四字來吸引顧客,有些甚至會浮誇的掛上燈籠。底下的「菜單」更是密密麻麻,寫著如冰咖啡、阿華田、布丁奶茶等飲料名稱,相較於現在的飲料名稱更為直率易懂。

手搖飲料攤最經典的元素,大概是透明的飲料桶,至少會有兩桶分別裝著紅茶與綠茶,並用紅綠兩色的蓋子來區別。早期的飲料多是攤商自己製作販賣,老闆會在家中做好各類的飲品,裝在大型的透明壓克力圓桶裡,同時也在向顧客展示自己的飲料沒有奇怪的雜質在裡頭。

我小時候最常喝的飲料,其實是最簡單的「泡沫紅茶」,看店員把冰塊倒進「銀色橢圓形的奇怪容器」,再倒進飲料,加進豐年果糖,蓋上蓋子搖盪,這一系列動作真是相當新奇。而招牌上如「冰淇淋紅茶」、「胚芽奶茶」之類的品項,如今看來平凡無奇,當年的我可是覺得新鮮得不得了。紅茶可以加進冰淇淋,是何等奢侈幸福的吃法!


精選內文-感情蘿蔔粄(詳見書頁P.89)

在中、南部的市集時常可以見到這台紅白色的餐車,車子側邊寫著「NO.28 DINNER CAR」是紀念老闆創業的年紀。老闆最初以漢堡起家,後來經過多方嘗試,以外婆家傳的蘿蔔絲餅加以改良,研發了「感情蘿蔔粄」這個新產品。

「是蘿蔔糕嗎?」這大概是最常被顧客詢問的問題了。其實蘿蔔粄與蘿蔔糕的外表大相徑庭,是以白蘿蔔絲、蔥花、草蝦漿泥和成的粉漿下去油炸的煎餅,口感外酥內軟,撒上胡椒,再沾點老闆特製的檸檬醬油更是美味,之後還研發了年糕、地瓜、栗子等新口味,深受顧客喜愛。

原本是八人座得利卡的餐車,改裝後使兩翼可以往上升降開啟,車內設置了置物櫃與油炸的工作台,後半部則運用有限空間做了許多裝飾,放上布偶並掛上寫著「感情蘿蔔粄」的門簾。

相較於早期的發財車,現在的行動餐車更注重外觀的設計。在創意市集裡時常可以見到許多造型有趣的餐車,明亮美觀的外表不僅給消費者一種乾淨的形象,也能成為鮮明的品牌象徵,雖然所費不貲,但仍有許多業者願意咬牙裝修,畢竟在百家爭鳴的市集裡,如果外型不醒目就很難吸引顧客。

▋精選內文-蛋板捲(詳見書頁P.129)

某次前往高雄西子灣的路上,在中山大學的隧道口看到一個老舊的攤位,攤販固定擺放在這個位置,招牌上寫著「蛋板捲」三字,價錢只要十元。攤上有一個展示櫃,裡頭擺放著已經做好的食物成品。查了資料發現這個攤子竟已在此地經營了四十多年,是許多西子灣居民的回憶。

蛋板捲究竟是怎樣的食物,可以在人來人往的中山大學經營那麼久?這讓我相當好奇,於是買了幾根嘗鮮。外觀像是縮小版的蛋捲,長度約十公分,寬度比食指還粗些。與蛋捲不同之處在於蛋板捲是「軟」的,吃起來口感紮實,比較像日式甜點,裡頭沒有內餡,是淡淡甜甜的雞蛋香,口味相當純粹。

每次吃到這樣的甜點都會讓我思考,雖然蛋板捲不如現在的「網美甜點」那樣華麗,但也默默在當地人心中生根,如此單純的甜點也有它值得品味之處吧。



《百攤台灣:100個攤販,100種台味生活的方式!》
作者-鄭開翔 


👑 圖片與資料來源_鄭開翔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看更多《百攤台灣:100個攤販,100種台味生活的方式!》故事 → https://reurl.cc/N0V0ap
📖 拾起《百攤台灣:100個攤販,100種台味生活的方式!》美味時光 → https://reurl.cc/N0V0ax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 秋季號 ▋No.29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10/18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秋季號 ▋人物專訪 ▋NO.29 家的形狀 ▋椰油國小教師 顏子矞-海風中築建的居所,還有那躍於舞臺上的飛魚歌聲

▋2024 夏季號 ▋No.28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8/1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