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日/在台北找到一個家玖樓共生公寓

圖 9floor 玖樓 文 李昱萱


近來不時能見租屋網刊登一隅僅能翻身的窒礙小廊道,即便新聞一出總受到眾多揶揄,卻仍能在短短幾日內成功出租,詫異之餘更充滿承租不起一間「正常」的房的無奈,為了尋求更多機會,許多外地青年一腳踏入台北夢,卻連下班後能好好休息的空間、分享生活的對象都難以覓得,即使承租了擁有室友的家庭式空間,也可能因為時間錯開、沒有機會相識而疏離,古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如今短短的幾步路也隔出了遙遠的距離。

「在台北生活,能不能有個舒適的空間?」是玖樓的初衷,2015年由三位青年柯柏麟(以下稱柯柯)、潘信榮、王維綱創立,柯柯說:「我們三個都不是台北人,剛開始只是覺得租房好委屈,壁癌、漏水都遇過,所以想重新打造空間。」人的關係會因著硬體的設置而改變,因此玖樓多在空間中置入寬敞的公共空間,明亮的流理臺讓室友們能下廚搭伙、一張長桌匯聚了厭倦孤單的人,無論是正在吃飯、還是在用電腦工作,都歡迎出來坐坐。




很幸運地,招募室友消息一出,入住申請即如雪片般飛來,發掘了深藏都市中的強烈需求,玖樓決定嘗試以「包租代管」的模式創業,柯柯說:「台北其實有很多公寓都是空屋,屋主的子女大多都在國外,他們也沒時間、也沒心力打理出租。」既然房東有房、房客有租屋需求,玖樓就如喜鵲般擔任中間橋梁,說服屋主裝修、報稅,招募房客、修繕硬體、甚至是處理因人而衍生的關係,在團隊裡就有「社群經理」一職負責管理室友的人際社群。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近了,偶也會相斥,去年玖樓與政府合作「青銀共居」,讓無任何血緣關係的長輩與年輕人當室友,這會不會是爭吵危機的開端?柯柯笑說他們曾做過實驗,將室友分為兩組,一組是長輩跟長輩共居,另一組是年輕人與長輩,「你猜哪組衝突比較多?是長輩跟長輩。」他認為年齡差距並非隔閡,相異的生活習慣才是抹煞關係的關鍵。




如摸著石頭過河,玖樓汲取了室友的建議修正、改良,曾推出寧靜公寓,讓喜好熱鬧的人一塊,需要安靜的人住在一起,卻又不失了互動空間,並盡量安排不同職業的室友在一屋簷下,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到原本生活圈外的世界,交疊出更多人際網絡。窮極一生,或許能在房價昂貴的台北買間小房,但玖樓最高的理想,是打造一個不用買房的台北。柯柯說:「把這些因為買房要付出的錢,拿去做其他事,例如出國旅遊、體驗更多元的生活,不是很好嗎?」柯柯認為玖樓很幸運,能以創新方式解決社會需求,並將之發展出新興的商業模式。

今年2月,玖樓的第一棟專屬共生公寓即將開放入住,不同於先前多是承接單樓層,這次玖樓擁有整棟的空間餘裕,加入了電影放映區、圖書區、吧台等更多元的公共空間,除了長居,玖樓對空間的想像仍在延伸,目前玖樓也試圖努力找出其他的空間運用模式,首重打造「社群」,另外也成立餐飲品牌《9PM》以會員制的方式匯集人群共餐、交流。採訪結束後,坐在長桌的一側,我忍不住問:「能在這兒坐一下嗎?」柯柯笑著說歡迎,兩人又坐下閒話家常了幾句,很奇怪,長桌實在獨具令人想留駐的吸引力,試想著在遙遠的台北,因與另一群人相遇、生活感到快樂、寬慰,下次從老家返台北時,也能打從心底說出「我要回台北家囉!」

9floor 玖樓
service@9floorspace.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 秋季號 ▋No.29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10/18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

▋2024 秋季號 ▋人物專訪 ▋NO.29 家的形狀 ▋椰油國小教師 顏子矞-海風中築建的居所,還有那躍於舞臺上的飛魚歌聲

▋2024 夏季號 ▋No.28 雜誌全臺索取地點 ▌ 8/1 索取開跑,數量有限,本數以現場為準!